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爱,需要学习》

书籍简介

书籍作者: 陈海贤。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拥有超过10年的心理咨询经验。《爱,需要学习》这本书讲述了如何学习与爱人相处、如何处理恋爱婚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这是一本实用手册,一本能够当人们遇到感情问题时找到原因并且寻找对应解决方法的书,一本适合经常拿出来翻看的书。读完这本书,能够让人明白,那些幸福的婚姻,不是什么前世修来的福气,也不是因为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对的人,而是两个人相互努力的结果,总要有一个人懂得运营家庭,才能够获得幸福。

爱需要学习

读书笔记

人不仅生活在对自我的想象中,也生活在别人看你的目光中。那些总要的人看待你的方式,会深刻地塑造你。

亲密关系能够让人获得归属感。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需要归属于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系统,否则就会陷入孤独和空虚。

你越爱对方、越享受这段亲密关系,获得的归属感越强烈。

在亲密关系中,除了激发关系双方相互依靠的“爱”以外,还有一种驱动人自我保护的动力 --- “怕”。

对深处依恋中的人而言,最大的伤害就是嫌弃、背叛和抛弃。

和依恋对象分离是一种痛苦的创伤性体验,会造成心理上的shang'ba 。为了避免痛苦,一旦捕捉到一点可能分离的线索,人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而一旦分离成真,他就会有意识地回避一段亲密关系。

如果一个人对亲密关系缺乏安全感,让“怕”主导这段关系,就会不停地确认对方不会离开自己。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应该跟我一样”这种过度的要求,就会让两个人时区自我的空间。

主动融合,表现为控制。对方应该听我的,所作所为都应该符合我的想法。

被动融合,表现为讨好和服从。都听对方的,压抑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想法。这样的人总是倾向于取悦别人,回避矛盾和冲突,维持表面的和谐。

人们愿意接受这种限制,一方面是为了遮风避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归属。

“假性亲密关系”,说的就是两个人做很多恋人该做的事,比如一起吃饭、看电影、参加朋友的聚会等,似乎彼此很亲近,但两个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这不是爱,而是对爱的模仿,是两个人为了缓解孤独,人为创造了一种表面上的亲密关系,同时为了躲避可能受到的伤害而回避感情的投入。这背后也蕴含着对亲密关系的“怕”。

一个人在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的关系时,会通过扭曲自己的感受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独立”是我能够对对方产生依恋,也能享受个人自由的空间。“隔离”更像是不自觉地避免对他人产生依赖,从而避免受伤。

隔离会导致一个人对任何事都无法投入,从而失去很多乐趣。

因为工作忙而疏于感情,是很多人的感情难题,但反过来也可能是成立的:因为不知道如何经营感情,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事实上,这不是冷酷,而是隔离带来的过度理性。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爱讲道理,也会通过完整、封闭的逻辑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性。

物化的爱是另一种爱:他爱你,是因为你有用。这其实不是爱,是包装成亲密关系的权力。

谁都希望彼此在一起首先是因为爱,而不是因为这些方便的功能。

“物化”这种依恋模式的产生通常源于对爱缺乏安全感。通过“物化”,一个人既可以拥有一段关系,又没有被抛弃的恐惧。而被物化的人,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愤怒,觉得自己被冒犯。

大众文化容易以钱来物化一个男人,而以容貌来物化一个女人。亲密关系变成彼此定价的交易关系,看似很客观,却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
(感悟:没有对等的价值,光靠感情是不稳固的)

长久以来,只有一个人真的爱对方,跟对方建立关系,亲密关系才能真的缓解孤独,陪伴才会有效。

在这个时代,性是容易的,爱反而很难。人们对性的态度变得开放,对爱却越来越封闭。

很多奇奇怪怪的亲密关系,其实都是在爱与怕中寻找一个特别的平衡模式。因为爱,我们想要亲近他人;因为怕,我们又想方设法让那个人不那么重要。

亲密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不是一个认知问题,而是一种习惯化的情感反应模式。

你不需要用“亲密关系”的类型来标签化对方或自己,而要把自己或对方看做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把个人在情感反应中的特质看做学习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必然状态。停留在某个特点阶段,不意味着你会永远如此。
(感悟: 没有人永远是直男)

过度理想化对方,会把对方变成一个符号;而过度贬低对方,又会把对方当做一种物品。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必须知道,只有理解才能带来理解,只有爱才能带来爱。

他的“怕”是什么?
这种“怕”从哪里来?
你有没有类似的“怕”?

你会如何处理他的“怕”?
你有安抚他的能力吗?
(感悟: 情绪管理与理智思考)

亲密关系中有很多的“怕”,但这些“怕”归根结底有只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不好,别人不会真的爱我;另一种是别人不好,不值得自己投入。

爱是一种能力,是两个人进入一段关系后,通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培养的能力,而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深化。
(感悟: 前提是物质条件对等,如果两个人地位相差较大,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

和理念中的爱情不同,现实里的爱情永远都是不纯粹的。

所有爱情背后都有人性的复杂面,欲望、需要、幻想、恐惧、权力和控制 --- 他们让爱情不是通话般的粉色,而是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

改变的本质,是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

对亲密关系的经验来说,最特别的地方是你得学习依靠别人。这与人类保护自己的本能是相悖的。

所有冒险故事都可能会有风险,但这些风险不是重点,借由战胜这些危险获得的成长才是更重要的。
(感悟: 冒险,一定是在可以承担后果的前提下)

在关系里,任何一件事发生,都可以进行两个层次的解读。
第一层次:事实本身是什么。
第二层次:这个事实背后所代表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的沟通”,本质是人们如何接收和传递关系信息。它并不像事实事件那样都能被看见,却是沟通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关系里,人个人的任何行为都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这正是亲密关系最难的地方。

当两个人聚焦于关系本身,沟通才能发生。

事实事件是客观的,而关系事件是主观的。

一件事在关系里意味着什么,取决于当事人的解读。
(做一件事,可适当引导,但不可过多解释。过多的解释会被认为是在掩饰)

关系模式有两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它是由夫妻的相互配合构成的。所谓配合,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一方是如何表达爱和需要的;第二,另一方如何回应这种表达。
第二个特征,这种配合模式很容易编程持续的习惯,一旦形成,身处其中的人就很难改变。

如何打破无效的循环?有五个要点:
第一,不给对方贴标签。给伴侣贴标签,不仅是说问题在伴侣身上,而且还在暗示:他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改不了。
第二,放弃自我辩解。如果将的道理是诉说自己的苦衷,为自己辩解,通常没有用。辩解的潜台词是:“我有道理,而你没有道理。”
第三,从我开始改变。“循环”则指一个人的行为是在另一个人的刺激下产生的。丈夫的冷落引发了妻子的抱怨,妻子的抱怨又让丈夫想躲,这种躲更加剧了妻子被冷落的感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你陷入消极的关系模式时,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把他编程这样?”“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打破这个无效的循环?”
第四,看见对方微小的改变。获得反馈的改变才会被保留、积累,逐渐变成更大的改变。
(感悟: 对对方的行为要及时给予反馈)
我们对改变有一种误解,以为一个人既然决定要改,那他就应该脱胎换骨,变得完全不一样。真实的改变常常是一个新行为和旧行为同时共存的过程。我们习惯盯着对方的旧行为,因此忽略了对方的新行为,以为改变没有发生。
第五,改变处理事情的模式。

(感悟:
1 问题出现了该怎么解决?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出现该如何处理?
3 问题有效处理了,但后续还出现类似问题,该怎么办?
4 问题解决了,产生新问题,该如何应对?)

如果沟通是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进行的,两人之间就会产生很多矛盾和误解。

常见的不良沟通方式有三种:
第一,双方都主动攻击,导致争吵,这是消极堆成的沟通模式。
第二,一方主动追问,另一方被动逃避,形成追逃模式,这是消极互补的沟通模式。
第三,两个人都被动逃避,导致冷战,这是另一种消极堆成的沟通模式。

所有愤怒的背后都待着悲伤。

为了让拒绝不再发生,你给自己的需要提前加上了愤怒或指责的包装。或者你不断跟自己说:“不要对他提什么要求,没有他,我也能活。”用不包期望来避免自己失望。

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一开始都不是什么大矛盾,而是一些很难说出口的小委屈。如果这些委屈没有通过吵架表达出来,那两人的互动就会像放大器一样,把最初的小委屈不断扩大,最终编程不可收拾的大矛盾。

有效吵架的第一个特点:说出真正的需要、委屈和感受,而不是围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绕圈子。很多时候,争吵的双方在吵的事情和真正生气的事情并不是一回事,以内人们总是倾向于回避让自己难受的事情,但心里的气一直在。

有效吵架的第二个特点:吵架的时候,能够倾听和回应对方的需要和委屈,而不是不同地为自己辩护,两个人自说自话。

有效吵架的第三个特点:有效的吵架,总是一边争吵,一边修复。

逃的本质就是哦通过回避对关系的讨论来回避情感的矛盾。

人们通常认为追的人强势、爱控制,却忽略了他们这样是因为害怕失去这段关系。同时,人们通常认为逃的人木讷、不体贴、不解风情,却忽略了他们心理怕的是“不被接受”“无法成为一个合格伴侣”。

看起来丈夫很配合,其实他一直在说的是:“不要讨论了,快让这个话题结束吧。”他在用他的配合来“逃”。

难以停下“追”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我们想要亲近自己的爱人,不想他远离,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放不下理想爱人的样子,很难忍受现实中的爱人跟自己想象的不同。

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她,我有我的想法,如果她总是这么生气,我就回退缩回来。如果你想听我的想法,就要容忍有时候我和你想的不一样。

解决关系的难题,需要两个人承担起沟通的责任,而不是把责任甩给对方。

冷战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本质都是双方不再产生情感的联结。

好的夫妻不是不会冷战,而是由很多“橄榄枝”让关系恢复正常。

如果冲突长时间持续,冷战就会变成另一幅模样。

怎样才能从冷战模式中走出来?
最好再问题产生的时候,关系双方就积极进行解决。预防的效果远好于治疗,感情如果真的冷了,很难再热起来。

万一夫妻之间已经形成了回避的关系模式,该怎么办呢?
建议找个不受打扰的空间,彼此说出内心的委屈。哪怕炒起来,也比一直闷在心里痛快。

怎样才能增强彼此的情感联结?你可以尝试下面三个方法:
第一,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需要。在亲密关系中,有的人很少直接提出需求、而是习惯性躲在抱怨背后,指责对方不懂自己的形势,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导致双方都不开心。要多想想抱怨背后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第二,分享自己的脆弱。成人自己需要对方,把自己的脆弱展露给对方,是彼此产生联结的开始。
第三,看到对方的脆弱,并接纳这种脆弱。任何强硬的外表背后都有一颗很怂的新。有时候,一个人越是表现得强硬,他背后越有需要防御的焦虑。

被包装成指责的需要和回应指责的自我辩护,就是夫妻常见的沟通模式。

几乎所有夫妻都会面临一些现实的决策难题:钱谁来管?家务谁来做?家里的大额消费谁做主?怎么度过闲暇时间?去哪里度假?在谁家过年?买房时要不要父母赞助?谁来管孩子学习?谁应该去发展事业,谁应该更顾家?

所谓关系的空间,就是我能做主的空间。一旦关系双方的意见相左又无法达成一致,就会出现空间的争夺。

一方面,如果只是一方忍让,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委屈;另一方面,就算你知道对方在忍让,你可能也并不高兴。比如有些夫妻在起争执时,其中一方会说:“好了好了,那就随你好了。”看起来是他在忍让、妥协,但另一方可能并不会因此开心,还会责怪他为什么不能心甘情愿地接收。这样的矛盾中,关系的空间必然会被挤压。

不能自由表达的感情也会变成一种束缚,这种束缚更多地出现在那些回避矛盾的夫妻中间。

关系的结就是这样,一个人心理有很多委屈、愤怒、怨恨,又怕表达出来让对方受伤害,自己也会承受冲突的张力,只好说:“是我的错。”可是,这些无法表达的委屈不会自动消失,反而真实地限制着两个人,关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

身处亲密关系中的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关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彼此的思想和情绪能够被完全接纳。

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处理差异、接纳彼此以及尊重边界。

事实上,亲密关系中几乎所有矛盾,都源于双方的差异。

因为有这么多不同,所以我们没法好好相处。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差异并不是伴侣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时候,差异恰恰是伴侣在一起的理由。

对差异态度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改变的矛盾心态:既向往改变,又不愿改。

适应伴侣与自己的差异,意味着自己必须做一些改变,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

对差异的排斥背后,是人不愿意改变的固执己见。

随着家庭的运行,几乎所有夫妻最终都会形成关系的互补,这种互补要求夫妻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为彼此的差异吵得不可开交的夫妻。为什么他们完全不肯妥协呢?
第一个原因是,亲密关系双方把差异看作对自我的威胁。越是成熟的自我,其实越不会害怕改变,也越容易接纳别人的观点;越是不成熟的自我,越会担心被别人支配,所以会用更大的声音说不,保护自己的边界。
第二个原因是,亲密关系双方把差异视为不支持。很多夫妻认为,只有对方跟我一致,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我。

学会欣赏那些虽然跟我们想法不同,但仍选择支持我们的伴侣,并把这种支持视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关系。

应该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差异?有两个处理原则:
第一,理解和接受差异,并寻找差异背后的一致性。几乎所有恩爱的夫妻,都有办法发展出这种创造性的协调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差异。
(感悟: 求同存异)
他们既不会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固执地坚持,而是找出一个两人都能接受的方法来推进这件事。
第二,用商量的方式对话。对自己观点的坚持背后,常常有被对方改变的恐惧。所以人们会像坚守阵地一般坚持自己的立场,生怕有一点妥协就会失去自我。
(感悟: 坚守真我,而不拘于形式是否改变)

解释、辩论、指责、通知等沟通方式和商量的区别在于,前一类沟通是封闭的,也就是在说理由之前,说话方已经打定主意不让对方影响自己;而商量是开放的,也就是允许对方说明他的理由,也允许对方影响自己。

当伴侣之间存在差异又不知道怎么达成一致时,一个典型的做法是,努力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从而消除这种差异。可是这么做,对方不仅不会改变,反而会因此缩小关系的空间。

接纳彼此的前提,就是放弃改变对方的执念。

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套关于爱情和伴侣“应该如何”的假设。

当伴侣跟自己的设想不符时,他就会感到焦虑和失落。这时候,他不会去质疑头脑中的假设,反而想要改造伴侣。

改造伴侣,可是伴侣偏偏不听话,于是,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关系最终走向破裂。

寻求改变对方的本质,是我们心中关于“爱情应该怎么样”“伴侣应该怎么样”的执念。

当我们要求对方改变时,我们究竟在要求什么?有时候,我们想要改变的,不只是对方的行为,还有对方的想法、状态乃至这个人本身。这会进一步挤压关系的空间,导致夫妻关系的纠缠。

亲密关系双方对伴侣的普遍要求 ---- 一方面希望伴侣按自己的想法改变,另一方面又希望这种改变不是在自己的要求下被迫发生的,而是出于伴侣自己的想法,是主动的、心甘情愿的。

一个人在要求对方改变时,有三个层次的诉求:
第一个层次是行为的诉求。
第二个层次是态度的诉求。
第三个层次是心理活动的诉求。

很多时候,要求改变的人并不觉得对方做出改变是一种付出,而是理所当然、本该如此的事。相反,要求对方改变,反倒是自己在付出。

爱的一面是控制,它会让人希望对方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对方越是重要,就越难忍受对方跟自己的期待不一样。这背后是人对安全感的需要。

如果选择要求和控制,那就应该只看对方的行为。无论对方眼神里流露出多少不情愿,只要他做到了,你就应该高兴。

如果选择遵循对方的自发自愿,那就需要面对一个事实:对方就是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不是你想怎么样,对方就能怎么样。
(感悟: 二者兼施)

你自己改变,不是为了要一个确定的结果,而是主动为彼此的关系探索新的可能性。

改变不是一个人的事,但改变确实常常是从一个人开始的。

大部分人并不愿意先改变自己,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在这种权力的较量中战胜对方,而这通常不会成功。

在亲密关系中,“积极上进”或者其他价值观,都没有天然的正当性,也不会比别的价值取向更优越,更不会赋予你改变对方的权力。

亲密关系是很奇怪的,如果你认定自己对、对方错,两个人就很难培养起商量的氛围,改变也就无法发生。

其实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不怕付出,也不怕对方改变,怕的是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见,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

所谓尊重边界,就是在尝试靠近的时候,尊重对方说“不”的权力。

在亲密关系中,边界侵犯,常常伴随着自我怀疑和反抗。

有时候,我们很想知道伴侣的心里在想什么,期待他的内心活动符合我们的设想。可是,无论你多想跟他亲近,他的心里活动就是自己的边界,如果它没有变成语言或行动,我们就不应该轻易评价或指责。

如果你是想“刺探”伴侣心思的人,伴侣不想讲,就不要再追问。

你需要思考,伴侣之所以想了解你的想法,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你只需要回应背后的需要,而不需要告诉他你具体的想法。

知道怎么去保护彼此的关系,比诚实更可贵。

没有人能完全拥有另一个人,哪怕是夫妻。

相爱的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我们有各自成长的经历、价值观和心理感受,我们需要首先尊重对方的空间,才能拥有自己的空间。

如何守护夫妻之间的边界?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适时说“不”。边界常常是通过拒绝来标识的。
第二,确认你的感受。情绪和感受是自己的,你有权力产生任何感受,不需要为此内疚和自责。
第三,直接告诉伴侣你的边界。
第四,把伴侣变得不重要。怎么说是你的事,怎么反应是我的事。我没法控制你怎么说和怎么做,但可以控制自己怎么反应。

当一方提一个合理的要求,但另一方不肯改变时,又该怎么办?

夫妻的事不能自从谁对谁错的角度来思考,而需要另外的角度。
第一个角度是从关系视角出发,考虑怎么做会增强彼此的感情,怎么做会损害彼此的感情。对夫妻而言,两个人的感情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角度是这么做对解决问题是不是真的有帮助。加入能够帮你解决问题,那再不对的事也有做的理由;反之,事情再有道理,也不应该做。

如何才能避免控制,又解决问题呢?有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当心理产生控制对方的愿望时,试着理解这种控制背后的需要是什么,并尝试直接表达这种需要。
当我们想要控制对方时,我们就会把自己放到相对强势的一方,把对方放到弱势的位置,然后要求对方怎么做。
第二个建议是,把控制和反抗的关系游戏化。无论是控制还是反抗,真正让我们感到生气的,是关系背后沉重的东西:你不尊重我,你不认可我,你没理会我的需要,你不顾及我的感受。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出生当然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可是孩子刚出生的几年,恰恰也是家庭最容易出问题的几年。

孩子的出生会重塑家庭结构。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成为母亲的女性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个以孩子为中心的世界。她会变得非常敏感,迫切需要来自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以确定她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改变,以及她做出的改变是值得的。

妻子从怀孕的那天起,丈夫很有可能感觉自己好像一瞬间变成了父亲,还没适应这个角色的转变,就听到周围人说,孩子需要你,家庭需要你。他承受着来自家庭各方面的期待和压力,却很少有人问他的需要是什么。这时候,也许他就会选择用工作,甚至家庭以外的关系,来逃避孩子带来的角色转变的压力。

有了孩子,所有目光都投向了孩子。他们因此产生怨怼,为什么自己这么辛苦,对方没有看到,却没有意识到对方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三角关系”,指的是关系中的两人通过引入第三者,来减轻他们在关系中的矛盾和张力。

直接讨论彼此的关系有很大的张力,会让人产生紧张的情绪。而谈论第三者,既营造了一种我和你在一起的感觉,又不用直面彼此的矛盾。

如果孩子长期被当做夫妻解决矛盾的工具,孩子的角色就会逐渐被固化,也就意味着孩子被“三角化”了。

三角化最大的问题,是被三角化的一方会把另外双方的矛盾、关系的纠结变成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被困其中,无法逃脱。

孩子三角化的背后,常常是父母无力解决的家庭矛盾。

父母是如何把孩子三角化的呢?通常有下列三种情况:
1.把孩子当作打压对方的手段。通过拉拢孩子来反对对方。
2.利用孩子作为拉拢对方的手段。利用孩子拉拢伴侣。
3。跨代结盟。跨代结盟,指的是孩子和父母的一方(通常是妈妈)结成情感的联盟。

角色和位置决定了我们怎么看待别人。

我们会发展出适应角色的看法和情感,以避免内心的冲突,比如敌人做的都是错的,朋友做的都是对的。角色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情感反应系统。

在关系里,情绪是副产品。只有让关系流动起来,情绪才能流动。

在一个轻松有爱的家庭里,结盟是很自然的事,它更像是家人之间的一个玩笑。可是如果在矛盾重重的家庭里,那站队、结盟就成为一件严肃的事,因为你会据此区分敌友。

父母化的孩子压抑了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总是把父母的需要和愿望放到前面。

很多父母化的孩子都有这种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因为被父母依靠,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另一方面,当想要依靠别人,却发现没人可依靠的时候,他们会倍感孤独。

家庭结构的错位,常常是由父母中的一方和孩子形成了跨代结盟,而把另一方排斥在边界之外导致的。要改变错位的家庭结构,就需要夫妻重新站在一起,和孩子之间形成一定的边界。

以孩子的教育为例,如果夫妻能够维护彼此的权威,孩子就会明确地知道,妈妈的批评同时代表了爸爸的意见。这时他就会对家庭的规则产生一定的尊重和敬畏。

一方的教育方式,另一方并不需要全部都同意。对于孩子的教育,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商量来决定。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建议夫妻划定彼此负责的边界,约好互不插手对方负责的领域。

有时当面纠正只会起反作用,并把孩子卷入夫妻的矛盾中。

在对方管教孩子时闭上嘴巴,哪怕对方的想法跟自己不一样;而配合不好的夫妻,总爱在对方管教孩子时发表很多意见,导致孩子无所适从。

不在伴侣教育孩子的时候干涉,其实也是给孩子一个信号:爸爸和妈妈是一起的。

当夫妻之间无法顺畅沟通时,我们常常以为是不会表达,缺乏沟通技巧,但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对彼此的角色、位置的理解不同。

要改变角色和位置,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现在说这些、做这些的位置在哪里?是和伴侣站在一起,还是和孩子站在一起?
如果我没有和伴侣站在一起,是什么在妨碍我?
如果要和伴侣站在一起,我可以说什么、做什么来支持他?

无论他们怎么把目光投注在孩子身上,在内心里,还是那么渴望伴侣的亲近、关心和爱,因为这是家开始的地方。在当好父母之前,先当好夫妻,是一个运行良好的家庭最重要的秘密。

很多时候,如果过分以孩子为中心,夫妻就会逐渐失去交流的空间,进而失去对彼此的亲近感。

爱情曾经是如此美好和新鲜,它不该因为工作、孩子或者各种矛盾而失去原本的亲密感。

可以和伴侣一起翻翻老照片,读读以前的情书、听听老歌,回忆过去经历的坎坷。慢慢地,你就会想起来时的路,也知道接下来要往哪里走。

爱的语言有千万种形式,本质都是一句话:“你是我最重要的人,我爱你,珍惜你,很想和你在一起。”

原生家庭究竟如何影响夫妻关系,让下一代重复上一代的相处模式?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第一,构建与原生家庭相似的位置和角色。想依靠别人的愿望和不能依靠别人的角色构成了一种矛盾和冲突。
第二,继承父母的偏见。
第三,塑造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信心和态度。

对伴侣的嫌弃,从来都不是我们不想要这个人,而是我们想要这一部分,又不想要那一部分。

改变的本质,就是制造新的经验,用新的经验去替代旧的经验。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来自我们童年和父母相处的经验,这本质上是一种旧的经验,这种旧经验会影响我们与伴侣的相处模式。

超越原生家庭的关键,就是在与伴侣的互动中制造属于两人的新经验。

如何制造新经验?有以下三种途径:
第一,改变和父母的关系。
第二,区分伴侣和父母。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的择偶标准总是会无意识地受父母影响,比如我们找的妻子经常会有妈妈的影子,而我们找的丈夫也可能是理想中父亲的样子。
第三,接收伴侣对你的影响。

(感悟: 差的原生家庭最多能够影响一个人到 30 岁,如果一个人 30 岁之后还不能从原生家庭的不和谐中走出来,那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糊涂,认知水平差;第二,意识到了问题,但下不了决心改变,将就着过,破罐破摔。)

家庭的发展有一个特别的线索:忠诚的转移。我们慢慢从忠诚于父母,进化到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再到忠诚于我们的配偶和子女。
(感悟: 权力转移)

成年子女离开家,组织自己的小家庭,这不是问题;子女对父母过于忠诚,以至于离不开家,这才是问题。

从家庭结构的视角出发,一对夫妻结婚以后,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各自的原生家庭,都要有一个意识:在新的家庭结构中,自己站在哪个位置。合理的结构应该是夫妻站在一起,而且与各自的原生家庭有一个适当的边界。

把伴侣的原生家庭当做重要客户来对待。

对于大部分夫妻来说,跟对方结婚是因为感情,跟对方的原生家庭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基础。所以,如果你和伴侣的原生家庭相处得不好,需要的并不是努力培养相亲相爱的深厚感情,只要做到尊重和客气就可以了,否则很容易因为期望过高又做不到而产生矛盾。

维护伴侣,把伴侣放在家人之前。
(感悟: 不能光维护,也需要适当劝导)

婆媳之间的矛盾,丈夫究竟应该听谁的?我的答案是,听妻子的。

面对妈妈的难过和心疼,儿子要坚定地跟妈妈说:“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会处理好的。”也许这么说会让妈妈更难过,可是为了自己家庭的顺利运作,就必须做到。

如果丈夫这么说,妻子就知道丈夫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自己才是家里的女主人,她就会行驶女主人的职责,维持家庭的和谐稳定,包括处理好和婆婆的关系,让家庭运转得更好。

家庭的经营其实有点像公司或组织:先确定组织的领导核心,组织才能有效运作。夫妻永远是家庭的领导核心。

永远不要逼你的伴侣在你和他的家人之间做选择。如果你逼着对方做选择,他就会觉得你根本不体谅他。如果他选择了原生家庭,你会受伤;如果他选择了你,你会有负担,他会有愧疚。

丈夫主动维护妻子的位置,妻子保持宽容,这是所有家庭的幸福之道。

在婆媳发生矛盾的时,妻子真正生气的对象其实不是婆婆,而是老公。

一旦父母介入,矛盾的处理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在伴侣面前,我们可以试着坦诚地讲出彼此的需要和期待,讲出对彼此的委屈和不满。我们可以共同寻找办法,慢慢修复彼此的关系。这样的坦诚和寻找办法的尝试无论是否有结果,本身就在塑造一种“我们才是一家人”的共同体感觉。这是和伴侣原生家庭关系的终极解决之道。

出轨的本质是最亲密的人背叛了你。所以出轨的核心不是事实认定,而是这种因为感觉背叛而导致的信任坍塌。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出轨?出轨的原因其实很复杂,是各种因素交汇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亲密关系的现状、未被满足的需要和欲望、所处环境的诱惑、对忠诚和风险的价值判断、自身所处的人生阶段、所处的关系和环境对出轨的容忍度、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遇到对象出轨、出轨对象对出轨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出轨是关系、个人和情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背后是一个人最根本的欲望和需要,以及最复杂、最矛盾的内心冲突。

人都是渴望爱的,但爱并不是忠诚。忠诚更像是为了维护爱所付出的代价,只是有的人并不想承担这个代价。

在亲密关系中,一方遭遇出轨后,接下来怎么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出轨不一定要选择原谅,也不一定要以分手结束。

经历过创伤和危机的亲密关系,若想修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出轨方断绝和出轨对象的联系,并愿意回归家庭。

被出轨方接受现实,并愿意重建感情。

被出轨方的第一个疑虑是:对方出轨了,我们还能重新编程恩爱的一对吗?
被出轨方的第二个疑虑是:如果这次我原谅他了,他还会再出轨吗?

实际上,大部分出轨的人,在出轨被发现之前,并不知道真实的出轨是什么样的。他们只看到了出轨激情的一面,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在两段感情中摇摆不定的纠结、偷偷摸摸的焦虑、伤害爱人的内疚、失去家庭的恐惧。

出轨确实刺激,但并不让人快乐。相反,在短暂的刺激以后,它会让人陷入巨大的痛苦当中。

从依恋的角度看,遭遇出轨后,被出轨方很容易陷入焦虑型依恋,既不敢靠近,又不想远离。

出轨后关系重建四个原则:
第一,出轨方能看到对伴侣的伤害。出轨对关系的第一层伤害是背叛。委屈和痛苦是需要被看见的。
第二,出轨方主动承担修复关系的责任。
第三,被出轨方为自己设置反应限度。亲密关系的重建都不能只靠出轨方一个人的忏悔和醒悟,也不能只靠被出轨方的隐忍和包容,而是需要两个人密切配合。

为什么对出轨方来说,看到伴侣的伤害会这么难呢?因为如果看到伴侣的伤害,他就会被自己的内疚折磨。

很多人认为,危机中的夫妻应该弱化这种伤害,让上海快点过去,好让两个人重新开始。但我认为,要想让关系能够真正重新开始,必须经历直面伤害的过程。否则,没有被看见的伤害就会变成今后的委屈和抱怨,让两个人都难以释怀。
(感悟:问题不讲清楚,就是治标不治本)

把这些深层次的伤害放到台面上来,让被出轨方讲出来,让出轨方看见。这并不容易,但只有直面它,谅解才可能发生。
(感悟:不仅限于出轨,家庭矛盾均适用)

如果出轨方想要主动修复关系,应该怎么做?他可以这样对伴侣说:“我错了,无论你怎么样,我都会陪着你。你的举动我都可以理解。我会想一切办法让我们的关系重归于好。”他还可以筹划一些修复感情的活动,比如伴侣一起旅游、逛街等。可能刚开始这些活动并不能让人愉快,因为出了这样的事,双方都没有心情。但是,不要着急,修复关系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对方感受到出轨方的用心和诚意,两个人才有可能重新走近。

被出轨方如何设置反应限度呢?
第一,对伴侣提出明确要求。短时间内抽象的关系修复很难,具体的要求却可以做到。
第二,把出轨事件抽象化。
第三,不要利用受害者身份,把出轨方当做增强话语权的砝码。被出轨方想要的是能够去爱、值得信任的伴侣,而不是被自己审判着、抬不起头的伴侣。如果总是把出轨当作增强话语权的砝码,出轨这件事会在关系中变得越来越重,两个人也就无法放下伤痛,重新开始。

关系重建的过程常常是痛苦的,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反复,但这是重生的必经之路。

悲伤或失落要比愤怒更让人难以忍受。

好的婚姻永远是两个人一起努力经营,而不是一个人一味付出,另一个委曲求全。

如果说亲密关系中好伴侣的标准是两个人在情感上足够近,分手以后,好前任的标准就是两个人在情感上足够远,最好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是指不再介入彼此的情感生活,不再激起彼此强烈的爱恨情绪。

与其他创伤不同,关系创伤的特别之处在于,那个伤害你的人,同时也是你爱过,甚至可能还爱着的人。这就会带来委屈、不甘、依恋、失落等各种复杂的情绪,这些情绪会留在心里,继续发酵,扰乱你的心神。

亲密关系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而走出分离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在亲密关之外,发展其他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扩展情感以外的世界。

孩子对家的看法受父母影响很深。如果大人自己的接纳程度比较高,那孩子自然也会接纳家庭的变化,并培养起新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大部分夫妻离婚都伴随着激烈的矛盾。

夫妻两个人离婚后不一定要做朋友,而是要学会把伤害留在过去,把离婚当作一个结束,不要把愤怒、怨恨的情绪带给孩子。

离婚的夫妻在培养孩子时,需要划定彼此的边界。如果一方承担了孩子的抚养责任,那么,无论另一方多么不赞同他的教养方式,也必须尊重他的做法。否则,很可能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引来混乱,让孩子无所适从。

大多数离婚后仍然过得很好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夫妻各自有除了孩子以外的生活空间。

减轻孩子所受伤害的最大秘诀,就是夫妻在离婚后过好自己的生活。

随着亲密关系的发展,人们会进入人性最真实的黑森林。

黑森林里有被爱的甜蜜,也有遭遇背叛的痛苦;有成长的喜悦,也有迟到的领悟;有难言的委屈,也有意外的感动;有欲望和挫折,也有平静和失落。唯一没有的,就是一个既定的剧本。

关系是在不断发展的,原来确认过眼神的对的人,慢慢也会变得不对;原来不那么对的人,慢慢也会变对。好的感情需要两个人经历很多事,跨越很多难关,才能获得。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态度对待和经营亲密关系。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说:“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理想的家庭。并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好的爱情,都是在经营中发展来的。而经营爱情,则需要学习。

---- 2022-08-1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爱,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