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简史》听书摘录

        今天在得到听书听了《冬奥简史》,听书从三个部分解读了这本书:第一,冰雪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的起源是什么?第二,华夏民族的冰雪运动文化是怎样的?我们和冬奥会有什么渊源?第三,冬奥会中有哪些标志性人物?冬奥精神是什么?

        按照时间顺序,将听书中的一些事件摘录如下:

        公元前8000年到10000年左右,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附近,发现的滑雪者岩画岩画可以追溯到的年代,比俄罗斯的遗迹还要早得多。

        公元前约7000年的,俄罗斯——以往我们所知的滑雪遗迹,最早可追溯到的地方。

        距今5000年前,北欧人在山地上越野滑行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的时间。

        13世纪,荷兰人在冰冻的河流上靠滑冰与附近的村落保持交流。

        明朝天启五年(1625),努尔哈赤在浑河上举办了一场冬季运动会,主要项目是跑冰鞋。这种冰鞋最早由兽皮制成,鞋底有冰刀。其他项目还有冰球、冰上武术、冰上射箭等。这场运动会上还有一项叫做“双飞舞”的运动——两个人在冰上翩然起舞,演绎各种舞姿,可看作是中国古代的花样滑冰。

        进入清代(1636年-1912),冬季运动更是获得了主流地位。据史料记载,每年冬天,清廷都会从全国各地选出上千名“善走冰”的人进宫训练,从冬至到“三九”天,他们都会在太液池上为皇帝、后妃和大臣们演出。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冰嬉活动不仅是皇室的消遣娱乐,也早早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

        1676年,荷兰人组织了首次滑冰旅行,在冰冻的湖面上滑行,抵达别的城镇。

        19世纪,挪威举办了世界上最早的滑雪比赛。

        1901年到1926年,瑞典、芬兰和挪威举办了包含多项冬季运动的北欧运动会,开启了国际级冬季运动的赛程。

        20世纪初,俄侨在哈尔滨成立了滑冰协会,并开始举办小型的滑冰比赛。

        1910年,哈尔滨修建了两座冬季可以人工制冰、浇冰场的体育场,设有跑道和花样滑冰场地,并且采取商业运营的模式,有偿对外开放。在新年的滑冰晚会上,人们还会穿着古装,或是戴着假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冰上表演。平时,人们不仅开展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的活动,甚至还组队打冰球。

        1924年1月25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夏蒙尼举办了首届“国际冬季运动周”。一年后,布拉格国际奥委会总会便承认了“国际冬季运动周”的地位,并将它追认为首届冬奥会。

        1928年,中国与冬奥会初次接触。宋如海也作为接触冬奥会的中国第一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新闻稿,发在了国内报纸《申报》上,后来,他将这些报道集结出版成书,其中包含了奥林匹克起源、项目和规则等,还有他在圣莫里茨冬奥会发回的冬季运动的照片、介绍,包括滑雪和花样滑冰比赛等等。

        1980年的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新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参赛。派出28名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冬季两项共3个大项18个小项的比赛。

        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叶乔波在女子速度滑冰500米比赛中,以40秒51的成绩获得亚军,又在1000米速滑比赛中取得第二枚银牌,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冬奥会上取得奖牌。叶乔波出生于吉林长春,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17岁就荣获全国青年赛全能冠军。在来到阿尔贝维尔之前,叶乔波横扫了世界杯各站比赛,成为中国拿到“金冰刀奖”的第一人。但长年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损伤,她的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都断裂了,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然而她却忍着这样的伤病,坚持参赛,最终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零”的突破。如果用十六个字概括叶乔波的冬奥会,那就是“两次参赛,两银一铜,八块碎骨,一张轮椅。” 参赛回国后,叶乔波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依然不放弃,最终在1993年的世锦赛上,夺得三枚金牌,并成为女子全能世界冠军。即使叶乔波在赛后被伤病缠绕,但她说:“在我成长过程中,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日后诸多的荣誉和成绩,不计自得利益,但求回报社会,心底才舒坦,人生才快乐。”这是第一代冰雪人的情怀。正是叶乔波的执着与勇气激励了一代代的后来者,从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到年轻的世锦赛冠军谷爱凌,这种精神让他们不畏伤痛、克服困难,坚持在冰雪运动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中国获得首枚冬奥金牌。

        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上,美国运动员吉姆·谢亚获得了钢架雪车的男子冠。谢亚出身于一个奥运世家,祖父曾代表美国在1932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获得速滑两项的金牌,父亲也在1964年的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上参加了越野滑雪比赛。谢亚家族是第一个三代人参加冬奥会的美国家庭。他们也一直延续着家族奥运冠军的传统,刻苦训练,追求卓越。这种家族传承的体育精神为吉姆·谢亚带来强大的力量。他的祖父在冬奥会开幕前刚刚去世,比赛前,吉姆将祖父的照片放进头盔中。那一天,在祖父的精神庇佑下,他成为奥运冠军。后来,吉姆与他的家人一同创建了基金会,用于资助和发展跳台滑雪、滑冰和钢架雪车这些相对冷门的项目,培养下一代冰雪人才。他们将继续把奥运家族的精神传承下去。

        2005年,一位中国新疆的农民在阿勒泰地区附近,发了滑雪者岩画,上面刻画着先民踩着滑雪板弯弓搭箭、追逐和狩猎牛马的场景。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加拿大运动员亚历山大·比洛多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夺得金牌。这是加拿大人第一次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上获得金牌。

        2014年,比洛多带着哥哥来到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赛场,在他成功卫冕冠军后,比洛多把金牌挂在了哥哥脖子上。 他的哥哥弗雷德里克小时候被诊断为脑瘫,医生认定他到12岁就不能走路了。但哥哥不甘命运的摆布,坚持训练,到29岁仍然能够行走,甚至可以滑雪。  哥哥这种超越自我,顽强对抗病魔的精神影响了他,让他也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自由滑雪之王。

        2015年,来自全球18个国家,包括挪威、瑞典、芬兰等国的30多位滑雪历史学者联名发表了《阿勒泰宣言》,宣布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地。     

        2018年到现在的短短四年间,亚洲迎来了平昌冬奥会、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三届体育盛事。奥林匹克精神不再以欧洲为中心,而是开始融合东亚文化,这将进一步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是我国冬季运动的重要转折点,而且还是一个完美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冰雪文化。

        这本书的作者季成,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后,从事冬季奥林匹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也是中国首批雪车、钢架雪车国际级裁判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备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在这本书中,他不仅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冬奥会的百年发展历程,而且还展示出贯穿历届冬奥会、恒久不变的人文体育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奥简史》听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