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一个经常反思自己的人。他的人生中曾经历过一个痛彻悔悟的时期,因为不断地自我反省,他的修为不断提升,参透了许多道理,自身也变得“自强能立、圆融通达”。
在《致沅弟·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中,他就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反省。
一、可屈可伸,可行可藏
曾国藩在信中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史,指出:“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
曾经的曾国藩,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屈能伸,本领高强的人,所以对待家人也经常指出他们的不是,让家里人总是心生不满。
“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自从大彻大悟之后,才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本领,遇到事情才知道别人也有许多正确的地方。
能看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一种成熟。而这种成长与曾国藩经常反思自己,努力做到一个“悔”字有很大关系。
“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也。”
一个“悔”字,正是曾国藩成长经验的总结,也是他想告诫弟弟的真知灼见。
二、能立能达,不怨不尤
“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所以最近九年,和四十岁之前迥然不同,基本能够做到能立能达,不怨不尤。
何为立?何为达?曾国藩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曾国藩付出了极大努力。“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九年来,他痛下决心改掉了办事没有恒心的毛病。
“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不论是看书写字,还是带兵打仗,都坚持不懈,处处留心。所以才做到了自强能立。
“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工夫。”对于奏折公文,都经过再三斟酌,没有一句过分的话和自夸的词。所以才做到了圆融通达。
“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至于怨天尤人,想改掉更不容易,必须时刻逼迫自己,强制自己去克服,去改进。
“弟若欲自儆惕,似可学阿兄丁、戊二年之悔,然后痛下箴砭,必有大进。”
如果弟弟想像兄长一样做到自律自警,可以像兄长过去那样痛下决心,反思自省,一定会有所改进。
“立达二字,吾于己未年曾写于弟之手卷中,弟亦刻刻思自立自强,但于能达处尚欠体验,于不怨尤处尚难强制。吾信中言皆随时指点,劝弟强制也。”
想要做到立达二字,必须时刻反思,自立自强,当然也必须有人监督提醒,督促落实。
从曾国藩对弟弟的谆谆教导,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曾国藩对弟弟们成长成熟的殷切希望。
三、痛彻悔悟,人生转变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为人处世简直判若两人,这种转变与他在家乡为父守制有关。
咸丰七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国藩回家奔丧,直到咸丰八年六月初七日再度做官,这期间一共是一年半的时间。
这一年半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却是曾国藩思想和为人处世发生巨大转变的重要阶段。
由于没有公事烦扰,曾国藩在家中重读史籍经典,对他触动特别大的是之前并不信奉的老庄著作。
老庄虽然讲的是出世之道,但对曾国藩的处世入世有了很大启发。与主张以强硬对强硬的法家不同,老庄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曾国藩用老庄的主张反省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觉得自己过去过于刚硬,表面上似乎是强者,但实际上到处得罪人,搞得自己处处碰壁,实际上却是失败者。
当读到“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时,曾国藩觉得这些话说得太妙了,犹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豁然开朗。
曾国藩将这段时间称作“大悔大悟”之年。经过这段时间的反省和悔悟,曾国藩为人处世变得更加圆通,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他认为自己现在基本能够做到“自强能立、圆融能达”,即使有些地方做得不足,也能努力去克服去改进。
他希望弟弟也能够像自己一样,心中长存“悔”字,经常反思反省,一定会有所改变,最终最得更大的成绩。
事实上,弟弟在他的规劝下也逐渐走向成熟,最终取得了很大功绩。
对于我们来说,也要像曾国藩那样,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加以改进。尽管我们不希望大家都变得圆滑世故,但能够减少一些锋芒,少给别人造成一些伤害,办事妥当,也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