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1

夏雨。

前几天读了关于读书笔记的写法的文章,想来已经很久没有读过书了。缺乏文学美的浸润,当然就更多通过热烈丰富的生活和惊险刺激的体验来补足。但是文学之于我的意义,应该是像要看美丽的风景,要品尝美食,要欣赏漂亮的摄影作品和画作,要听动感情的音乐一样重要。但是就像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样,文学也是酒足饭饱之后,无所事事时的“无中生有,坐井观天,故弄玄虚。”

曹文轩是写童话的。我记得小时候去朋友家有一本“稻草人”还是“草房子”什么的,也没有人读给我听,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好记。今天第一次读曹文轩写的文章。我先挑了几位我比较熟悉的作家。

第一位是鲁迅。我以前看鲁迅的作品,觉得忒有意思。其实并看不出来其中的针砭时弊和隐喻等等,只是觉得读来有趣。比如破口大骂大禹是“大王八”的禹太太。还有记忆深刻的是墨子的草鞋踩破了,他晒得很黑。

曹的解释里,让我明白为什么这些特别容易触动我。因为鲁迅把英雄美人神话圣哲都俗化了,让嫦娥吃乌鸦炸酱面,就跟让林黛玉吃麻辣烫一样。这种反差感让我觉得有趣的吧。还有鲁迅写的故事里面,总是有一些通俗的句子,“儿子打老子”,我们生活里也常用,并且联系到我们的精神生活(虽然被人踩在脚下也要逞一逞口舌之快),总体来说,看鲁迅的小说,看里面的癞头痞子,虽然丑化的程度之深,但隐约在他们身上能看得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能使我们联想到一些过去的经历。

无论是古圣先贤还是英雄美人,无论是癞头痞子还是市井流氓,他们都是人,都是世俗的体现。

第二位看钱钟书,钱钟书只写过一本小说是《围城》。我很喜欢这本小说。但倘若问我为什么喜欢,可能就会答出“城堡”“笼子”之类的关于“婚姻是座城”之类的老生常谈的见解来。今天读完曹文轩的解读,才发现那些并不是我喜欢《围城》的主要原因。

喜欢围成的原因概括成3点,第一点就是喜欢钱钟书的比喻。曹也说围城的生命系在书中的上百个比喻句上。苏文纨的爱情像衣柜里放旧的名贵衣服,张先生附庸风雅,中文里夹的英文像金牙里夹的肉屑······等等,微妙的感觉都被写活了,觉得又幽默又讽刺,忍不住赞叹他是如何想到这么精妙的比喻。第二点是他的人物。中国小说清一色的农民,因为农民更好驾驭,可是围城写的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总是更擅长隐藏自己的人性,洞察力稍微弱一些就发现不了。围城里没有罪大恶极,没那么残忍恶毒,但是人性里的尖刻冷酷都被无情的揭露了,你会觉得这才是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我周围的人。我之前没看到苏文纨,说实话就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把一种特点写绝了,失去了弹性,人物和故事就变得刻板化,变成一种雕塑。现在的电视剧就总有那种感觉。善良可爱的女主,帅气寡言的男主,善良的人善良到底,是非不分;反派的坏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最后到是会强行洗白。第三点是他的吊书袋。文中不乏长篇表达见解的内容,视角独特用词可爱,“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舶来品之一是梅毒”等等。足以见得知识分子的有趣可爱之处。

第三位是川端康成。说实话我只看过《千只鹤》,买它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封面好看书名好听,买回来看了几页不知所云。完全是轻飘飘的薄纱似的浮在空中的“美感”。故事也不够吸引人,让人觉得好没意思。日本上世纪的作家里面不乏这种为美而生的,川端康成堵死了我对日本文学的兴趣。太宰治的小说挺有趣的,幽默感十足,但是跟钱钟书的高高在上品评世俗不一样,他一般都是自己嘲讽自己,“给老婆看自己和乞丐的合影,结果老婆错把我当成乞丐”之类的故事。还有就是伊坂幸太郎(是这个名字?)的《金色梦乡》也足足看了两遍那么好看。

不过曹的解说里,早就川端康成的就是他对美的极致追求,这种专属于日本人的细腻,纤细,敏感的“物哀”氛围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里。他的景色的确描写的美极,而现代小说家在这方面的功力显然还差得远。

总之这一派的作家把自己当成美丽滤镜,不管什么东西经过他们的眼睛都是美的了。虽然这种视角看生活是我们小学作文里天天提倡的,但是“万物皆美”对我来说太难了。虽然我们无法接受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人的“美学”(太过于大尺度,觉得瘊子、泳池裸体交配都是美的),我们还是可以在川端康成对美景的描述中得到呼吸的沉醉。就像人在紧张之余听到了舒缓悠扬的音乐。说实话我常常感到在僵直枯涩的现代环境中,生活在城市高楼中的自己也变得一样僵直而苦涩。所以才会看到朋友圈里别人旅游发回来的优美风景照而蠢蠢欲动,所以才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刷新微博和小红书找漂亮的图片,其原因都可以归纳与美学饥渴吧。

反正比起前面两位,川端康成的小说我还是觉得没多大看头。不过想发个高级美感的票圈时,引用两句“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竹叶宛如一丛丛蜻蜓的翅膀”“山上的茶园恍如绿色的羊群沉静的安眠”总还是有点赏心悦目的情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