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原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大意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肉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天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慧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法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佛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恒河中所有的沙子,佛说它是沙子吗?是的,世尊,如来说它是沙子。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一恒河中的所有的沙子,有像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又像有那么多恒河中所有的沙数那么多的佛世界,如果这样你说多不多呢?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像那么多国土中的所有众生有很多种心,如来都十分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呢?如来说所有的心,都不是心,是名字叫为心。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延伸解读

本品中需要进行延伸解读的重点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即佛教中所谓的五眼,是指从凡夫到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力。

一是肉眼,肉身凡夫的眼睛,即指普通大众平凡人的眼睛。

二是天眼,天人的眼睛,指天上的神所拥有的眼睛。按照佛教教理,人类通过冥想,也可以打开天眼,看到多重世界,看到平常人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三是慧眼,得道者、圣者的眼睛,即智慧者的眼睛。能看到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能够看到未来,以及未来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我们平时所说的具备预见未来的能力,是经过分析、预测和判断得出的结论,而慧眼是可以看到结果。

四是法眼,法力无边的眼睛,就是能够改变物体的时空位置,使物体扭曲变形或改变事态的结果,或者能够复制一个新的物体。我们看的科幻片中时空弯曲、黑洞、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形变等,就是描写的这种境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及众神使用的呼风唤雨、定身、遁术、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等,其实也是指达到了法眼的层次。

五是佛眼,佛眼就是佛,而佛就是佛眼,而不能望文生义地将佛眼解释成佛的眼睛。佛眼是佛法的最高层次和终极境界,是对众生的慈悲心,是至善、无条件的平等,是大慈大悲。


感悟

本品中一些讲法的内容可能会有些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力,里面有些我们认为是“神化”的东西,甚至对某些人的认知,可能会是颠覆性的,觉得佛所讲的未免有些玄妙了。毕竟科学的发展还没有让我们看到佛所说的那些情形,而对于从小接受科学教育的国人而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能亲眼所见,或者说不能被科学所验证的就不会得到认可。

辩证地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有人说,“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也许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人类的智慧虽然是无穷无尽的,但在当下却是有限的,并且是在逐步进化、提升的。

比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到地心说、日心说,再到宇宙无限说、爆炸说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天文学知识的不断丰富而渐渐发生变化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佛在两千多年前对宇宙的了解和阐述的观点,很多是得到了验证的,所以,辩证地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对暂时无法验证的东西不轻易否定,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活在当下。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理解的是佛在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的心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也不可能停留,稍纵即逝,未来的更是无法把握,所以只有活在当下,接受当下的一切,认识到当下就是最好的安排,那么也就不会再为过去得不到的或失去的而苦恼,不会为当下的现状或困惑而烦忧,不会为未来的不可预知而焦虑。

现代人之所以觉得活得很累,幸福感不强,其实就是不知道“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如何安放,只有真正了悟“三心”的“不可得”,学会放下过去,不再纠结,学会珍惜现在,享受当下,我们才能真正地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人生的精彩。

于2020.9.26 19:35

NO:2020-55

你可能感兴趣的:(散文随笔|细读《金刚经》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