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图学史

美国华裔汉学家余定国的《中国地图学史》一书对中国地图的看法极其有颠覆性,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思路,扩大了地图学史的研究视野。

这本书的正文部分共六章。在第一章,作者就对以往地图学史的研究思路提出质疑和批评,并在第一段开门见山地表示“中国学者对传统中国地图学史的分期不能令人满意”、“地图学的发展跟政治变迁史并非完全平行”,欲打破这种以朝代为纲的地图史写作方法,采用主题写作的方式来重新解释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在第二章里,作者将中国地图和政治环境联系起来,地图不仅仅只表示地理位置,还具有军事价值、行政管理意义以及经济使用价值等等。第三章主要研究地图的量度和文字注释的功能。作者认为,中国地图学不但包括数学的技术,也包括现在被人们视为是人本主义的精神,但地图中涉及的数字和文字并非是对立的,相反,二者都与价值和权力互相关联。第四章探讨的是中国地图的绘制与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关系。第五章则重新评估欧洲地图学的传入对中国地图学的影响,认为西方地图学对古代中国地图学的影响有限,并没有现今国人所普遍以为的那么大。第六章是结论部分,作者首先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即否认中国地图学史倾向于按比例尺绘制地图、认为中国地图学史与西方地图学的发展道路是不一样的以及否认中国地图学史预见具有大部分使现代地图学成为“现代”的内容。最后,作者指出了本书的缺憾之处:一是未对佛教、道教等宗教对中国地图学的影响进行研究讨论,二是未对地图制作进行更深研究。

本书的六个章节探讨的问题各有侧重,但综观全书,我认为本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第一章。第一章除了阐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方式,还着重探讨了两个易被地图学史家忽略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作者对中国地图学的新观念的切入点。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地图测绘究竟是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测绘。在过去对传统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中,都是将传统中国地图学视为数学的或定量的传统,注重地图测绘中的比例尺研究。例如,已经发现的“兆域图”、“放马滩地图”、“禹迹图”等古地图似乎都符合比例尺,从而为此观点提供了依据。此外,还有文字上的证据,如中国的一部古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描述了变换比例尺对地图大小的影响。裴秀的“制图六体说”也强调了量度与比例尺的重要性。于是,现代学者据此认定古代中国早就建立了数学的地图学,中国按比例尺的地图测绘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作者却提出与地图学相关的实地量度不能充分证明有关中国地图学数学传统持续发展的观点。第二个问题是地图学史中定量方法的缺陷。作者认为,古地图除了具有世俗和实用的功能,还有宗教上的功能如用于表示仪式中各种器物的安排,因此,应根据古代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和信仰去研究古地图,而不要根据现代地图学的概念去滥用古地图。将中国地图学视为一个纯理性的、数学的学科会导致无法研究地图的所用功用。

综合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论述,作者在第一章的结尾部分提出将中国地图学史划分为四个相互重叠的阶段:“第一个阶段讨论中国古代地图测绘的政治环境,第二个阶段探讨量度和文字注释的功能,第三个阶段研究传统中国绘制与艺术的关系,第四个阶段纠正清代中国地图学与欧洲地图学融合在一起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中国地图学落后,要采用优越的欧洲测绘方法。”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本书第二至五章的主题内容。显然,第一章是全书的基础,是全书最重要的贡献,读懂了第一章,才能有效探讨其它章节的内容。

虽然第一章在全书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书中我最感兴趣同时对我启发最大的则是作者对地图与文字注释关系以及地图与艺术关系的探讨。

中国古地图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那便是地图所附的文字注释。例如宋代以来流传下来的土地记录簿册便采取了地图加文字的记录方式,地图表示所丈量田地的大概轮廓,所附文字则说明提供量度数字和其它信息。这种双重记录方式利于避免逃税,维持政权的延续。清代的水文专著也有图文分工,地图表示相关地区的一般自然形势,文字描述计量信息和历史事实。由此不难得知,地图中的文字描述既是编绘地图的资料,又是对地图所展示信息的补充。被公认为是唐代最重要的地图学加贾耽明确表示过,除了制图六体,地图尚需要文字辅助,没有文字说明,地图不可能是完整的。可以说,文字描述是传统中国地图学的重要组成要素,甚至是一种趋势。在许多地图集和方志中,文字注释的篇幅远远超过地图和图解。

中国古地图还有一个区别于西方地图的特点,那就是地图与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息息相关。

作者在书中以汉代张衡的《二京赋》为例来说明地图与文学的关系。《二京赋》具有双重的地图学意义,首先体现在其使用量度和测绘进行政治隐喻。如对汉高祖建都长安的描写是:“于是量径轮,考广袤,经城洫,营郭郛,取殊裁于八都,岂启度于往旧。”张衡在这里利用量度与统治者理想角色之间的关系来暗示汉初政治秩序的恢复。其次,《二京赋》包含了有关地图在政治上和文学上应用的证据。如《二京赋》的下列句子像是一幅“口头描述的地图”,暗示它可能是张衡根据地图撰写的:“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于前终南太一,隆崛崔萃,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户,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种推测,但左思在其《三都赋》的序中明确说明了他在写作之前对地图作了研究,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性。

中国古汉语中的“图”有两层含义,一是图画,一是地图,可想而知,在传统中国地图学史中,地图与图画的界限必定难以区分,二者关系密切。这首先体现在二者使用共同的生产技术和材料,如纸、木板、石板等。其次,地图和绘画还有共同的绘画技术,如界画的画法与地图绘制的画法特别接近。作者指出:“从事这种画法的画家,不但要精于使用绘画工具,像有刻度的尺、圆规、三角板等,还要精于使用测量仪器,如按照木经算法使用水准仪和铅垂线。”第三,地图学理论与绘画理论也是有联系的。例如裴秀强调地图要与地面状况符合,这与美学强调的逼真意义是一样的。

读完这本书,我对地图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以前看地图,只想着看它的地形、位置、行政区划等,包括在课堂上看老师展示的一些古地图时,只觉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从来没想过原来地图背后有如此丰富且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也不知道古地图中文字描述占有重要的位置。古地图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遗产,学习、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意义重大。但要想真正理解古地图,就不能用现代科学观念去审视它,否则我们可能只能了解它的地理意义,一定要将它放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中去理解,甚至还要对绘图者有所了解,因为地图绘制的背后或多或少蕴含着绘制者的意图。此外,作者一直强调跳出现代地图的评价维度,从古地图非客观性的角度去理解其多方面的功能,这种敢于颠覆权威观点,表达自己想法的创新精神也值得我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同的地图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