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当你发了一条朋友圈之后,接下来的你有怎样的举动呢?
是不是特别希望看到微信"发现"那个栏里出现红色小1,小2甚至小N,总是时不时打开微信,希望朋友圈有人点赞或评论。对一条自己发布的状态表现出的急切关心,这种行为背后蕴含的就是强烈的认同感;渴望被看见、被回应、被认同。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的作者:[美]吉姆·西诺雷利是密歇根立州大学广告学学士、传播学硕士,曾为花旗银行、汉堡王、东芝电器等大品牌做过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被誉为世界级营销专家,同时也是"故事营销思维"的首倡者。书中讲述了关于获取认同感的根本方法——故事思维;以及获取认同感的基本技能——讲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出众的广告人,书中侧重讲述的是关于产品品牌如何在故事思维的指导下,通过好的产品故事来获取消费者更多的认同感。
我大学本科学的就是广告学专业,对于书中大部分讲解的通过品牌故事的六步法来打造品牌的内容并不陌生, 但同时我想这本书除了对于研究品牌,研究广告的读者来说有实际意义,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同样也可以从中获益。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有自己的产品需要打造品牌故事。但我们每个人,无论是领导还是职员,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同样都需要获得认同感。
既然每个人都需要获得认同感,那么我们如何做能更好的获得认同感呢?
一. 获得认同感的法门是故事思维, 而不是讲故事
1. 获取认同感时,用故事打动人比用事实讲道理更有用
女生经常会讲一句话:我在跟你谈恋爱,而你在跟我讲道理。当女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明显的说明了男生并没有获得女生的认同。谈恋爱找男女朋友也是在追求一种认同感,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希望自己喜欢的对象认可自己,从而也喜欢上自己。
那么很多男生在追求女生时,并没有把自己的身高,长相,财产,个人优缺点打个分数列个表格甩给女生,而是会为了女生在楼下苦等十几个小时,这种追求的行为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属于两个人的小故事,希望女生知道之后被自己的诚心诚意所打动。男生与其一直陈述个人自身的事实,远不如暖心的小故事来的真切打动人。
这里要说明的是关于故事在打动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故事胜于事实已经是人们默认的并植根于脑中的处事方式。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深刻的说明故事打动人心,获取认同感的重要性。
在意识到故事的重要性之后,那"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就是把事实巧妙处理成故事,也就是俗称的"好故事"和"会讲故事" 。这里的故事和事实是比较接近的,并非捏造事实,只需稍稍包装事实,就会有大不同。
事实:
一名年轻的田径运动员每天训练做100个蹲起,并且在1000名运动员中第一个做完。
修正后的故事:
一名年轻的田径运动员每天训练做100个蹲起,并且在1000名运动员中第一个做完。他的一条腿是假的。
这两个故事显而易见,第二个故事更感染人,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包装后的故事感染力更强,更鼓舞人心,更有意义。这样的故事能获得更多认可,展现了包装的魅力。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
2. 讲故事只是战术方法,而故事思维是全局战略。
"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这句话已被广泛流传。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已经默认你具备了故事思维。一个只会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有故事思维。拥有故事思维的人一定掌握了讲故事的技巧。
讲故事和故事思维是不同的两件事,意识到两者之间的不同是极为重要的。故事思维就相当于道,而讲故事就是术。道之本源,术之方法。为了获得认同感,故事思维是为了应对不同变化来获得认同感的全局性战略,而单独讲故事就只是整个过程里某个环节的具体战术。
在《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里作者介绍品牌的四个不同的阶段:产品功能认知,产品特性理解,品牌情结,品牌联盟。每个阶段的故事所获得的认同感是不同的,不同的故事来促成不同的认同感,来达到最终阶段品牌联盟的目的。
这是故事思维所起的作用,而如果只会讲故事,意识不到在品牌的生命周期中每一个阶段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的差异,仅靠一个故事是难以满足整个品牌周期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从最初的功能性认同到最终的品牌联盟,认同感都是在变化发展的。
一个品牌的发展会经历不同阶段,对我们个体而言,我们需要的认同感也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了解故事思维是一个计划的过程,而讲故事是一个当下的动作。在日常的生活中,当我们在求职,交朋友等任何场合里在有需要的时候,学会运用故事思维获得更多认同感,来为自己争取更多机会。
二. 想要获得认同感,就告诉我们已经知道的故事
作家乔治·奥威尔曾经说过:"最好的书就是将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讲给你听。"
可口可乐公司在经过99年的发展之后,为了迎合市场上消费者对更甜口味饮品的需求,宣布更改传统配方,推出新一代的口味更甜,气泡更少的可口可乐。然而在可口可乐新品上市后的一个月之后,可口可乐每天接到5000个抗议电话,以及雪片班的抗议信件,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新增83条热线,雇佣更多公关人员来处理抱怨和批评。那些忠于传统可口可乐的人们组成了"美国老可乐饮者"的组织在发动全国抵制"新可乐"的运动。
新可乐在美国人民看来是可口可乐背叛了他们,更改配方就像重写《圣经》《宪法》的性质是一样严重的,可口可乐产品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它已经完全做到了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盟,达到了最高的认同感。这种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加强品牌的信念感,把已经知道的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迪士尼崇尚魔法的乐趣,它的城堡的魔幻性也经常让人赞不绝口。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让别人记住一个自己的特点,就比较能获得认同。影视明星陈意涵爱运动,自律的特点就被大家所熟知,一提到她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律爱运动,她也经常在微博里发一些自己健身跑马拉松的信息。这就是一种告诉你你已经知道的事,而你也会非常认同。
三.给我讲有希望的故事就更容易获得认同感
在《人类简史》中阐述了一个特别的观点: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因为人类会想象。对,就是因为人类的想象让人类由快到慢的发展,想象出美好的事物推动了人类的大发展。
而讲有希望的故事更容易获得认同感,看似和人类的想象推动发展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类更容易相信美好的事物,生活中各种追星族对于明星们的追逐,就是因为明星们光鲜的生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有了希望,认同明星们的一言一行,成了他们的铁粉,明星向粉丝们传达了生活的美好和无限可能,粉丝们的认同感随着那些美好的希望不断增强。
果粉们在苹果品牌产品销售前夜,在苹果商店门口排起的连夜队,原因就是因为苹果的商品一直在给消费者希望,每一款新产品都在功能上有所改进,就像在讲述一个新故事一样让人充满期待,使得果粉们对苹果产品的认同感只增不减。
日常生活里我们总喜欢那些积极向上有正能量的人,因为他们传达了美好的生活价值观,而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我们不妨让自己更美好更快乐一些,去拥抱更多未知和更多可能性。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告诉我们学会用故事思维讲好故事来打动人获得认同感,让我们对认同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当下社会,各种社群的涌起,圈子越来越被重视 ; 抖音小视频,直播的迅速发展都是人类对认同感的追求,不断通过更多新奇的形式获得身边人甚至网络上陌生人的认同,无疑都是对认同感的另一种演绎。从古至今以及未来,人类也永远不会放弃对认同感的追求甚至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