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爷少年

图片发自App

曾大爷少年

        ——给那些为老不尊者(wm197049)

也曾想到自己将要老年的岁月,那时的岁月很稠,西阳真艳,那时的世界很美,人们和谐。

为老不尊,为幼不敬。有公交上强行拉扯低头玩手机的少女的老人,有骂骂咧咧横跨街道护栏旁若无人的老人,有公交IC卡售卡中心玩泼耍横的老人,有火车站插队加塞理直气壮的老人……

这真的不是个别现象了。老人们公交上、地铁上拉扯打骂的都是女学生、少妇,绝非偶然,因为她们是弱势群体。没哪个老人对一个小伙子拳打脚踢的——即使他没有让座儿。

公交IC卡中心,老人们耍横撒野的对象也都是年轻的女职员,他们装聋作哑,倚老卖老,令人哭笑不得又不可得罪。公交车上,胸前挂着老年卡无事闲逛,免不了惹是生非的也是一帮老人。

这个世界很疯狂。老人们没事儿爱看《今日说法》,爱瞅《焦点访谈》,社会的黑暗面难免会被他们放大。人老了,获得的资讯少了,往往龟缩在这些公众曝光栏里面,再者,随着年老力衰导致的自卑和恐惧,保护自己往往成了第一要意。所以,弱势群体保护自己,难免会挤兑了别人。

更有甚者,年老了,看不惯的东西多了,一生的不如意也难免迁怒于社会,成为另一种明智的犯糊涂者,骂骂咧咧横跨街道栏杆,或者公然破坏公用设施,“我老也老了,你能把我怎么地!看你把我怎么着?”这成了他们的心声。

所以,有种奇怪的现象,老年人没公德,年轻人讲公德。年轻人会笑曰:“农村来的。”老年人愤恨世道不公,自己失去了好年华,没有赶上好时代。

并不是对老年人有啥成见,而是,为老不尊者并不罕见。吐痰,擤鼻涕,又很顺溜地路旁树上抹擦干净,屡见不鲜。

人老了,获取财富的机会少了,也就分外珍惜自己的所有,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份。往往变得吝啬又刻薄,这很容易理解,但不容易为世人接受。要知道,我们的社会还有种倾向,好多行为举止导致的风向,是以老年人为瞻。

司空见惯,不难理解。(wm197049)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大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