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钰往西川
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注解】
1.崔珏:唐贝州清河人,字梦之。曾寄居江陵。宣宗大中间登进士第。曾为崔铉幕僚。被荐入朝,任校书郎。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工诗,与李商隐为友,诗风工丽旖旎。以咏鸳鸯诗著称,时号崔鸳鸯。
2.西川:唐代行政区划名。至公元757年,把原来的剑南节度使分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和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东川简称“东川”,剑南西川则简称“西川”。为西川节度使府所在地。今四川。
3.旅愁:羁旅者的愁闷心情。唐王昌龄诗:“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4.东下: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 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 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
5.雪浪:白色浪花。唐元稹:“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元范康第三折:“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6.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一称大峡。西起四川省巫山县大溪,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因巫山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
7.火云:红云。多指炎夏。南朝梁萧统:“冻雨洗梅树之中,火云烧桂林之上。”唐杜甫诗:“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8.益州:现在四川省一带。
9.卜肆:即卜肆寂寞。《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指雅逸生活,或指占卜。
10.酒垆风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咏人性情豪放,不惜以珍宝换取豪饮。
11.浣花笺:亦称“浣溪笺 ”。笺纸名。唐薛涛命匠人取浣花溪水造纸,为深红彩笺,名“薛涛笺”。又名“浣花笺”。唐郑谷诗:“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
12.玉钩:喻新月。唐李白诗:“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宋张元干《花心动·七夕》词:“断云却送轻雷去,疏林外,玉钩微吐。”
简译:
这首诗于大中元年闰三月,李商隐赴桂林途经江陵时所作。
你本来要向东而去,不得已却去往了西川,所以年纪轻轻便产生了羁旅愁情。
你看,自此向西,泛着白色浪花的长江之水,像一条长龙在巫峡之中吼叫;而炎炎夏日的空中,横跨千里的红云似乎要烧到了益州呀。
到了西川,你可以像汉朝高士严遵一样过着卖卜为生的雅逸生活,也可以像风流的司马相如那样尽情饮酒了。
到了夜晚,可以用桃红色的浣花笺纸好好地写诗,来吟咏那美丽的新月,以寄托思念之情吧。
脉络浅析:
这首送别诗通过对送别之处的景色,和到达西川后想象的雅逸生活的描写,劝慰友人不要有羁旅之愁,表达了深深的祝福和相思之意。
首联运用因果关系流水句句法,上句是“问”也是“果”,下句是“答”也是“因”,点明友人因不得已西游而产生了旅愁。
颔联并没有顺着首联而写愁,而是从美丽景色入笔,劝慰友人“消愁”。上句是视觉加听觉,把巫峡中的长江之水比作白色的长龙在吼叫,既写出了巫峡的壮阔之美,又双关了友人澎湃的心情。下句是视觉,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语法,把天空中红色的云比作火云,把红云之长夸张地说有千里,而且烧到了益州。
颈联为想象之笔,描写友人到了西川后的生活。使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卜肆寂寞”,二是“酒垆风流”。把友人比作汉朝高士严遵和司马相如,一方面暗赞友人之高才,另一方面劝慰友人前去可以过悠闲雅逸地生活。
尾联承接上联继续写想象的西川生活,“浣花笺”、“桃花色”和“玉钩”别有深意,这三者都具有相思之意。所以,此联明是劝慰友人夜晚吟诗咏月,暗是表达了两人无尽的相思之情。
这首诗使用了流水句句法,以及比喻、夸张和典故等修辞语法,表达了对友人羁旅情愁的劝慰之意,和深深的相思之情。虽然是送别诗,却没有送别诗那种寂寥悲凉和恋恋不舍的别愁,相思之意在似露非露之间,确是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