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法务行者(同公众号名称)
部门里曾有一位实习生小H,名校应届毕业生。一次午饭时间,即将结束实习期的她向行者聊起她的职业打算:“我现在挺纠结的,不知道怎么选择。咱这里我觉得挺好,您愿意耐心教我们,经常无私的分享。也很感谢您的关心,非常紧俏的员工宿舍人力也通知我排到了。不过,有一家北京郊区的公司,说是能解决户口,工资很低但包吃住,我想去那里。不过他们又不给确定的承诺,真有些拿不定注意啊;入职郊区那家公司前,7月初我还有一个公务员的面试,我想去试试,不过感觉希望渺茫。不知道公司能不能给我保留名额,如果7月初公务员面试没戏的话,我还是来您这里可以吗?可能我的请求有些过分。”
小H的选择困惑相信很多年轻朋友都曾遇到过。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位的选择也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一说到自身情况,不少朋友首先会想到的,是这些信息:专业背景、相关行业从业或实习经历、外语能力、过往职位、职级、业绩、薪资水平等等。
这些自身情况当然很重要,它们描绘了一个基本框架的你,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很自然的关注这些。但,这些均属于自身情况中的客体因素(客体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它相对于主体而言,包括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
由于这些客体因素,这些外在的事物与我们的连接是那么的紧密,在我们的求职路上起到了那么大的作用,以至于我们往往容易产生错觉,误以为这些外在事物就是自我本身的一部分(也即建立在外在事物基础上的虚幻自我感)。于是乎,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根据这些因素所作出的职业选择,那就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比如说,你毕业于国内一流政法院校,又读了个来自美国 T14 的 LLM ,英语水平很不错,你希望能去某个红圈所从事热门的资本市场领域的业务。
又比如,你已经在一个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做到了法务总监,直接向公司VP甚至是大老板汇报。如果让你看其他的机会,你会把法务部负责人作为默认缺省值,哪怕提供这个职位的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央企集团。
是的,你很幸运,你如愿以偿,顺利进入了心仪单位。
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你有可能发现,怎么没有当初想象中那样美呢?
你觉得太忙了,长期出差,经常接受临时或突发任务。你发现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基本就是个梦;
以前在公司,你是法律方面的最高权威,只要老板认可了,你的法律意见就自提出之日起生效。你很享受这种感觉。可现在,你会发现说服了你的主管领导也没用,还有一大堆审批流程等着呢,党委会、职代会、董事会、股东大会……你觉得之前的专业权威感荡然无存,觉得自己好渺小。
……
也许你会觉得,只是恰好看走眼了吧。赶紧修正错误。
然后,你又换了一个“坑”。
然后,无非又是一个不幸的故事。
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你作出职业选择时,考量因素只集中在作为客体的外在事物上。由于外在事物是变化无常的,你据此建立起的虚幻自我感就会时常处于动荡之中。你没法保持定力,你不知道自己是谁,到底想要什么。你被外在事物所营造出的虚假意象迷惑了、束缚了,据此的选择也偏离了你的本心。当你的本心本能作出抗争,让你察觉到痛苦的时候,你还以为,换一个地方就好了,或者,再忍忍、再忍忍。但,一段时间的逃避之后,你会发现,问题依然如故。
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困惑和迷茫,我们就必须回归主体,回到自我本身。
举个例子。
资本类法律事务,一直是热门领域。无论是做外部律师,还是公司法务,擅长这一块事务,意味着你的“薪情”一定不错。但是不是人人都适合从事这个领域,都有机会成长为优秀的资本律师/法务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成长为优秀的资本律师/法务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
1、具备从事资本市场法律事务的相关专业知识;
2、加入到了一个业务数量和质量都较高的平台(比如,团队合伙人办案经验丰富,项目不断。或者,所入职的公司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资本活动频繁);
3、思维缜密,架构清晰。擅长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整理中清晰的脉络和线条,能够很快的理解客户的利益诉求点;
4、追求完美,关注细节。无论是对法律意见书、尽调报告中的法律措辞,还是对文档格式排版,都有着强迫症般的严苛要求。
5、有着严格的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多线程优质输出。
6、不会刻意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很享受工作生活融入一体,不分彼此的状态。对长期出差,很多临时或突发任务的接受程度较高。
7、对了解不同的市场、行业、企业兴趣浓厚。思维习惯呈发散性的,不会拘泥于自己固有的专业视角。
8、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擅于统筹协调。
9、性格沉稳、严谨,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
上面列出的这些,除了知识和平台以外,很多都属于天赋、性格、思维习惯、心智模式层面的因素。加强职业训练固然可以实现部分扭转,但全部改善/改变则几乎不可能。
所以,你在考虑是否重点关注资本领域的业务时,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尤其是主体层面的因素来考量。而这将决定了你未来能否快速的、持久的、开心的在这一领域深耕。
看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说,你说的不对,有的人很内向,从主体因素来看,我们通常会认为他并不适合做律师。但我却发现他干得也很出色。
行者认为,说某人性格内向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并不能准确概括某个人的主体因素。况且,内向并不等于口头和书面表达一定有问题。他因为内向,可能不太喜欢交际应酬。但他却很有可能具备其他特点,例如喜欢深度观察,善于思考,思维缜密,享受孤独等等。而这些恰恰是一名优秀律师必须具备的。
在尽可能全面的了解自己的主体因素,知道自己真正在意什么,想要什么之后,当你再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才能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
例如,你在面试中了解到,这是暂时放置在财务部(或者总经办)下面的一个法务岗位,公司刚刚才考虑设置的,未来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有可能独立出来成立一个部门。你的上级主管是财务经理(或者总经办主任),由于是新设的岗位,到底该如何干,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面试还算顺利,待遇也符合你的预期,在考虑是否接受这个offer时,你想起了行者在本篇文章中的提示,于是你捋了一下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
你为人和善,容易认同别人的意见和感受。你很少直接拒绝别人的请求或与他人产生正面冲突,有时宁愿妥协来迁就对方。你喜欢工作中有清晰的任务指令,这样你按要求认真完成规定动作就好了。
即便客体因素看起来都比较符合,当你进一步考虑主体因素后,是不是答案已经浮现?
没错,你并不适合这个岗位。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其他选择,你最好再看看其他机会。比如,加入一个已成规模的法务团队。
如果你能养成这种思考习惯,在法律职业选择的路上,主动将主体因素放入职位契合度的评估当中,你就能寻找到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职场进阶之路。阿里巴巴在招聘中强调对候选人“闻味道”,看似随意的闲聊,其实就是希望从放松警惕的谈话中捕捉到的一些细节,进而判断出候选人在主体因素方面,是否与招聘职位完美契合。招聘方早就这么干了,你如果对自己负责的话,为什么不能如法炮制呢?
也许你会说了,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性格,也许是个矛盾体吧,你叫我怎么判断,怎么选择?又或者,我知道了自己的主体因素又有什么用,要吃饭啊,有个机会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是的,现实总是会有各种理由让我们不得不屈服。但,总会在你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你需要听从内心的召唤去作出选择。或是职业、事业,或是家庭,又或是健康。只要你的选择与你的本性尚不在一条轨道上,你的本我就会驱动着你,最终回到从心出发的选择上来。
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内观和自省,不断向内探索。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