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易逝,芳华尤短

青春易逝,芳华尤短。人们总是不自觉的怀念青春,无论什么样的过去,回忆起来,总是少了一份酸楚,多了份温存。

《芳华》这部电影,让我泪目了N次。

原本以为远离原生家庭进入文工团这个新的大家庭,崭新的美好的生活就要拉开序幕,可是现实就是那么不待见人。在还没有跟大家熟络的情况下,小萍就偷偷拿了丁丁的军装去照相馆拍了军装照。原本一件小事,可女人堆里总是更加容不得沙子,更很难让一个特别的、执拗的、耿直的女孩融入。大家的咄咄逼人而非关心爱护加剧了彼此的疏离,让原本渴望与大家建立革命友谊的小萍内心充满了怀疑和孤独无助。于是她勤加练习,希望能够出色完成任务,不求拔尖,但求不丢脸不拖后腿。而后的内衣事件和被嫌弃汗臭味让早先脆弱的所谓友情更加土崩瓦解。她还是依旧靠着自己,依赖着自己强大的内心,在跟命运与时代做着抗争。趴在床上写的那封信,她承认了自己的软弱。曾经总是在自己受欺负的时候给父亲写信,而现在,她就是很思念自己的父亲,希望父亲原谅自己改了姓,希望父亲在十多年后还能认出自己。那张军装照是唯一能给父亲带去慰藉的礼物。而唯一能给他带来欢欣的人也离他而去了。她很坚强,她没有太多眼泪。或许是因为因为这个世界,因为自己的经历,因为周遭的人,她的眼泪早已经流干了。不被善待的人总是更能发现他人的善举和善意。刘峰就是这个她认为最善良的人,然而,和她一样,没有被善待。

不过是七尺男儿表达长期压抑在内心的情感,放弃参加高考提干的机会就为痴情的守着心爱的人,发自内心的一个深情拥抱,最后却因为一句落井下石而惨遭调离去了伐木连。那个时期的活雷锋因为一句话就能成为猥亵男。而不奋进、不友好、不善良却没有遭到批判。人人依赖、大家习惯他的好人好事的活雷锋被调离去边境,可想而知,因为他的英勇、无私、大无畏,他迅速成为战斗中的主心骨。面对残酷的战争,他表达了小人物的无助,也许牺牲对他来说才是解脱。而小萍却受不了大家的排挤和忽视,逐渐也找到了让自己能够内心平静的事,那就是不出风头,不需要所谓的机会。她的心早比那高原上的冰雪天更寒。当机会来临,她已经绝望的心让她并不想去争什么,当然也不想去顶替角色。在告知她也要调离时,她的内心是欢喜的。我也真心为她高兴,当然也很心疼。在远赴西南火车落地那一瞬间,我为她的背井离乡而感到心痛,虽然,此时,于她而言,已经不知道何处是故乡了。艰苦卓绝、满眼伤痛的战地前线救护伤员的工作让她没有时间去思考其他的事情,也更不需要是小心翼翼的融入大家庭,他们只有一个任务---救人。看过太多的伤员,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亲眼见证了多种与世界告别的方式,她的内心更温柔也更强大。而战争的创伤,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超越了她正常的精神阈值。而观看文工团解散前那一场表演,触动了她曾经的热爱,舞蹈让她重归清醒和正常。

他们共同去探望了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而这个时候,世界的变化已经翻天覆地。而唯一不变的却是对权力和金钱的卑躬屈膝。舍长被贴标签最后的就是她是干部子女,当得知那个之前根本瞧不上的陈灿也是干部家庭出身时,她便沦陷在这种门当户对的婚姻里了。出水芙蓉般的丁丁也在文工团解散前立马为自己找好了下家,远嫁澳洲,倒也不枉她上海人的出身。也许是应了那句:识时务者为俊杰。拎得清的穗子不偏不倚,能识别善良的人,能用温柔的双眼看世界,也能左右逢源,与姐妹们八卦,在被拥有权力的人舍长在爱情中占了上风夺取了心仪的人,她也认识到纯粹爱情的可贵。所以她选择了考大学,放弃为爱情赴汤蹈火,转而成为知识的崇拜者。而我们眼中的好人们呢?他们可能很可怜。退伍的刘峰迫于家庭压力想去海口做生意,但根本不遂人愿。小萍简单的生活着,却倔强地守护着曾经那份心动。而唯一让我们欣慰的是,他们还保留着曾经那份纯真、善良和知足。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春易逝,芳华尤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