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大瓜频繁,吴亦凡:妈妈帮我报警!霍尊:爸爸发微博抱我!王力宏:年迈父亲手写信!汪小菲:母亲直播澄清!
网络上的段子,单纯是少年,至死是少年,有爸妈一直遮风挡雨,为他们的错误操心。
社会新闻时不时报道孩子跳楼,抑郁,校园霸凌。
很多家长忧心忡忡,感慨现在的孩子太难带了,信息发达,孩子早熟,打不得,骂不得。诚然,现在很多家长注重孩子的品质教育——学习尽可能提供最好的条件,生活尽可能给予关爱,早教开发,抢跑等等,各种鸡娃方法层出不穷。然而,心理健康问题却很容易被家长忽视,总感觉,一个小屁孩懂什么?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呢?
最近一直在读育儿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正面管教这一块的内容,努力当好妈妈这一角色,只有自己好了,孩子才会好。近段时间读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告诉我养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
书中有案例,有解说,有实战,也会让自己在读书中与老公进行讨论,反思我们做得好或者不好的地方,通过和孩子之间发生的种种,与书产生共鸣或持有反对态度,探讨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
就我个人思考而言,孩子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他有被尊重,被平等对待的权利,而不是因为他是孩子,而失去了选择、申诉、表达、控制的权利。这本书不仅能帮助你教育好一个孩子,创建好一个和谐的家庭,对自己的为人处世也有启发,启发自己换位思考,去尊重他人,人的情绪表达是平等的,沟通技巧不仅是针对孩子,沟通是一门艺术,对自己生活和职场也大有裨益。
在与孩子共处的日子里,唯有做到我们是真实的父母,也有喜怒哀乐,也可以向他表达,针对感受做出回应、理解和尊重。反之,他才学会向我们表达。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海姆 G 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信息学家、儿童心理学家、儿科医生。在书中用十个章节讲述日常养育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各个章节独立开,与我们日常亲子生活息息相关,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语言沟通、撒谎和盗窃等的避免、责任感的培养、纪律的遵守、二孩的处理、性的启蒙及引导。
这六个方面各有解决之道,又彼此连接,最终的目的都是用顺畅的沟通解决孩子在生活中与父母、学校、社会的冲突,让孩子成为一个情绪稳定,身心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需要依附父母,而是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父母的使命,陪着他走过前期蹒跚之路,后面的路终须自己度过。
1.语言沟通方面:注重感受,善用语言。理解孩子的隐藏的问题,承认孩子的情绪和抱怨,尊重孩子,耐心聆听,承认他的想法。对他的抱怨、伤心等负面情绪,用不同的方式重复他的话。对他付出的努力进行夸奖,夸奖他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的品性和人格。
2.撒谎和盗窃等的避免:切合实际,就事论事,不要问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不能有意制造孩子撒谎的机会,让孩子知道没有必要对我们撒谎。不要把孩子叫作小偷或说谎的孩子。
3.责任感的培养:从日常实践中培养,从食物、衣服、家庭作业、零用钱、照顾宠物、选择朋友、上音乐课等方面让孩子做决定,选择是他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生活及生活所需负责。
4.纪律的遵守:允许情绪,但要限制行为。
5.二孩的处理:对待不同年龄的孩子态度和做法应不同。孩子并不渴望平等地分享父母的爱:他们需要被爱的惟一,而不是均一。当我们要和一个孩子待一会儿或待几个小时时,就要完完全全地和他在一起。当我们和一个孩子出门时,心里不要再想着其他孩子,不要谈论其他孩子,或者给其他孩子买礼物。要想让这段时间成为孩子一段难忘的时光,我们的关心就不能被分割。
6.兴趣的启蒙及引导:承认并尊重孩子的愿望和感觉,但是要限制并指导他们的行为。爱和性不是一回事,但是幸运的人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有了孩子的父母不仅仅面临一场独一无二的育儿之路,更是一场修己之路。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不会跟着你的期待走着你规划好的道路,不会看着你的指挥棒顺从了之,不然当他爆发的时候,你控制不住他内心压抑的渴望和自由。
通篇读完有如下感受,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自我修养息息相关,育儿的同时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点:不停止学习的脚步,善用沟通的力量,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1.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越来越多的家长从学区房的配置、学校的选择、朋友的选择、兴趣班的选取等方面入手,在环境上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如今,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开始引起了家长的重视。在日常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所沿用的是自己父母辈或者工作、生活中习得的沟通方式与孩子交流。渐渐地发现,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我的孩子是有老人帮忙带的,自己学习了一些“正面管教”的内容,因此在实操中出现了隔代带娃的理念不同,方式不同的窘迫。比如说,爷爷是部队出身,喜欢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完成吃饭、关掉电视等。奶奶喜欢事必躬亲,照顾孩子的起居,不容一点马虎。爸爸属于放羊式培养,情绪有时候无法控制,突然间爆发对孩子严格要求。我属于温和的包容沟通,但是学习了仍然束手无策。
看吧,每个人的家庭构造如此不同,无法复制,却又需要自己进行独自摸索,选择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模式。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由案例到理论,让实操有依据,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突发状态,只有不断站在别人的角度多探索,才能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式。
2.善用沟通的力量
沟通让我们的生活更为顺畅,我们在成人世界里运用得如火纯情,却忘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个体,也需要我们平等地对待,平等地沟通。在职场中,我们研习如何赞美别人,让同事、领导关系变得融洽,要聆听,不要否定他人的讲话,不要打断,不要批评等等。看吧,这些浅显的礼仪交流你都是明白的,但是却做不到和自己的孩子平等交流。在日常交流中,不是站在高位进行颐气指使,就是命令孩子要做或者不要做什么。
对孩子努力做好的事情,说出描述性的感谢的话,承认孩子的努力,不需要对孩子比如你真棒、你是个天使等定性的话。
对孩子闯祸的事情,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愤怒,不要攻击孩子的人品或者性格,不要批评孩子,而是引导他们,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对孩子生气的情绪表示理解,指出问题所在,让孩子明白生气并不会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爱,也不会改变他人对她的爱。
在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上,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说话的机会。
3.成为有责任感的榜样父母
“责任感不可以强加,只能从内心产生,由从家庭中和社区中吸取的价值观中慢慢培养和指导。”
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当你希望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那么就从自己做起,做事有规矩,孩子究竟能学到多少我们希望他们知道的东西,取决于他们内心对我们教导的情感的反应。孩子责任感的获得还要靠他或他自己的努力和实践。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提出了孩子的培养目标,可以边读实操投射自身生活,并书中概括了知识点,好比一位老师,授人以渔。这本书其实带给我的想法是自己身为父母,育儿是需要研习的一门功课,其实在修这门学分的同时,能力的提升。我鼓励大家阅读这本书的原因在于,育儿路漫漫,多研习,多思考,方能收到不同的视野,您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