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朱元璋》第三十一章:死亡与苟活

第三十一章:死亡与苟活

历史知识导读:

导读1历史记载: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很少娱乐与休息。

导读2历史记载: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朱元璋在西宫卧榻上停止呼吸。享年71岁。

导读3历史记载:驾崩之日,发布早已准备好的诏书,书中坦言:自己出身低微,没有古人之博智,好善恶恶,有很多缺点。

导读4历史记载:朱元璋在诏书中也肯定了自己:三十一年来,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益于民。

导读4历史记载:朱元璋死后第七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葬朱元璋于孝陵,上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我已深感来日无多,我已嗅到死亡的味道。

之前一切关于死亡的藐视与不屑,都已灰飞烟灭,或许只是一种少年不知真别离的无知,也或许也是遥远到毫无感觉。想死,那只是因为,还没有到想活的地步。

当死神近在咫尺的时候,我却开始有些害怕与恐惧了。

害怕离开这个鲜活的世界,恐惧要去到一个未知的地方,那里会有什么?有没有亲人?有没有朋友?有没有知己?有没有饭食?有没有关爱?一切的恐惧来自未知。

没有人去过那里看过,那里也没有人来过。甚至都不知道:究竟有没有那个未知的那里?那里究竟是哪里?

年青时多么地不怕死,这一刻真的认怂了。有很多的不舍与留恋。谁都知道谁最终都难逃此劫,没有任何人可以。但在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依然感觉艰难。人在生命终结前,应该都会回顾与总结一下自己的一生。

无论怕与不怕,愿不愿意。

很多君王的评论都是后人给评的。他们有他们的评判标准,客观的,非客观的;理性的,非理性的。就看他们的立场与需求了,我也无法管到了,也不归我管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都快到岸了,随他们吧!

我还是要在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我自己的,不是他们的。

首先,我活的还算比较成功了。我算是一个创业成功者,我努力了,成功了。得到的比我当初预计或者不敢预计的都要多得多。实现了比自己梦想还大的梦想。与我自己而言,肯定算是个成功者。

其次,我活得还比较精彩,我做了我自己想做的事。有些事对于别人而言,可能别人认为好无聊,好无趣。那只是别人的立场与看法,或许是别人的自以为。我自己喜欢就行,我喜欢独断专行,我喜欢大权在握,我喜欢说一不二,我喜欢勤勉简朴,我偶喜欢按部就班,就是喜欢。我也努力地去实现和满足了自己的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精彩了

这种精彩,带给我的快乐与痛苦,只有我自己能够体会,而未必是别人以为的痛苦与不快乐。生活不就是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吗?苦乐自知,不会如同外人所说得那么快乐,也不会如同外人所说得那么痛苦,这就是自己的生活。

年轻时,一直期待这生命的将来是什么样子。因为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当你接近生命的终点。再回头望时,因为只有来时路,没有后头路。所以一切都清晰无比,都在你的眼前,就像一个已被揭开谜底的猜谜游戏,兴趣尽失,索然无味,知道答案的人生不再是人生,而是回忆。

当我从凤阳一步步向外出发时,被迫也好,自主选择也好,无可奈何也好,聪慧英明也好,在当下都是一切因为未知,而让人提心吊胆,期待满满,并不知道对错,也不知道得失。走一步,看一步,才是人生的真谛。

而此时此刻,我只有过往的道路去回看时,心态是如此的不一样,我走过的路发现都是值得的,没有对错,没有得失,一切都是对的,所有的错都是在纠偏,在为下一个的对做好铺垫。一切都是得,所有的失,都是为了将来的得。因为我最终是成功的,果好,因自然都好。与我个人而言,所以结果都是对和得。过程中的错与失,只是小小的陪衬而已,只是命运中的一些可有可无的调味剂而已。尽管在曾经的当下,也会那么地忐忑不安,举棋不定,患得患失。

一切都是唯结果论。

如果我失败了,最终的结果是失败,那么一切都会是反的,过程中的得与对,反而成为笑柄,或者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这就是人生的现实评判标准!

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人生,尤其是自己评价自己的人生,不要用得与失,对与错来评价。因为这个标准取决于你的终点是得是失,是对是错?过于简单与粗暴。这个标准,不会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静与客观,那或许只是外人的评价与指责。

人生是多方位,多色彩的。评价自己,应该用苟活与不苟活来评价,如果一定要的话

想想自己的一生,是苟活,还是没有苟活,或许会让自己更加能够得到一丝安慰,不去管结果:是得是失?是对是错?

苟活,评价的是过程;对错,评价的是结果。

苟活是什么?

苟活,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去争取;自己曾经的梦想,永远老死在了自己的记忆中,落满了灰尘与污垢。临死前发现内心深藏着一个叫做梦想的古董,无奈地带着他一起走进坟墓,终此长眠。

或许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确切的梦想,只是一味地随波逐流,但是即使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喜欢的东西,想做的事情做了,喜欢的东西追了,即使没做好,没追到,自己也没有遗憾了。过程的获得感,也是一种满足,这就是不苟活。

无能为力的,是自己的力,而不是自己的心。

心无力,人则无气,无气而亡。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会说出很多的大道理,大经验,好似可以包治百病,可以让人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有得无失。有对无错,想想我自己的来时路,发现人生不是道理和经验可以说得清的。道理和经验,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别人的道理和经验。

能够掌控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的心。心里真想做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无论得失对错,跟随自己的内心,走过自己的一生,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经验,最不会后悔的选择。

内心喜欢的,那才会是真的喜欢。

心往而无不往。

喜欢的,才是美好的。

由很多喜欢拼凑和堆砌起来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

站在生命的终点前,回望自己的的一生路,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现在已是已知的人生,相对于之前的未知的人生,孰优孰劣?哪个更加招人喜欢?

已知的,没有希望;未知的,充满不确定。

未知的结局,或许才是最好的结局。

人生确实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很多的随波逐流,很多的迫不得已,很多的平淡无奇,很多的苦不堪言,很多的委曲求全。能在很多的苟且与不堪中,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一种不苟活,才是一种多彩。

我觉得,我自己挺好!

没有遗憾。

感谢那些与我同行的朋友和敌人,是他们成就了我的这份多彩。

我来了,带着不舍与害怕。

终点,未必不是另一个起点。

<本章终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朱元璋》第三十一章:死亡与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