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

今天通常是经济学学生或者业余爱好者在孜孜不倦地阅读着亚当·斯密,但在灰白色的象牙塔深处还有另外一支隐秘的队伍从他那里汲取灵感——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研究者们。这场诞生于18世纪欧洲边缘的启蒙运动远不如法国与德国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但影响同样深远。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包括引领这一潮流的弗朗西斯·哈奇森,哲学爱好者绝不会错过的大卫·休谟,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与斯密若即若离的亚当·弗格森以及常识哲学家托马斯·里德。哈奇森、斯密、里德相继担任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讲席教授,弗格森在爱丁堡大学担任精神哲学和道德哲学教授,休谟则错失了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获取教职的机会。

苏格兰启蒙运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术流派,而是在密切的相互交往和大量讨论中,取得了一些基础共识的一小群学者。他们的共识在于:
1.人类应当运用理性取得幸福生活或良好生活,由此可称为启蒙运动。
2.理性并非万能,人类生活中的社会风俗、习惯、常识或其他形式的延续性亦有其价值,由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苏格兰启蒙运动。
从这两个基本共识出发,我们可以澄清一些长期遭到误解的推论:
1.苏格兰启蒙运动要求了个体运用理性与集体运用传统的两重性,他们绝不赞同个体主义或集体主义。
2.道德哲学/科学是他们共同关心的主题,原因在于道德哲学/科学正是运用人类理性理解、接纳、改善集体传统的主要阵地,这一阵地直到孔德、涂尔干和韦伯以后才被转变为社会学(孔德和涂尔干认为自己也在从事名为道德科学的研究),其根源乃是对社会规范的价值源泉、变迁历程、运行机制与未来展望的探究。
3.对传统价值的承认往往导向某种形式的自然秩序,某些时候它被认为是哈耶克“自发秩序”的前身,但二者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来自第1条。
苏格兰启蒙运动诸位学者在这些共识之上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思想观念,有时甚至出现了尖锐对立,这些内容且留待将来,让我们赶快进入亚当·斯密借助这些共识发展道德哲学的尝试。

1.作为“自利”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亚当·斯密认为自利乃是一种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天性(而非无止境的贪欲)。这种自利天性引发了人类辛勤劳动,最终将为社会整体带来益处。但追求自利的各种具体行动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其关键区别在于逐利方式能否符合一定之原则。

2.斯密指出人类不但天性自利,也天然地关注他人的福祉,二者不分高下、先后。甚至,对他人的关切本身构成了我们自身福祉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人的福祉成为了我们的“必要需求”。这显著地取消了所谓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划分,将个体福祉与社会福祉紧密结合起来(约翰·密尔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后继者亦然,哈耶克不幸地远离了这一优良传统)。

3.人不仅天然地关心他人,而且天然地会为此关心采取行动。在同情与共感之上,人还天然地会主动采取行动以改善自己与他人所处的外部环境。这有力地构成了斯密写作《国富论》以求取得国民财富整体增长且普惠每一国民的根本动机,并且埋下了功利主义的种子。

4.更进一步的是,取得他人的同情与注意是人类的重要需求。这种需求源于“想象”,它并不是一种天性,与各种基本需求似乎不尽相同。

5.我们积累财富、提升地位正是为了满足上述欲求,即被人关注,受人同情、满意与赞许。在这里,斯密把人们设法致富的“欲求”归因于取得社会地位,归根结底,这不是一种基本需求。但毫无疑问的是,斯密关注穷人,因为他们受人关注的需求长期遭到忽视,通过自利行为增进社会整体福祉的方式改善穷人的物质条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法。不过,他同时指出财富与荣誉并不能让人感到身体安适或内心平静。

6.人的不幸福乃是因为人倾向于高估不同处境之间的差异,而低估自己的现状,这是财富与荣誉并非人类幸福最终解决办法的原因。良善的心灵才是人类幸福的根源。

7.幸福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况而非身体状况或更为外部的状况。斯密意识到劳动分工虽然会促进社会整体财富增长,但也会导致专业化工人在精神上变得“残破”“畸形”“麻痹”“悲惨”。

8.斯密提出了获取内心幸福的办法,在遵循人类天性的基础上保持平静和愉悦。

9.然而这种方法有一个劲敌:崇富贬贫乃是维持社会等级制所必需的,却也腐蚀了所有人的道德情感。这使得人们忽视了那些处境不佳的人,损害了我们关注、同情他人的天性。

10.为此,首先应当寻求与朋友共处。无疑,这是一个极具针对性的建议,它既满足了我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又满足了我们希望得到他人关注的欲求。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与同具美德的人交朋友,这是一个增进幸福的小建议。

11,人类需要享乐来调节内心的焦虑不安,但理应有所节制。斯密有时小酌怡情,反对征酒税,因为那样会导致大多数人喝不起酒,从而戕害了人类释放其内心焦虑的天性。从反面来说,酗酒这过度的欢愉亦脱出了基本需求的范围,而走向了无限的欲求,节制是一种美德。

12.憎恨与愤怒有害于个人幸福和社会秩序。除了一种特殊情况,即看到有人伤害他人时自然生出的义愤。感恩和广义的爱有益于内心平静。

13.爱与被爱的感受是人类幸福的必要条件,人类的幸福感主要来自被人所爱的感受。

14.用行动爱人,方能为人所爱。 

15.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需要互相帮助,只有各种必要的帮助都来自于爱、报酬于爱,社会才能得到繁荣幸福。

16.人不但希望被爱,更希望成为“可爱”的人,对一个人是否可爱的判断源自于他自己的良知。

17.为了能够检视自己,对自己作出判断,人应当区分出作为检视者的我和作为检视对象的我,也就是划出一个“中立旁观者”对自己作出判断。中立旁观者由于其外在于我之特性而涉入了对他者的感知,使得我们在照视自身时亦能重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18.我们将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优越,也没有人比自己更优越。

19.斯密随即从中推导出人人平等的观点。所有人都彼此平等,自己与他人没有高下之分。人人生而平等并非某种自然权利,而是所有人生来具有大体相近的“天资”。这种天资正是我们运用天性的能力。

20.存在着两种主要的人生选择:其一是增进智慧、修养德性;其二是增加财富、出人头地。如前所述,前者乃是满足人类天性的良好选择,后者则陷入了无止境的欲求之中而损害了天性。

21.若要修养德性,应当学会克制自己的天性不使之化为欲求,又对他人内在的同情感觉有所感知。这种美德模式有机地结合了个体与集体,使个人在社会中趋于和谐。

22.个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仅有利于人的本性臻于完美,以有利于人类全体的和谐。而这种修养要求我们“多感受他人、少感受自己,克制自私之心、释放宽仁之情”。或许现代人认为最好的社会是自由、平等和公正兼有而最大的社会,斯密则追求人类全体的和谐与爱。

23.良好的生活乃是兼具智慧与美德的人追求完美的生活,尽管绝对的完美并不存在。对完美的追求并不需要理念世界,而是在“他对自身和他人的行动之观察中逐渐形成的”,不断努力,日进一步,通过缜密的观察和勤奋的探究来取得。

24.兼具智慧与美德之所以是好的,在于其谦虚与仁慈。通过为服务他人、为他人的福祉而操劳,人们彼此互助,为增进他人的利益而努力。

25.这样的人将会取得自我认可的欢愉作为最高的奖赏,这正是人类天性得到最深层满足的最高利益。

26.在斯密看来,苏格拉底是了不起的人,但因其以哲学省思而自以为超越于人的界限实属自大。智慧将告诉我们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平等的一员,学会对渴望他人关注这一欲求的节制。

27.在斯密看来,宗教信仰来源于人类爱的天性。

28.好友休谟在人性诸多缺陷的局限之内无限地接近了完美之境。休谟将克制、宽宏的可敬的美德与慷慨、仁慈的可亲的美德集于一身,走出了于己于人皆有助益的人生道路。

总的来看,斯密的道德哲学思想相对连贯一致。首先,在经验世界中我们需要运用理性思考来推动自身的德性修养。其次,德性修养的根本标的不可能来自于纯然的理性推理,而必定是发端于人类天性,成形于经验阅历,深刻嵌入在社会传统之中的。再者,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社会性可以表现为彼此相爱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社会等级和无法终止的对他人关注的欲求的形式,但我们并不应该放弃这种社会性,而是要把它引导到相爱和谐的方向上来。最后,人的天性需求引出了两个方面,一是生存需求,二是社会需求。自由贸易和劳动分工有利于满足前者,而对于实现后者恐怕无能为力。斯密深明“仓禀足而知礼节”的道理,希望以社会整体财富的增长给予人们更多培育德性、彼此爱护的机会,于是先有《道德情操论》,后有《国富论》。可惜在那个时代,整个人类首先面临着前者不能满足的困境,设法满足生存需求的《国富论》反而一朝成名。时至今日,要追寻斯密更深远的理想依然道阻且长,但这一理想亦不失为我们前行的一盏明灯。

如果你对苏格兰启蒙运动感兴趣,那么这两个中文系列丛书提供了最初步的中文导引和文献资料:苏格兰启蒙运动经典译丛https://book.douban.com/series/591,启蒙运动研究译丛https://book.douban.com/series/5207。考虑到休谟、斯密声名远扬无需多说,特别推荐一下其中常为人所忽略的《论人的理智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