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价值观变化,巴结和结交,一定要区分开

图片发自App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价值观、文化思潮之间的碰撞日渐繁多,其中居于首位的便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毋庸置疑。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个体价值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只是有时自己没有觉察到,需要耐心等待它显现出来而已。

物质价值不断变化,从八九十年代的大哥大手提电话,在到两千年以后的VCD~DVD,在到小灵通到手机等等,一般的物质都有周期性,不断变化更新。其实人也一样,每个时间断时期,所追求的都不同,童年时我们会为了想要某件玩具,非常想要而争取得到,得到后会在一群玩伴同学中非常有优越感。到了少年时期价值观又变了,这个阶段觉得有价值的是同学之间的家境以及成绩等,出来工作之后又会变成事业,单位。与婚姻婚礼等,待到中年,车子房子,事业家庭到了总结。看谁事业成就更高,家庭更美满,最后就是退休后,待退休后所比较的价值观就是名望以及自己孩子的事业与社会地位!以上拿少部分事物做比喻。每个时期每个圈层的价值观的差异。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断做物质加法——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回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买辆车……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全副武装”的过程,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

在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

在新的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从实物中获得的满足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是我们宝贵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将永久地入驻我们的生命。

人与人之间交往虽然避免不了不间断不同时段的攀比竞争。但在交往方面太多人总是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结交,在某个时段有成就的人。人们总会带着某种目的性去巴结,虽然说这是整个社会自然现象。

但是个人觉得这种巴结真的没有什么卵用。首先他受你巴结说明你们的地位相差并不是很大,真的地位很高你也无法去攀。巴结他们能给到我们什么利益?想着那天有事有困难等着他借钱救命?还是说虚荣心比较强,巴结交好说出去比较有面子?

对于那些比自己差的人,所用的待客之道态度又完全不一样。其实往往是没你优秀的朋友,在很多生活的琐事上帮了不少困难,换个角度,你想巴结的朋友叫你帮忙,你一定二话不说,反之…………。

也很多人把过节或喜事送礼送红包来去衡量朋友之间的比重,每个人经济水平不一,请问如何作比较??

我认为兄弟朋友就是兄弟朋友。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互相尊重,互相欣赏。而不是像墙头草。

所以别一味高攀,要常回头看看。

人活着,总要有朋友,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但是朋友,是个独立的概念,很多人喜欢把朋友和熟人混搭在一起;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喜欢把结交和巴结混淆起来。

朋友和熟人的区别。

结交,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和对方平等交往那种,一般来说,交往的双方,条件也差不多——比如,做生意的和搞投资的结交;大学教授和科研院所研究员交往,这些,可以称之为结交。

而巴结呢?比如封建官场上,县官谋求升迁,于是给知府送礼,恳求提拔,这个叫巴结,为什么说县官给知府送礼呢?因为巴结这个东西,其实毕竟有局限性。

所以说,巴结的关系,指的是弱的一方给稍微强的一方送礼,讨好,本身就是建立在非常不平等的关系上。

做人嘛,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荣华富贵,不过都是过眼云烟,不论你是什么人,最终都要归回尘土,所以,想想自己的灵魂,尽量不要委屈自己,不要干巴结的事情。

毕竟你能巴结的群体,无非也就是比你强一点点而已,何必现这个丑态,让人嘲笑呢?

清清白白做人,问心无愧,比什么都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代价值观变化,巴结和结交,一定要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