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阿Q正传》

阿Q正传中的正转,是从“闲话休题,言归正传”中引申出来的。

阿Q,姓名籍贯不清楚,就用洋字,以首字母来称呼。

他大多数时候住在未庄的土谷祠,无固定的职业,以给人做短工为生,他为人轻浮,眼高手低,思想迂腐,还恃强凌弱,他可怜、可悲,又可恶,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他的头上有几处癞疮疤,所以忌讳别人说“癞”“光”“亮”“灯”“烛”等字,对于犯了他忌讳的人,木讷的就骂,力气小的就打,打不过的就怒目而视,被人打了,就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是“儿子打老子”,幻想着打人者是自己的儿子,来治疗自己的内心,抚平心中的不平,所以他感觉自己从未输过。

他还喜欢赌钱,赌输了,就安慰自己,钱被儿子拿走了。

被赵太爷打了,安慰自己是儿子打老子,这样一想,仿佛他真的是赵太爷的爹,看人都带着高人一等的眼神。

他嘴上不把门,见到钱太爷的大儿子,说他是“秃儿,驴。”是假洋鬼子。又被打了一顿,不过他不记打,不一会儿就忘记了。

他见到了比他弱的尼姑,就把被打的原因归结到尼姑身上——见了她晦气,在大庭广众之下调戏她,骂她,然而,周围只有起轰的人,无人站出来阻止阿Q,阿Q见此,欺负人更来劲,仿佛所有的不公、委屈,都随着欺负了别人而发泄出去了。

他欺负如羊、如小鸡一般的弱者,胜利之后还得意洋洋。

阿Q也有中国大多数人的缺点,他喜欢把过错归到女人身上,例如:商朝因妲己而亡;周朝因褒似而灭;董卓是被貂蝉害死的。阿Q不懂那些,但是他想女人了,是小尼姑的错,小尼姑蛊惑了他,他把所有的一切不如意,都归到女人的身上。

他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别的女人,并且也没女人看得起他,赵家的女佣吴妈,是唯一一个愿意和他唠嗑的女人,他于是直接坦言想要和她睡觉,没想到却因此被打出了赵家,并且坏了自己的名声,连做短工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直接影响到了他的生存:1,酒店不赊欠给他。2,土谷祠不准他入住。3,再也无人请他做短工。

赵家请了新的短工小D,他却认为是小D抢了他的饭碗,他认为一个平时瞧不起的人都敢来抢他的饭碗,他愤怒的和小D打了一架,然而只是打了个平手。

迫于生计,他去了城里,无意间进入了白举人的家里做活,回来的时候,穿着新衣服,也有钱打酒了,人们对于不知底细的他,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阿Q看见了城里革命党被杀头的场面,吓得逃回来了,而对外却说是看不惯城里人的习惯。

他伙同别人偷了纱衫、绸裙来卖,被人摸清了底细,差点被抓住,最后逃了,也失去了这个营生。

他一开始痛恨革命党,以为这是一群造反的人,但是看到革命党的到来,引起了高层人们(白举人、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等)的惊慌,他又觉得开心,想要加入革命党。

他也学人,把辫子用筷子固定在头顶上,他想着要结识革命人士,他被洋先生拒绝,跑去喝了酒,到半夜才回去。

他回去的时候,遇到赵家被抢了,还躲在一旁观看,回去还愤愤不平,觉得是革命党干的,不让我去革命,自己却去抢了这么多好东西。

没想到几天后,阿Q被当作抢劫赵家的同伙抓走了,他并不觉得坐牢有什么不好,这里能遮风挡雨,有吃的,比他在外面过的还要好,以为是自己革命被抓的,还洋洋得意。

在公堂上,他稀里糊涂的画了押,稀里糊涂的被押去了刑场,在去刑场的路上,他终于感觉到不对劲,但是周围都是喝彩的人,那仿佛是一群会吃人的人,不但要吃他的血肉,还要吸食他的灵魂。

这是怎样的一群麻木的人?他们认为官府是不可能出错的,被枪毙的就一定是坏人;而城里人,还觉得枪毙没有杀头好看。

阿Q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并没有烧杀抢虐,也没有做什么伤心病狂的事情,他虽不是什么好人,可也罪不至死,然而没有人给过他辩解的机会,也没有人为他的枉死说一句公道话,这是中国人的悲哀,人们如同木偶一般,只会附和别人。

阿Q死了,以抢劫的罪名被枪毙的,死的太冤枉,鲁迅却给本章的标题取名为大团圆,这是怎样的讽刺?

团圆的只有赵家,秀才以及假洋鬼子等人,阿Q已经去地府报道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迅《阿Q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