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商务文章最重要的不是文采斐然,而是要逻辑清晰,表达明了,使接收者(读者)能够准确无误地接收到表达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但是,也有人会有布置下来任务,却不知如何下笔的困扰。布置下来的任务到底要些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
这本书主要从如何构思、如何下笔开展、表达、具体如何完成报告和PPT几大方面来主要展开的。
一、如何构思
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止写报告写其他文章(一些小说写作可能不需要)也是,一定要先梳理好逻辑、构思好再动笔。一方面可以使文章逻辑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效率。因为在思维没有理清的情况下动笔,抱着写到哪算哪的心态,可能会使主题不明,有可能在写完后需要画大量的时间修改。与其这样,不如先理好思路,写完之后就只需要改改错别字,句子不通顺等小问题,不用大幅度删改。
书上用的是“金字塔思考法”,其实可以理解为先画一下要写文章的思维导图,边构思边画,文章大方向上,该修改完善的在这个阶段就完善好。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不遗漏,不重复”(最重要的是不遗漏,有一些重点内容重复一下加深印象也没问题),如果文章有类似原因、措施的内容需要分析,最好在列完后,再加一个“其他”,想想是否还有遗漏。
其次,大部分商务类文章都是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所以,下面是具体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分为发现问题、设定具体课题、列举方案、评价各方案及实施策略5大步骤,这些内容是你在画思维导图时就应该梳理好的。
发现问题
问题主要分为恢复原状、预防隐患、追求理想三种类型。
恢复原状:不良状态已经出现,解决方法为恢复原状
预防隐患:现在没有大碍,但未来将产生不良状态。解决之道是预防不良状态的产生,也就是维持现状。
追求理想:当前并无大碍,即使放置不管,也不会产生不良状态,但是期望现状能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解决之道就是实现理想。
具体解释在如图
但是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更加复杂,不一定是单独的某一种,有可能多种类型问题并存。以个人减肥为例,一个人变胖之后,他不仅想要恢复原来的体重还想要有好的身材曲线,这就属于“恢复原状+追求理想”型。
其次,问题可能不按你认为的问题联系进行表达。
特别是商务文案中,按接收者认为的问题类型进行表述更容易被对方接受。尤其是领导、甲方之类的,一听你和他所认为的问题类型不一样,就已经在心里否定你的内容分析了,同样的分析内容,就不耐烦听下去,或者只顾着想怎么反驳你了。
除此之外,“预防隐患”型问题,更容易让客户买单。说你未来可能赚不了100万和你即将失去100万,明显后者更让人肉疼。 对于“恢复原状”型问题, 可以按“如果不管,未来可能衍生更大的问题,造成更多的损失”的思路改写成“预防隐患”型问题。毕竟耗费人力物力却只能恢复原状,总容易让人觉得不值得。 对于“追求理想”型问题,可以按“如果不管,将来可能导致被同行拉在后面甚至被行业淘汰之类的问题”的思路改写成“预防隐患”型问题。因为虽然追求理想听着很好,但总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被拖延、被延后再议。
设定具体课题
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类型之后,要确定的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即文章的主题。如果具体课题设定有误,有可能你根本没提及接收者真正想要的那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比方说被朋友问被烫伤了怎么办,但看这独立的一个问题你回答离开用凉水冲(应急措施)也行,回答用凉水冲之后摸烫伤药以及交代他烫伤后的注意事项(根本措施)也行。所以,一定要根据布置的任务以及周边信息设定准确具体课题。
在常用的3大问题类型中,具体的课题分类如下:
恢复原状:现状分析,分析原因,应急处理,根本措施,防止复发
预防隐患:可能的隐患,诱因分析,预防策略,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追求理想:现有资源盘点,确定具体想要的理想状态,实施策略
亦有图解如图
但设定了具体课题并不代表只写此课题的内容,而是要把前情铺垫好,使文章逻辑完整,使接收者能够明白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比方说,课题是预防X问题隐患的预防策略,那么再说你的预防策略之前,是否需要先分析导致X问题的原因,之后再说你的策略,这样接收者就能理解你提出这些策略的依据是什么,也更使人信服。
列举方案
列举的方案条数最好是3、5或7条,条目再多的话,容易显得冗长,也容易让人听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至于为什么列举条目是单数,有一部分心理学的原因,但具体深入的内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了解。
此外,如果方案之间有逐步递进的关系,要按逻辑递进的顺序排序。
评价各方案
评价方案主要从必要条目、优点和缺点(风险)3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首先是,必要条目:若想要完成该课题,方案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如果连门槛都没有达到,那么该方案一定是不符合要求的。倘若没有看是否符合必要条件,等到开始实施之后才发现问题,那到时候的损失就大了。
至于优点,不必多说。至于缺点(风险),表现风险的程度主要看风险发生后的损失及发生概率2方面。其中,如果是评价给甲方提供的方案,对方容许的风险范围才是重点,你不停向对方保证不会有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这个方案是针对于自身,或者己方立场,主要看是否能够承担的了风险损失,别管概率。如果某方案使你有1%的风险会损失100万,你可能损失的金额不是1万(1%×100万),一旦损失就是100万的损失。
有人可能会把握不准什么时候来说风险,说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来说、说到什么程度,这主要取决于接收者对于风险的认知程度。如果对方已经清楚知道有风险,想要清楚了解具体有哪些风险,好做决策,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介绍风险,倘若还一个劲说有哪些优点,不仅不能增大说服对方的概率,反而容易让人觉得你不可靠。
实施策略
制定好方案后实施才是最终目的。为保证方案能够有效实施,要有具体的计划,各个实施项目都应该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和完成标准,同时,“动脑的”和“动手的”需要有效沟通,从而保证方案的可实施性,不能各顾各的。
二、如何下笔开展
在大体分析完课题后,下面就是如何把它们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SCQOR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展开模式。SCQOR分别表示,S:SITUATION(设定状况),C:COMPLICATION(发现问题)Q:QUESTION(设定课题)O:OBSTACLE(克服障碍)R: RESOLUTION(解决收尾)
SITUATION(设定状况)
这部分主要是介绍主角和叙述持续至今的稳定状况。
主角不一定是某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公司,只要是可以采取行动的主体就行。
叙述持续至今的稳定状况时,这个“状况”,是指不管好坏,到目前为止持续发生的稳定状态,像是“持续好的状态”、“持续不好的状态”,或者“没有发生任何事,只是时间流逝”都可以;甚至,“持续不稳定的状态”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基本决定了故事结构中的舞台应该涵盖多大的领域,比方说,A公司要制定拓展中国大陆市场的营销策略,那么,涵盖的领域就是中国大陆市场,既不是针对全球市场的,也不是,针对某一省的。此外,在这个阶段,最好是能让接收者产生共鸣,有一种“对对,你说得没错”的反应,这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接收者对你后面内容的认可度。
COMPLICATION(发现问题)
这部分要打破开场时给对方的安定感,颠覆现状,因为撰写提案文案的目的即在于,促使接收者能够采取传递者所暗示的行动。因此,传递者不一定要改变接收者认识问题的角度,反而要迎合接收者对于问题的认识。比方说,如果传递者的认知是“事物已经损坏了”,但是对方相信“事物没有损坏,现在还很好”,那么传递者最好还是用追求理想型的问题来展开故事,说服力会比较高。
QUESTION(设定课题)
设定出明确具体的课题,让人一看就知道要解决的课题是什么,“SCQ”三部分为故事的导入部分,“SCQ”务必紧凑,最多占20%文章容量就好。
举个例子来具体感受一下SCQ,有这样一件事: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公公和一位老婆婆过着安稳的日子。老公公身体没有大碍,可是最近却开始产生异样的疲劳感。他对于目前持续劳动的生活开始感到不安:如果自己不能工作,将面临无法生活的问题。有一天,老婆婆和平时一样到河边洗衣服,河上游摇摇晃晃漂来一颗很大的桃子。老婆婆想应该让老公公吃颗桃子,有助于恢复身体。老婆婆面临是否要为了老公公将桃子捡回家的抉择。
其中SITUATION(设定状况)中,主人公是老婆婆,持续至今的稳定状况是,过着安稳的日子。老公公身体没有大碍;COMPLICATION(发现问题)是最近却开始产生异样的疲劳感,如果自己不能工作,将面临无法生活的问题。QUESTION(设定课题)是老婆婆面临是否要为了老公公将桃子捡回家的抉择。
另外,“Q(设定课题)”决定了“O(克服障碍)→R(解决收尾)”的故事铺陈方式
OBSTACLE(克服障碍)
这部分是故事展开的核心,篇幅最长,大约占了整体篇幅的六到七成左右。这部分就主要写根据课题,列举方案。若课题的类型在逻辑上靠后的,例如根本措施之类的,要让整体逻辑通顺,分析好前面该铺垫的内容。最终要达到的是让完全不了解事情的人也能明白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RESOLUTION(解决收尾)
收尾要简洁有力,未必要有“大结局”,此外,R(解决收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连结未来的展开。比方可以在结尾说,“在这次的文案中,我提及了恢复原状型问题的根本处理方式。未来,应该要再考虑到防止复发的部分。”
以之前老婆婆和桃子的故事为例,老太太想,一般来说,桃子很可能可以有助于老公公滋补养身。特别是,这次漂流过来的桃子是中国产的大型天津桃,非常适合老公公。再加上,原本担心的安全方面和搬运方面的课题,都非常有可能克服。这就是这篇小文章的OBSTACLE(克服障碍)部分。对老婆婆来说,这次将桃子捡回去好处多。因此,建议老婆婆将桃子带回家。这就是这篇小文章的RESOLUTION(解决收尾)部分。
三、表达
关于文章的表达,首先,要保证接收者能够完全理解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其次,就是要提高说服力。
准确表达
在表达上,特别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多抽象表达,该具体的时候不具体。抽象表现的问题在于,这么做就是将具体的解释丢给接收者处理。但问题是接收者的想法有可能和你不一样,通俗的说,不够有默契。特别是涉及到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伙伴时。例如,当你被要求“赶快调整库存”,你真的知道该怎么调整库存吗?调整库存,不外乎就是增加库存或是减少库存吧。但是,要朝哪个方向调整,还有数量、时间等,光凭这句话完全无法传达具体的信息。所以,该具体的时候一定要表达具体。例如,将“赶快调整库存”具体表达成“3个月内库存减少10%”。
提高说服力
首先,要明确“命题”的概念,命题就是依据与结论之间的桥梁。比方说,“老板的谈话很无聊”(根据)因此,谈话中“开始有人打瞌睡”(结论),那么命题就是“无聊的谈话招来瞌睡虫”。“命题”主要分为因果、实证、评价、规范四类。说明理由的是因果命题,从经验法则或统计上的观点做推论,是实证命题。“无聊的谈话招来瞌睡虫”就是实证命题。大家都认定的标准是评价命题。在所有的行动背后,必定存在行动原理,这就是规范命题。所以,在写文章时,要有意识地辨识,是否与接收者有同样的命题,是否会产生歧义。
只有当对方和你共同拥有某种命题,你的根据才能说服对方。因此,提升信息说服力的秘诀在于,先设想对方的命题是什么,然后再提出呼应这项命题的根据。例如,蔬菜店的老板对着买菜的家庭主妇说:“今天白萝卜和小黄瓜特价,不买你就吃亏了(根据),买些回去吧(结论)。”这句话包含了以下的规范命题:“应该选择有利的行为”,“应该回避有害的行为”。但是,如果接收者与你没有共同拥需要的命题,就将命题背后的默契和前提予以明文化。
此外,说服力的关键,取决于这项命题,是否能在被说服方心里引起强烈的共鸣。其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2种小技巧是强调实利命题和诉诸伦理命题。强调实利命题,基本上人人都吃这一套。运用实利性说服法时,必须让对方感到你建议的行动对他有利,否则无效。这时候,根据的真实度非常重要。至于诉诸伦理命题,无非就是促使对方遵守道德、规律、连贯性等行动规范。多数的伦理命题跟实利命题不同,并非不言自明的道理,所以我们要通过明文表示,促使对方准确意识到这些道理,效果才得以彰显。面对个人的时候,最好不要单独使用伦理命题,容易有强迫别人遵循道德之嫌。当然,最好伦理和实利,软硬兼施,让被说服的人感觉听了你的话既占利又占理。
还有一个提升说服力的小技巧是善用心锚效应。以最初的条目作为比较标准的效应,在心理学上称为心锚。接收者很容易用最初认识的提案,来比较后面出现的提案孰优孰劣、谁贵谁便宜。心锚效应说明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其实,不限于问题的解决策略,在所有事物或现象的评价上,例如公司、人物、都市、店铺等,第一印象的效果最重要。换句话说,在印象尚未形成之前,该如何定位自己的商品、服务,是营销上最重要的课题。简单来说,心锚效应就是一种对比效果。所以,你可以先思考,希望对方如何评价你的替代方案,然后再决定你提案的顺序。有些餐厅的菜单就是利用贵的菜作为诱饵,诱导客人选择第二贵的菜,请小心。
四、如何完成报告
首先,以SCQOR模式为框架先列出报告的思维导图,再将逻辑导图转化成逻辑通顺表达明了的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最好由上而下表达,先说结论让对方安心。接收者不必烦恼你到底会朝着哪个方向进行。如果对方可以安心地接收信息,那么你的说服力自然大幅提升。此外,由上而下表达,可以借用对方的思考能力。只要一开始将结论传达给对方,对方自然会运用他的思考能力,想办法帮助我们将后续的说明连结到结论上。相反,由下而上,勾起的是敌意而非兴趣,当他们无法理解细节信息时,便会丧失继续读取、听取信息的意愿。
一般来说,一张A4纸上,最适合放上五个左右的分段,即一组SCQ、三个O及一个R。其次,在报告的形式中,每个分段之间一定要空出一行,如此一来,可以减轻接收者的负担。
五、如何完成PPT
首先,也是以SCQOR模式为框架先列出报告的思维导图,之后开始做PPT。
第一页是标题页,不必太复杂,只有有标题、该PPT主题,两者也可以合二为一,以及支持性信息,类似姓名、日期之类的。
第二页是摘要页,先“一口气”讲完整个故事。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让对方理解包含结论的整体故事发展,对发言人较为有利。假如整个简报的信息量过少,也可以舍弃摘要页。第三页是关键信息页面,逐条列出整个内容。即将摘要页里面的关键信息抽出来,用条目式再强调一遍。这一页像是“目录”,但并非单纯的目录,里面放的关键信息是要用来当作支持信息。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再重复一遍这些信息的呢?这是相当于换了另一个视角,再一次提早传达整体简报的故事内容。对于接收者来说,这些都是第一次听到的信息。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接收者都不具备预备知识,简单来说,这是为了让接收者更好地接收到你想要传达的信息。
之后的页面就是各项关键条目及展开,这部分最好煤业一个主题。
最后是收尾页,再次强调需要传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