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育儿反思

        最近孩子和小弟弟小妹妹们相处的过程中,冲突不断,而小屁孩们太小,打吧以女儿的性子下不了手,讲道理吧幼儿听不懂大道理,凶他们吧他们就打姐姐,而且小屁孩通常打人没有轻重,手里逮着什么就下手,女儿更加不知所措,因为她打骂讲道理都是无效的,于是她选择了发脾气哭闹,渴望被大人们看到听到,然后出来阻止。

      结果每次声势浩大,大人们出来无不纷纷把矛头指向她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她: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了,和这么小的孩子计较什么,是你心眼太小了。你看看你,这么自私?和弟弟妹妹分享一下不行吗?你这么大了不就要让着弟弟妹妹吗?(而实际上一个家庭多子女的真正的正确方式是:弟弟妹妹听姐姐的,维护老大的权威,老大被尊重了才会充分发挥老大的带头和保护弟妹的作用。不也有很多例子,是姐姐表面让着弟妹,私下欺负小的甚至把弟妹故意弄丢的故事也不少见,还有很多老大为此离家出走的例子。我自己的姐姐就为父母让她让着我,离家出走过,还写过很多日记愤愤不平地发泄。)

        总之,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你应该在弟弟妹妹打的时候不发火,还笑嘻嘻的(这应该只有书上才会有吧);你应该买来东西主动给弟弟妹妹吃,先给弟弟妹妹,而不是先独自享用;你应该很理智地坐着或者说话,而不是大吵大闹。每个人甚至有时包括我自己,都是用一个理想化的方式在评判这个初步跨入青春期,向成人的方式慢慢过渡的孩子,没人明白她的内心有多彷徨:我明明还是个孩子,为什么都把我当大人(所以女儿在哭闹时多次喊出“我也是小孩”);没人理解她的委屈,面对小毛孩的那种抢夺东西故意撩拨又不能还手,处理方式和能力尚很欠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没有一个人理解她,看到她。

        前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当孩子脾气越大越冲动的时候,家长就要越冷静。或许是对孩子的爱和责任,每次这种时候,我都是理智战胜了情绪。她再怎么闹,我始终冷静地如一块磐石。因为我明白,在这个家族,在这样一个环境,我必须要做那个给她兜底的人,始终站在她身后支持着她,首先需要我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和放松的心态。我也想到爸爸,小时候无论别人怎么说我攻击我,无论我做了多么出格的事,哪怕逃学他总会支持着我,相信我,包容着我,就因为这些没有条件的爱,让我现在才有力量和底气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考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这么大的压力,还可以从容应对,不至于被生活击垮。

        所以,我顶着被婆婆姑妹姑妹说我护短甚至教子无方的压力(其实在我的孩子像他们孩子那么大的时候时候,更是人见人爱的万人迷娃),始终一言不发地支持安慰着女儿,坚持不对她雪上加霜的发火。

        因为我看到的是:女儿每次出去买零食都会给妹妹买一份,妹妹摔倒了还会去扶一把,奶奶打妹妹了还会说奶奶,抱着妹妹亲她的额头安慰她。看到弟弟要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她怕他跌倒赶紧用自己并不是很有力的胳膊去接着,虽然最后因为力气不够,小弟弟比较胖,还是摔疼了。但是这个有爱的举动我却看到了。

        每个孩子都有选择做自己的权力,而不是去符合大人或者社会强加的标准,他们要先满足自己,才能真正地去满足别人,而不是迫于大人的淫威,而去为了给大人挣面子,而做出一副谦和、讨巧的假相。这样行为的背后是被压抑的他们,日后定当用别的方式加倍显现。

        作为父母,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然后做一些无谓的比较。一个从小就拥有独立空间被尊重被满足的孩子,和从小就生活在充满竞争的氛围中的孩子,自然是有差别的,攻击性较弱可能是他们的特点,因为她从小不用攻击他人使用各种技巧和方式,就能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多孩家庭通常孩子之间会有很自然而然地权力之争,利益之争,这也是很正常的,这种孩子面对竞争可能更适应,但究竟孰好孰坏,还要看以后,毕竟这是个靠实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时代,应该是各有利弊吧。独生子女有独生子女的优势,多孩家庭有多孩家庭的劣势。没有什么可比性。

        昨天和孩子很平静地聊天,首先对她表示了理解和同理心,双方距离拉近后,又和她探讨了很多种和弟弟妹妹相处的方式,也就弟弟妹妹的行为就他们的年龄段的表现给出了一些解读,让她更加理解他们。

        她也不断向我提问,遇到什么问题她该如何,也许这些问题在我看来是不符合我的价值观的,但存在的即合理的,我都一一给她尽我所能给出建议,每一个问题都尽可能给出三个以上答案,让她自己选择。

      今天在网上刚好很巧合地找到了一篇十一岁孩子的心理的文章,更加了解了孩子为何会这样,很庆幸在这种时候我没有选择冷落奚落她,没有选择指责她,很庆幸此时我依然愿意无条件地信任我的孩子会很好,用深刻的反思方式去看到孩子,去靠近她的心,和她成为朋友,我自己就是好人,她又会坏到哪里去?相信我的点滴付出,日积月累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情中的育儿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