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文之“小”耐人寻味——马未都新书《小文65》

马未都先生是文化圈里的名人。他是著名收藏家、古董鉴赏家、艺术专栏作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年轻时还做过出版社编辑,写过文学作品。如此丰富的跨界身份,也正如这本《小文65》,涉及门类特别广泛。书中精心收录马未都近15年来所写的序和跋,每篇文章虽然不长,却可以将其所在领域内的知识,小到细枝末节,大到人文历史,都系统的梳理一番,小文之“小”耐人寻味。

这几年,传统文化热再次回归,但传统文化并非全部都是精华,还需要精挑细选,对自己有用的才值得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个途径如何选择呢?《小文65》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书中内容涉及收藏、文化、艺术、建筑、文学、社会等方方面面,号称“上下五千年,诗书礼乐经”,“一册在手,胜读百科”。每篇文章虽然“小”,却能够在寥寥数语间,将该领域的历史梳理得较为清晰。所谓博学,那么多的知识量,就是在这样的“点点滴滴”间积累起来。读书意犹未尽时,还可扫扫书中的二维码,听听马未都贴心的讲解,增长见识的同时,也感受着文化的无穷魅力。

马未都从他擅长的收藏、古董谈起,不但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帮我们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和术语,还讲了不少做人的准则和道理,寓意深刻。比如《打眼》一文,不仅阐述了打眼的意义,还讲了人性的弱点,更提出了防范“打眼”风险的建议——“戒贪”。私有意识出现于人类社会那一刻起,生活变得丰富起来,随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戒贪。人性的弱点是会被利用的。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马未都的文字并不算深奥,但足够的深入浅出,并且易于理解,看他的“小文”很长见识。

许多人看书,并不喜欢看序。其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以为,其中必然存在这样的缘由:有很多书的序,其实跟内容毫无关联,只是对作者没有原则的吹捧,令人读之反胃;也有一些书的序,虽然跟内容紧密相关,但是序作者好卖弄,爱掉书袋,写得洋洋洒洒,读之索然无味,让人望而却步。至于跋,多数时候是作者的感谢信,不看也罢。但马未都认为:序放在书首,如戏之序幕,曲之序曲,可以为书定个调子,也可以大致了解一下该书的内容;而跋则置于后尾,有个总结的说法,让自己和读者一同心安。所以,马未都觉得“读书可以粗读,也可以精读,但万万不可以半途而读。读书理应先读序,可以事半功倍,品味书中奥秘,当从序始。”

这就对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好的序应该言之有物,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有感于时下很多书的序“溢美之词多于中肯意见,阿谀之风湮没真实情感”,马未都作序时,“先读其书,再想如何动笔,大多数文章都控制在千字以内,为的是让读者有耐心读完”,且“多数书作序前逼迫自己认真想通某个问题,方可谨慎下笔”,绝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所以,《小文65》这本合集实在是一本诚意之作。书中所体现的马未都为人为文的态度,确实值得学习。


历史看起来很虚无缥缈,难以把握,但有了文物、古董、艺术品这些具体的载体之后,忽然就会发现历史也变具体了。比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表达》,“到了晚唐五代,中国人的坐具才基本完成独坐理念。”也就是说,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中国人才垂足坐于椅子上。在这之前,中国人都是盘腿坐的。又如《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见喜》,“明代以前的文物上从未发现有‘囍’字出现……大约到了乾隆中期,‘囍’字才登堂入室……”所以,假如你在反映中晚唐之前历史的影视作品中,看到有人垂足坐于椅子上;在反映雍正朝之前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囍”字,那就可以确定都是胡扯!

现代社会是一个称得上日新月异的社会,节奏很快,能够静下心来去做研究的人还是不多,更多的人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学校学习、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介来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沉淀。在电视上“露面”甚多的马未都,在收藏方面耕耘多年,其见解独到和精细程度都是可以信赖的,逐渐成为了一个“标杆”。我们不妨可以对照检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寻找一个捷径。因为站在别人的肩上,有助于自己走得更好、更快、更具有针对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小文之“小”耐人寻味——马未都新书《小文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