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1 | 100 / 文化类 -《中国文化读本》

文 | Sunny阳婧婧

Part 1 智慧与信仰

一、孔子的天人之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言论和生平活动都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不研究《论语》,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内在心境。

1. 天:生命创造之源

① 孔子认为,天的言说就是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是一切生命之源,也 是一切价值之源。天的根本意义是“生”。 这就是“天道”。所以《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就是发挥孔子的思想。

② 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它包含有一种内在的目的,就是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保护生命,完善生命。天降生了人,人有责任来实现这个目的,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就是“天命”。从这里就产生了人生的意义,使人生具有一种使命感。

③孔子要求人们对天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他说君子应该“畏天命”,这种敬畏也是与天作为生命创造之源联系在一起的。君子应该倾听天的言说,实践天的言说。所以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

④ 中国古代的天并不想基督教的上帝那样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也就是一个大生命世界。

⑤ 天以生为“道”,生而又生,创造又创造,生生不息;天以生为“德”,以生命创造作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天又以生为“命”,或者说以生为“心”,也就是把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作为神圣的目的。

2. 仁: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

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

① 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

② 孔子说“孝悌”是“仁之本”。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③ 孔子的“仁”,就是由“亲亲”出发,推广位普遍的爱。“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3. 礼: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

“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其中孔子最重视的是丧礼和祭礼。即“慎终”(慎重送别死去的父母)和“追远”(追怀自己的祖先)。

① “礼”是出于人“亲亲”的真实情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② 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礼之用,和为贵”。

③ 使人的人生体现一种对生命的无限和永恒的追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大自然的生命是无限的。人通过父母与子女世代相续,个人有限的生命就和自然界无限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从未实现个体的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

4. 追求更有意义与更有价值的人生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受教育的权利为贵族阶层所垄断。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他有弟子三千,其中通六艺的人有七十二人。

①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

② 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艺”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③ 孔子很重视美育。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④ 受孔子的影响,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强调,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 1 | 100 / 文化类 -《中国文化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