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横波亭上倚剑长歌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

金元|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


突兀:高耸突出的样子。

千年豪杰:指青口帅移剌粘合。

澹:通“淡”,淡薄,浅淡。

鱼龙夜:指秋日。此句化用杜甫《秦川》(秦州杂诗二十首)“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诗意。宋·陆佃《埤雅》卷一:“郦道元《水经注》曰‘鱼龙以秋日为夜’。按,龙秋分而降,则蛰寝于渊,龙以秋日为夜,岂谓是乎?“

浮云:借浮云比喻蒙古侵略军。


六角亭盖


横波亭,是古代坐落在连云港青口河入海口南岸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六角亭,高二十多米,飞檐翘角,临海而立。后因青口河东移等原因,今已不存。在此极目东眺,但见大海波涛汹涌,横无际涯。


金末正大年间,金哀宗派遣移剌瑗为帅率军驻守青口,因而被人们称为“青口帅”。移剌瑗,契丹人,本名粘合,字廷玉。刘祁《归潜志》载:移剌粘合“为将镇静,守边不忧”,曾屡败北进的宋军,累迁邓州(今河南邓县)节度使,兼行枢密院事。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瑗致书宋荆湖制置司请降,献县五、马步军一万五、口十二万五;至襄阳谒宋制置司孟珙,改姓名为刘介。


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和青口帅私交甚厚,在大帅驻防青口期间,北方铁木真的蒙古军攻城略地,金和南宋岌岌可危。金哀宗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元好问随着逃难的人流南下,投奔在青口镇的老朋友移剌粘合。老友的到来,让青口帅很高兴。于是,他选择在青口风景绝佳的横波亭宴请元好问。两人对饮于横波亭之中,面对一望无垠、推波逐浪的大海,元好问触景生情,顿生救国忧民的豪迈之情,随之吟出这首《横波亭为青口帅赋》。


长江入海口


横波亭凌空突兀飞架在青口要塞入海处,它的雄壮气势可以压过当年三国陈元龙的百尺楼。“元龙百尺楼“的说法出自刘备之口。《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汜(许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陈登)。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刘备)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说的是许汜在刘表和刘备面前说自己有一次去拜访陈登,陈登很久都没有跟他说一句话,而且睡觉时自己睡大床,让客人睡在下床,批评陈登不懂待人接客的礼仪。刘备回答说:“您一向有国士的名声,如今天下大乱,帝主不能执政,人们都希望您忧国忘家,救治天下,可是您却只知买田买屋,说的话没一句良言,难怪陈登不想跟你说话。如果当时你碰到我的话,我想我肯定会卧在百尺楼上,而让您睡地下,怎么会只是上下床之间?”后用“元龙百尺楼”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亦称“元龙楼”。诗人说横波亭凌空横击飞流的气势胜过元龙楼,既是说横波亭之景孤高壮美胜于元龙楼,也是赞颂青口帅的英雄气概胜过陈登,即有下句中的“千年豪杰壮山丘”。


登上横波亭凭高远眺,但见飞流疾奔入海,与万里风涛的大海相接。面对此情此景,再联想起千百年来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更觉得山河雄壮,胸怀开阔。值此家国存亡之际,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多么令人渴慕和怀念啊。如果是月淡星疏的晚上,横波亭上应可见那月光凄迷,海夜平静,鱼龙潜藏。但此时正是百草衰落的秋日,在横波亭上只能看到老树败叶凋零,白霜寒气凛冽,天空北雁南飞,哀声阵阵。而这一切,又不由得让人怅然想起了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那里的壮美山河本是我们的故国土地,此刻却沦陷蒙古人之手。此时此刻,我真想持配长剑,从此金戈铁马,和大帅你一起去收复那些失去的土地,等凯旋之际,再和你举杯畅饮。


西北是神州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好问——横波亭上倚剑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