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经营一家工作室

转眼间,来到福建做市场有一整年了,从去年九月到现在,工作室也从一家,发展到三家,从一开始来到福建,那时候远离波哥凤姐,远离杨老师会议,我就非常明白,要经营好一家工作室,一定要重视小环境的经营,一定要重视工作室这个独立个体的经营。

伙伴们,我们只有站在行业运作的整体角度上看待伙伴在发展的过程中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才不至于在思路上偏离市场。只要能给予他们最及时有效的帮助,就说明这支团队运作是非常高效的。不断地梳理伙伴所处的阶段以及此阶段最需要的资源支持,是高效运作的基本点。

合作伙伴在事业运作的前期是最需要帮助的,他们是基层市场的核心构成部分。他们可以有效的展开工作,说明基层市场是健康活跃的;他们不能正常展开工作,说明基层市场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站在业绩的角度上来分析,如果复购业绩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新增业绩占团队总业绩的比例过低时,说明这个团队的基层市场已经开始出问题了。并且这个问题一定会表现在两个方面“进人难”“流失易”!

那么,基层伙伴最需要什么呢?

站在伙伴自身的角度上来讲,他们最需要主动精神和自制力。直销是高度自由的行业,但是对于无法驾驭自由的朋友而言,这种自由反而是一种灾难。但是真正有自制力的人很少,所以多数新伙伴需要环境和氛围的带动。

站在团队的角度上来讲,团队需要给伙伴提供借力和学习的环境。思路的明确和借力链条的完善基本可以满足伙伴前期所需要的大部分支持。

很多团队因此追求用大场面、大形式吸引新伙伴加入、激励老伙伴运作……最终会发现这种方式的有效期很短,基本上是“上面风光无限、下面一片惨淡”。当然这两年来,杨老师也没有会议,所以曾经过度依赖大团队会议的小团队都做没了,参会的人好像是生命力很强的韭菜——换了一茬又一茬。当然,不能过于抨击这类大型的活动,这是系统运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每年的金钻队列会还是很有必要参加的!但是不能依赖这类活动,因为这类活动不是每个伙伴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形成自己的运作小环境,才最有利于自己的伙伴得到借力和发展。一个团队好比一个军队,没有最基本的运作单位是无法做好管理的。军队的基础单位是班,而团队的基础单位是一个有做大意识的“A”伙伴所形成的小型运作环境。这种小运作环境的形成,是大倍增的基础。我们没必要追求场面和形式的高大上,追求伙伴能在这个小环境里面借到力、学到东西,有实际效果就好。毕竟,这种环境能够持续性的帮到每一个伙伴。

这种小环境还是行业运营的“小麻雀”——虽然人数比较少,但是承担起了团队最微观层面的“进人、留人、育人”工作。小环境越活跃、越有效的开展工作,大团队才健康的走向倍增。而我们团队最直接的小环境反应就是每一家工作室。每一家工作室都运营好了,才能从一家工作室倍增到两家三家,乃至更多家工作室!

对于真正想把直销做大的人而言,在前期必须有意识地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小运作环境,才不至于让自己的伙伴借不上力、举目无亲。当我们把小环境做成大环境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做大的时候。很多伙伴企图依赖别人发展、或者让依赖别人的环境帮忙带自己的伙伴,最终不可能做起来。不是自己构建的环境,配合起来肯定难成节奏。

当我们做到一定程度,你的伙伴,连一对一美容手法,连非常小的知识点都需要找我们的时候,或者你出去几天,整个团队就集体放假,就说明我们团队倍增出现了问题!因为太缺乏成长性最强的“小A”和“A”类中坚群体。这需要我们警惕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过于突出自己对团队的作用,忽略了对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或者只是象征性的说了几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的场面话,没有实质性的行动?

家庭聚会或者其他小型会议是小环境形成的天然温室。因为个人都可以承担一定的角色,都有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在大家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团队的文化、价值观就被注入其中了。

“小A”和“A”角色是小环境形成的最核心因素。一个团队没出现几个愿意担当、有强烈成功欲望的骨干,是团队的悲哀。这类伙伴的学习力度、目标感、自我改变力度、行动力度都足以影响到周围的人加入,从而给最底层的伙伴提供了最坚实的帮助。同时也让上级指导得到最大的鼓励。

“融入大环境、形成小环境”永远是倍增的不二法则。如果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小环境,那么请赶快尝试构建自己的小环境;如果实在没条件形成自己的小环境,那么赶快带自己的小伙伴融入距离自己最近的指导的小环境。小运作单元才是大倍增的基础。

伙伴们,未来几年,我们一定一定要牢牢打造以工作室为核心的小环境!一起把波波凤团队做大做强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更好经营一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