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德不失心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多云
图片来自网络

木禾:

第一次在上看到有书信日记体专题时,我试着用这个名字,写起了书信,看上去又像是日记的样子,假装讲起了故事,有长有短,不过投递成功的倒不多,可见我讲故事的本领还需要修炼。

死党也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悄悄问我:“木禾谁呀?”

死党的疑惑自然是具有代表性的,接下来的一些日子,也陆陆续续有好奇的朋友,私下里问我:

到底是和什么人在对话呐?                                      ……
木禾与木徒是什么样的交情呐?

好奇心人人都有,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化膨胀的时代,想要不被透视镜般的过活,除非,这个人从来不碰这些现代化的社交软件。

社交软件用多了,自然就会要面临评论与被评论。

那些什么

“通过朋友圈就能知道是怎样的人……”

“看对你朋友圈的评论,就知道是不是真朋友……”

等等诸如此类煽动性极强的文字,被各色乐于窥视的人们,不停地拿来检验评判自己和周围的人,行为、心理、性格、品格。

从剖析人性心理的角度,这些不足为奇。

也知道死党及关心我的朋友,她们在隐隐的担忧什么,大概也能觉察出一两分来。

不过,用时下的流行语作摊手装解释:

她们,真的想多了!(捂脸)

小芳倒是瞧出了一些端倪,木禾与木徒,不过是安生与七月,在互相的角色里寻找另一个可以对话的自己。

大概又要被看客们担忧了:是不是太寂寞,精神分裂得不行了,要这样折磨?

哈哈!世上人就是喜欢这样。

看鲁先生一篇文,说起他为《二十四孝》选配插图时,各方大家为了遵循“百行为先”的传统道德审美,硬是要将“曹娥抱父”的图画,画成背靠背的样子。

我虽不是圣贤之辈,也要照顾四周传统审美,切忌文字浮现让别人意淫的空间,怒称为“失德”。

哈哈!(捂脸)就这么个小小的投稿专题模式,也能引发许多人的遐想,可见,关注别人和受别人关注,是件既幸福,又很危险的事情。

好吧,木禾,我还是继续会用木禾,这个赐予我树洞模式的好名字,继续絮絮叨叨的对话,继续编不稀奇也不古怪的故事,继续被编辑无情的退回(捂脸)。

时间已经教会我,珍惜自己该珍惜的,留意自己该留意的,追逐自己能追逐的,坚持自己可以坚持的,藐视及忽略那些不值得的,我的空间和时间里,只有尊重爱护我的人,才值得久留。

“金钗掉进井里,是你的,终归还是你的。”

是我的,不要忘记!

祝安!

                                            2017.12.6

                                              木徒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德不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