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靠学习进行变现呢?

我们痴迷于学习新的知识,但是学了很多也不知道如何变现。《学习变现》这本书致力于研究如何快速掌握知识并且做到将知识转变为价值,快速变现!作者是日本IBM首席咨询顾问清水久三子。

《学习变现》

根据二八法则定律,一本书最有效的核心内容只有20%。因此我将重点陈述这20%的内容。


学习技巧:

学习需要3种工具——信息地图、学习路线图、学习日志

信息地图:信息地图是为了得知该领域有何类别而制成的地图。

第一个步骤是设定类别。如果你想系统学习一个领域的学科内容,一定要先设定类别。最基础的方法是参考书籍目录,也可以借鉴书店书架的分类。亚马逊网站,搜索要学习的领域的关键词,也会出现各类书籍。想要更快速地分类的人,可以先找到一本入门书的目录,直接将其作为类别。如此分类可能有些肤浅,但也不会有大幅度的偏差。一开始这样做就足够了。

接下来,开始进入实际制作信息地图的阶段。将已经分好类别的主题下添加符合该类别的书籍信息。大致基准为,每个类别放入20~30本书。

如果某本书是该领域的必读书,即便很难理解,也将它列在信息地图上。

可以选择外版引进的书籍。大多数引进的外版书都已在海外取得了良好销售业绩并获得较高评价。换句话说,它们已经被过滤了一遍,好书的概率也更高。

比起手写,作者推荐用PowerPoint或Excel等软件制作信息地图。这样做最大的理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制作。无论花多少时间,制作多么精细的信息地图也无法得到他人的称赞,因此要重视制作速度。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制作,尽快开始实际的知识输入。

完成信息地图的基础后,就购买这些书吧。作者推荐一次性购买所有书籍。在坚定学习意志的初始阶段一鼓作气购买所有书,才能给自己带来压力,“既然都投资这么多了,必须要拿出成果”。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说,一次买齐才是正确答案。

买到书籍后,不要立刻阅读。首先要浏览所有书籍的目录,再从头到尾迅速翻阅一遍,不要花过多的时间阅读。这时要注意一下是否有需要添加到信息地图中的类别或信息?如果有的话先添加进去。

争取在2~3天内完成这一系列步骤。进入实际阅读书籍的时间越早越好。

学习路线图:

有计划地加入输出环节做好信息地图后,接下来就对照截止日期,即自己想要完成学习的期限,制订学习计划。这个计划表就是学习路线图。

如果说信息地图是学习的地图,学习路线图则是学习的时刻表。

学习路线图的最大特征是,在输入时有意识地输出。

发表到学习日志,举办学习会,积累实践经验,在计划中添加能够运用获得的技能和知识开展行动的安排。

对成人学习而言,主动创造输出的环境必不可少。

在学习中,重要的不是精读严格挑选的书籍,而是不介意主题存在些许重复,大致读懂几十本书的广泛阅读。

作为一个大前提,输入基础知识时数量比质量更重要。从作者自身的经验来看,20~30本书是成人学习上需要的标准阅读量。可以以此为标准,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酌情调整数量,如完全未知领域的书籍读30本左右,或者对这个领域的相关业务和行业具备一定程度的知识,读10本书左右。

阅读如此多的书籍后,就可以鉴别出优秀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即优质见解和劣质见解。广泛阅读的另一个目的是知晓共通见解与不同见解。共通见解是指所有人都持有共同的看法。

例如,如果所有探讨人才培养的书籍中都写着“在培养人才方面,最高层的领导能力不可或缺”,这就是共通见解。而某一本书提出“批评育人”,另一本书则称“赞赏育人”,每本书的意见都不同,就属于不同见解。

通过广泛阅读,可以分辨优质的信息,并从多个角度获取资讯,避免在输入上产生偏颇。

学习日志:

首先自己要创建一个学习日志,推荐线上版本的比如“印象笔记”。

在广泛阅读书籍过程中,有意识地摘出关键词并写在便笺上。将这些关键词整合到一起,自己添加标题写入自己的学习日志中。例如,在阅读动机管理的书后,发现了想要记住的关键词,并写在了便利贴上,那就给它加上“动机管理的效果”的标题上传至学习日志。

除书籍信息外,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实际经历从书籍或杂志上得来的信息,从他人口中听到的观点、在讲座上学到的知识,或是自己在现场实践后得到的经验法则等,全都写入学习日志中。

每看完一本书,可以写三行关于这本书的书评。三行书评只有三行左右,是非常简单的书评。只简短介绍这本书是谁写的、写了什么。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会逐渐忘记读过的书的内容,这时,简短的书评就能成为自己的读书数据库。


向他人学习

如果只记录从书上获得的知识,学习日志只会变成大规模书评。别人教授的知识、自己在实践中的心得,都要不断写进日志中。

就成人学习而言,不仅是提出问题并纳入自己的学习中,多看、多听,不断偷学他人的知识与技能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主动做到这一点,便很难独当一面。

有时间的话,应该多观察他人的工作情况并偷师学艺。只是这样便可成为精英,可惜的是很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


读书要点

一本书我们可以只读自己想看的部分,不需要读完一整本书。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者的目的并不是读完书,特别是商务书籍。最好事先有一定的想法,带着目的去读书,如应该阅读哪个部分、了解哪些内容。否则,很容易出现读完了,但不知道自己究竟明白了些什么这样的情况。

你是不是觉得这种阅读方式过于浪费,可能会错过重要的信息?答案是不会。使用这种阅读方法就足够了。只要时刻有目的意识,仅凭借搜索阅读就能看到想获得的知识和信息。

归根结底,一本书中能够提炼出的有用信息并不多。大家或许听说过“二八法则”,即认为整体中重要的部分只占两成。按照这个法则,一本200页的书籍中,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只占两成,也就是40页左右。

因此,事先在脑中定好搜索对象,就能以极快的速度读完书。

可以善用便笺,找出关键词。

使用黄、蓝、红3种颜色。黄色用于重要的关键词。黄色是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面积最大的颜色,适合写搜索阅读中找到的关键词。

蓝色用于数据库。在一目了然的表格、令人恍然大悟的图表等部分贴上蓝色的便笺。没有必要记住这部分内容,但将来需要参考的时候可以将便笺当作数据库的索引。

红色则用于其他事项及附注。


对本质的理解

成人学习的目标在于对本质的理解。

可以以言词或文章来体现本质,但最直截了当的表现形式是因数分解。“++=”“×=”。比如咨询=谋划能力×推动能力(HR institute 野口吉昭)进步的法则=模仿能力×规划能力×说明能力(明治大学教授 斋藤孝)。如此凝练的一句话最佳。集几十本书的内容、他人的建议、自己积累至今的实践经验之大成,推导出本质吧。

即便使用相同的词句,有些人使用的是自己的语言,有些人则只是知道他人说过的话罢了,这两种人对同一句话的理解程度自然天差地别。

另外,这一阶段推导出的本质也要保存在学习日志中。除自己的成果外,如果遇到让自己感兴趣的、他人推导出的本质,也一同放进学习日志吧。了解自己所认为的本质与他人有何不同,也是学习的重要一环。


学习要速战速决

人类无法长期维持学习热情。无论职业规划多么明确,如果听到实现目标需要花费10年时间,学习热情还是会减退。

学习这些课题时,先集中开展几个星期至1个月左右的短期学习更为明智。

学习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每天坚持学习。但是,关键在于每天学习,而非每天保证相同的学习时长。保证相同的学习时长,反而会导致效率低下。

周六10小时,周日30分钟,还可以稍微极端一些工作日学习30秒,周六5小时,周日10小时,像这样弹性分配学习时间比较好。

学习关键是速战速决。设定学习时间也是同样的道理。比起每天输入定量内容,找一天一口气集中输入更能有效推进学习。

“在短时间内集中学习,并每天坚持下去”。这一点我完全赞同。每天的学习时间越短越好。每天保持长时间学习这样的事几乎不可能完成。

而如果是30秒,就没有理由认为肯定做不到了。同时也难以找到做不到的借口。这一点时间,伸个懒腰看看时钟也就过去了。


学习无纸化

不是少纸化(减少纸张用量),而是朝着完全无纸化(不用纸张)的方向努力。

学习方面,如今在许多场合仍有必要阅读书籍以外的纸质资料。只要将它们全部数据化,就能随时随地学习了。

如果文件或纸质资料的页数较多,就扫描保存;如果只有一页纸,就用智能手机拍照,随后立即销毁实物。

但是,自制电子书仅能个人使用。公开提供给他人阅读或售卖电子书是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想要自制电子书的人,必须要牢记这一点。


视频学习

积极运用线上的内容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特别是近年来视频网站的内容非常充实,许多网站都能用于学习。

国内的网站比如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一席等推荐大家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靠学习进行变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