随写六:好事都多磨

《炫诗界》六期征稿五月底就已征满。原以为还像从往那样给子麦排后,就可交印刷厂印刷了。

新找的印刷厂是我远房舅舅介绍的,价格低而优,把关严格,做好的文档发去又退回,修了后又被指出许许多多地方不合格,三番五次修正校对,屡屡不被看好。

没办法只好求助邹林舅舅。舅舅是《大楚文学》主编,诗写得好,文字有深度,在文坛人缘很好。他的刊物上的作者大都是目前稍有名气的人物,如张二棍,雷平阳,刘年等。虽都是民刊,却是值得我们刊物学习与借鉴的兄弟刊物。

一直以舅舅的刊物为标准,可外行的我们一直都没长进,在不得已的关头,我请求舅舅绅缓手指教。他先是帮忙做封面,"封面是刊物的脸面,若没做出档次来,你内文再丰富有什么用!"舅舅认真做事,耐心指教。身体瘦弱的他文质彬彬,语气温和,当兵出身的他心高气骄,可文字里都是隐含的疼痛与骨子里的傲然。他的诗集《疼痛与幸福》满含半生的辛酸与苦乐,满是人间疾苦的写照。

与舅舅熟知不久,熟悉之后才知他是我母亲娘家的隔壁湾的人,早年当兵后,一直在外地打工,经商,做餐饮。而我对他的留意是两年前在一个群里,在别人发的链接里,一个读者读他作品后的散记里提到:邹林的作品给人以共感,这共感发自内心,流于文字,再传递给读者!后面附的简介显示湖北阳新ⅩⅩX地方人。

一直记着这个名字与地址,一直也在留意这个人,回去也问了父母亲,他们说认识,是XⅩⅩ的小儿子,且他还与我母亲同姓同辈。他父母稍大我父母,但时代他们都对那个时候的大跃进,大生产时期都有个难忘的记忆,那个时候十里八乡不论男女老少都是熟人与朋友的关系。

工夫不负有心人,去年终于在家乡某文学群里,认识了邹林,也认了这个同地方的舅舅。

无独有偶,去年我与同仁创办《炫诗只》,同时期的他也在筹备《大楚文学》,起先我们不很熟络,少有交流,后来我们互相投稿支持,舅舅就不吝给我指出我们刊物的许多弊端并加以改正。

对于办刊,我与我的合伙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学者。征稿是费力费时的力气活,只要有时间多发广告,只要拿出十二份热情向人推广,总有被吸引过去的作者与读者。熟悉的,不熟悉的,在一次又一次的笑脸与诚意下,一本一本又一本的订阅者终于使《炫诗界》征满了第一期内容。以后的各期在朋友与文友的相继支持顺利出刊到如今的第六期。

但文稿征满后的后期制作成了大难题,做编辑文档难不倒水草,而做印刷版文档却是个技术活,一般人根本没接触过,而若请人费用根本无着落。不是我们的合伙人拿不出这笔费用,只是想一件事既然下决心做了,就要面对现实,面对难题,然后想办法解决。当初几个人决定的干的事是没打算退缩与推诿的,说好一起面对各种未知的困难,一块想办法解决棘手的事情。面对征好的稿子,子麦主编自告奋勇地说:我试着排吧!

经过多次的努力与修正,子麦终于排好了第一期的印刷文档,并且第一期也很快找到了印刷厂家。虽费用高昂,虽质量不理想,但成就一件事的前兆:共同努力,勇对困难的团队精神,我们做到了。

后来的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做起来也就顺了许多,后期印刷也由宋子俊的朋友承接下来,印刷成本的控制,给予了我们最大的信心之一,让我们内心有了缓解的余地。虽然我们是以大刊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刊物的档次,但是每期的书刊成品却不很理想,许多读者给我们提建议排版不规整,装帧不高雅,封面没品味,所做出的刊物没能体现人文与创刊的初始精神。

这些问题子麦主编一直在努力改进,但还是效果不大。直到遇到邹林舅舅之后,直到第六期的印刷前夕,做了那么多期还停滞在初始的水平,简直是对不住读者与作者的热心与期望了。在一次闲聊中,终于鼓起勇气向舅舅请教。舅舅也是随和中人,当即就针对我发过去的文挡,指出诸多不足,并加以改正。其实五十多岁的他,也处在人生的瓶颈期,儿子未成家,生意竞争大,平时挤时间读书写文办杂志够忙碌的了,此时他二话没说又揽下我们的事,让我由衷的体会到人熟为宝四字的含金量。

六期如时出刊,并且因质的改变而更受读者们的喜欢与推崇。七期征稿就快捷多了。如今七期也已征满,并再次着手排版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写六:好事都多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