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坊村石廊之洞千年石刻由来及历代名人歌咏诗词赋选

石廊洞次刘元卿韵

清 孔兴源

特蹑危梯印古苔,洞天深处紫云回①

千畦自泻丹山溜,百尺遥通绛节台②。

花落松楸碑未灭,烟迷井灶鹤空来。

只应瀹茗消烦渴,不羡金茎露一杯③。

【注释】①蹑(niè):踏。苔:青苔,也指苔类植物。②千畦:千丘田。丹山:炼丹修道的岩穴。唐钱起《登斧山遇人》诗之二:“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溜:水流。绛节:传说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种仪仗。③瀹茗(yuèmíng):以汤煮茶。金茎:汉武帝所作承露盘的桐柱。《文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张锐注:“抗,举也。金茎,铜柱也。作仙人掌以盘于其上。”指仙人掌露承盘。

游垂花岩石廊洞①

明  刘元卿

参差危磴倚莓苔,山半仙桥一缕回。②

人似猿猱翻石壁,天开日月自楼台。③

尚遗宋碣题痕在,却忆刘郎前度来。④

指点千年成感慨,数峰寒色对衔杯。⑤

【注释】①石廊洞:参见宋刘弇《石廊洞》一诗注[1]。②危磴(-deng):指中洞通上洞的险要石级。莓苔(mei  tai眉台):草莓、苔藓。仙桥:横架在绝壁上的石梁,是中洞通上洞的途径。③猱(nao挠):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自楼台:自成楼台,下洞两侧高六七尺处,天然形成两层,右似过道,左若楼台。台上梯田、水库清水盈盈,均天造地设,传为“仙人田”。④据《莲花厅志》载:宋元祐间(1086--1093)学士刘弇避难石廊洞,“纪以诗,剔其壁曰:‘石廊之洞。’又上洞在壁,宋元符二年(1099)林自成偕众道侣游洞后,题字壁上,至今墨色犹新。刘郎:作者自称,因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之句,故云。⑤数峰:指六字、湖仙、义冈、牢芳诸峰。衔杯:衔着酒杯,即饮酒。

刘弇 字伟明。西乡下村人。儿时警颖,日诵万余言。登元丰二年进士第,继中博学宏词科。历官知嘉州、峨嵋[眉]县,改太常博士。元符中,有事南郊,进《南郊大礼赋》。哲宗览之动容,以为相如子云复出。除秘书省正字。徽宗即位,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以疾,卒于官。弇性嗜酒,不事拘检。为文辞铲剔瑕类,卓诡不凡。有《龙云集》三十卷。周必大序其文,谓:“庐陵自欧阳文忠公以文章,续韩文公正传,遂为一代儒宗。继之者,弇也。”其相推重如此。《宋史》。

石廊洞记

余家世居西砻 环山带水 朝暮烟岚 纠纠纷纷致可人也 而所居宅后有洞焉曰石廊 原是洞也 前仰后俯 ,孤屿独耸 陟其巅 石笋盘结 或眠 或起 或平 或凸 或如立戟矛 或如置棋枰或蹲伏如狻猊 或天矫如虬龙,千态万象 不可名状 其色丹者如朱 黑者如黝 白者如玉 而草色碧绿相间若绘 远眺夫百里之内 烟村雾林,如指诸掌也 前则为洞门 壁立崭绝 高可十丈广不下五百步 门右石液渗洒而下 左一石横壁 若虎豹昂首状 拾级而入 则空旷若广厦 左侧一窃天 可以纳日月光 又人之洞户深邃 好事者蛇行而进 然幽暗不可辨识 有涧水东来自隙窦中入于洞底 但闻汨汨之声 伏行约十丈许 由洞门之西以出 溉田千余亩 其上为正洞 高昂不可以升 梯引之遂登鱼桥 状若游鱼也 度桥而入 洞门可三四丈 圆如蒲月 仰视崖端 匾曰 石廊之洞 世传为仙留题也 中空数十丈 可坐千余人 离乱时居人尝于此避兵寇 可以不罹于难 其间骈结丛垛 起伏杂沓斜者侧者 覆者 仰者 森削者 横竖者 为屏为几 为盂为舟 为刀剑 为钟鼓 光怪离奇,目不暇接 又倍于山之巅矣 洞之中冬暖而夏凉 洞之下有树焉 秋瘁而春荣 大过拱把 根生石窦中 曾不容发至足异也 至如峭壁石穴 大小相间 缀若蜂房然?县垂 游客仰视之 常股栗不敢登也惟樵夫牧竖 拔萝援崖 或蹲踞而歌 或曲肱而眠 若猿猱累累以为戏乐 余于风晨月夕憩息其上小立摩娑之余 而叹天造斯洞何奇绝尔也 是不可以不记 于是率笔书之。(梅洲郭氏八修族谱序记传第99一100页)

石廊洞位于距县城8公里的下坊村,坐北朝南,前仰后俯。因形如石廊而得名。洞高数丈,悬崖峭壁,其状甚伟。分上中下洞和暗洞,洞内景观奇异。洞之石刻由来,初见(清)贺恢所著《爱莲编》(名迹)所记,“石廊之洞”四字,在今第四都,宋元祐中刘弇避兵石廊洞中,记以诗,劖其壁曰“石廊之洞”。(参《李志》)又元符二年(己卯)林自成偕众道侣题字于上洞石壁,墨色如新。邑人叶擎霄诗有“古人爱山胜今日,字题千年如初笔”之句。(《尺木居集》)(新辑)。

据考证,此石刻为北宋宋哲宗年代的,石刻字体遒劲有力,虽然历经千年,字迹仍然清晰可见。下坊村洞峰组石廊洞千年磨崖石刻.阴刻,宋体,长约90厘米、宽约50厘米,单字综合平均约10x10厘米。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参考意见标点及释读:元符己卯,陈康侯安国、刘同应之偕法喜、志传、从惠三禅老来游,遂宿法藏。元符己卯,北宋元符二年,岁在己卯,公元1099年。陈康侯,字安国,宋时有其人,曾任福建延平府南剑州通判军州、福建连江县县丞,其他均无考。刘同,字应之,无考。禅老,即老禅师。法藏,应指清塘法藏寺,后迁至玉壶山, 请专家指教。

元符为北宋哲宗年号,己卯为元符二年。古人题记留名多以名与字连写,通常名前字后,名通常一字或两字。故为陈康侯字安国,刘同字应之。在古代游完就刻字留记,这是一种时尚。历代名人雅士游石廊洞后留下的大量诗词赋,上洞左右两壁千年石刻是南方最有价值的磨崖石刻。

石廊洞 距县城东北8公里的地方,有座石廊洞崛起于一片田畴之中,座北面南,前仰后俯,以其形得名。洞高数十丈,周围一、二里,悬岩峭壁,其状甚伟。洞前,峭壁似经神工鬼斧劈就而成,斧痕历历在目,悬岩中有无数大小石窟,似一佛龛,悬岩之巅,万钧危石高垒,势将坠下,仰视令人怵目惊心,抱头欲遁。洞分上、中、下洞和暗洞,暗洞在下洞右侧,一石窦大如圆窗,人从圆窗中伛偻以进,里里一片漆黑,稍待片刻,周围始依稀可辨,洞可容一二百人,幽曲深邃。溪水从下洞流入,中有潭,鱼游其中,愈前愈低矮,最后仅能容溪水暗度,人不能进,暗流经数十丈至洞前石岩下流,游鱼往往于出口处嬉戏,悠然自得,见人来,倏然而逝,红鲤鱼则为其中之佼佼者。下洞,高二、三丈,广可容三、四百人,洞口广阔,光线充足,溪水潺潺从洞外流过,潜入暗洞。两侧高六、七尺处,形成两层,右似过道,左若楼台。台下石狮、石柱、形象逼真,台上梯田层层,最上处为一大丘,像座水库,似为灌溉梯田而设,春夏之交,“水库”“梯田”一泓清水盈盈,相传此乃“仙人田”。真是天造地设,如此奇绝!下洞右侧有曲径可达中洞,中洞原有一石梁长达三、四丈,高丈余,横在洞前,状若屏障。近年人们烧石灰,将石梁炸却,洞更豁然开朗。洞口石乳横挂,似绒幕徐徐下垂,若遮若掩。出中洞,过古庙(今已毁),仰视一石梁横架于绝壁之中,循石级(今已塌)而上,过石梁即上洞。洞口石壁上端刻有“石廊之洞”四字。据《莲花厅志》宋元祐间(1086—1093)学士刘避难其中,“记以诗,剔其壁曰‘石廓之洞”。石廓洞之名即由此而来,洞口高二、三丈,似一券门。洞内宽敞高大,可容七、八百人,顶似覆釜,中有一石囊悬挂,滴泉涓涓而落,下盛以缸,可供游人渴饮,上首原建有“大雄宝殿”(今巳拆毁),殿前石狮蹲坐,维妙维肖,殿上端石帘垂半空,似“垂帘听政”,殿后一暗洞,水深不可测,(未审水从何来),投以石,轰隆巨响,经久始见水泡。游人至此,望而生畏,不敢前进。洞左侧,一圆天窗,光射洞内,使洞景观清晰,历历如画。相传昔有神龙在此修炼,功成,破穴腾空上升,至今穴中犹隐隐有爪甲痕。左壁,宋元符二年(1099)林自成偕众道侣游洞后,题字擘上,至今墨色如新。邑人叶擎霄有:“古人爱山胜今日,字题千年如初笔”之句。他如石屏、石桌、石笋、石钟乳、石莲花、石牛、石马等等,不胜枚举,真是千姿万态,肖形不一,石廊不仅为山灵之大观,亦为洞天福地。盛夏酷暑,一进洞内,便觉浑身清爽,如入冰宫。严寒三冬,北风凛冽,堕指裂肤,入其中,则温暖如春。若攀登洞巅,则另有一番风味,不仅有洞内之千姿百态之石景使你留恋,若举目四望,则六字、湖仙、义冈、牢芳,诸峰罗列;村庄田园,星罗棋布;公路、河流蜿蜒交错,尽收眼底,也使你留恋忘返。无怪乎历代游人对石廊洞莫不惊呼为兰台石室,玉宇琼宫。被宋哲宗誉为“子云、相如复生”之学士刘称此洞为“仙家三十六洞天”,“窟宅宛如神仙旧”,明人李嗣成认为“神劖鬼削”有“若蓬菜群仙之丹壑”,“天宫玉女之瑶房”,确非虚言。(作家协会主席陈移新供稿)

石廊洞诗词选

永新法云上方

宋 刘弇

石廊西头物色妍,别有净界擎青莲。

玉虹挂门一水割,碧云差经千家连。

浩歌流年客尊酒,高卧白日僧华颠。

夜凉散发弄明月,更欲税驾青翰仙。

石廊洞

宋 刘弇

君不见仙家三十六洞天,西南大半盘苍巅。

此外元阳擅崭绝,况有石廊人喜传。

碧莲参差隅地涌,徙倚危梯飞螮蝀。

阴阴洞府半空开,一缕联凹愁寄种。

万钧崔嵬挂礌石,吁可畏兮若飞动。

天然湫水寻丈间,寒掬初悭媪神捧。

紫岩蒙茸瑶草秀,悬泉涓涓挹天酒。

淑灵岂即乾坤松,窟宅宛是神仙旧。

飞鸟点影阳光回,游子履深响惊雷。

九夏三冬自回斡,雨阳宣燠争暄豗。

神物奄有似无谓,突兀古庙当岩隈。

鼪鼯笑舞助怪变,落日愁绝松风哀。

瞰临一方殆天意,累露之疑此其是。

仙乎仙乎胡不归,忍使秋磷泣阴鬼。


寄题石廊洞

明 李嗣晟

我闻梅水之隩有石数百丈,

仙人鞭之来自东海之扶桑。

神劖鬼削骋奇怪,擘作上下两洞称石廓。

下者幻若蓬莱群仙之丹壑,

上者突开天宫玉女之瑶房。

攀椽迥绝尘凡路,眄昐疑在牛斗旁。

但见碧霞烂漫张奇屋,石髓滴沥成琼浆。

仙翁羽客纷总总而来集,云旗烟旓接混茫。

醉上丹梯题绝壁,雷奔电射蛟虬翔。

近瞰碧云湖山小琐拳可碎,

遥睇义屏禾障环向而趋跄。

假令移置名都当孔道,六六洞天何敢相低昂。

遐想精灵始磅礴,岂为方外共徜徉。

奇蒸秀孕匪偶致,合有雄人杰士崛起扬芬芳。

况今凤台时时腾紫雾,龙光夜夜烛银潢。

寄言山灵休叹久寂寞,迟我招猿引鹤再歌南山章。


石廊洞赋遇仙招隐歌

明 李嗣晟

右遇仙歌

今何日兮至日,驾言游兮石来帝乡。

肤绰约冰兮雪,雪炯炯兮星芒。

服霞裙兮佩珩璜,驷赤虬兮戒以鸾凰。

导余辔兮纡繘,翼余趼兮回翔。

纷飘飘兮洞之阳,下穷丹壑兮上窥瑶房。

鸟道攀椽兮石栈鹘巢,咫尺兮天阊。

采玉田兮咀嚼芝英,吸沆瀣兮吞吐琼浆。

刘郞有碣兮摩之砰訇,宓妃有床兮抚之焜煌。

仰昆仑兮庭户,俯六合兮秕糠。

徼洪厓兮上药,还星星兮苍苍。

诏同侪兮靡倦而忘,须再游兮乐且未央。

右招引歌

有一老人兮山之阿,貌书立兮鬓霜蟠。

策鸠筇兮矫矫,冠鶡毳兮嵯嵯。

倏往来兮洞天,薖攀云松兮扪烟萝。

嗤簪绂兮徽纆,托岩穴兮委蛇。

喟彼瞀人兮罹百疴,盍归来兮兴此駊騀。

扬云旗兮丰隆尔役,驾灵舆兮列缺其轲。

壑岞峈兮道以长离,途荒忽兮烛以羲娥。

窥璇房之窈窕兮结彼桂窠,

指玄圃之轧匢兮构厥兰窝。

采玉田兮嘉穗,漱石髓兮灵波。

鹤翩翩兮在户,鹿呦呦兮成歌。

追松乔兮渺焉安往,怀惠连兮耿其不磨。

矢此生兮从吾所好,脱疾痼兮如我癖何。


游石廊洞次刘聘君韵

明 李嗣晟

(一)

千尽穹崖半是苔,猿猱欲度尚邅回。

谁将六六洞天窍,幻作层层玉女台。

入夜星河岩窦宿,有人环佩鸟边来。

石床唤醒游仙梦,沆瀣频分三雅杯。

(二)

杖藜踏破万峰苔,石室搜奇日几回。

自是天工凿壶峤,误疑海气结楼台。

我从方外寻真到,鹤自云间报客来。

一掬石泉寒似雪,何须羡饮紫霞杯。


游石廊洞

明 刘元卿

参差危磴倚莓苔,山半仙桥一缕回。

人似猿猱翻石壁,天开日月自楼台。

尚遗宋碣题痕在,却忆刘郎前度来。

指点千年成感慨,数峰寒色对衔杯。


石廊洞

明 周时

果是何年石洞开,巉岩高出碧云隈。

就中有鸟能啼客,不是秦人莫浪猜。


石廊洞题壁

明 贺觉

洞空何年辟,危桥共鸟寻。

幽灵通众响,万古石廊心。

石廊洞

明 贺觉

予与陈子易游石廊洞题壁,归后后纪以长言,曰:

登临亦有时,不独豪兴迫。

苟或非其人,山灵终郁郁。

石廊起特峰,波涛无所接。

磴道倚空虚,若为猿鸟没。

双梯护云端,随岩深曲折。

宏敞大厦如,游者可数百。

一洼清且涟,不知水从出。

投石思浅深,其源因以测。

风霜不能侵,可未值明月。

下引自视奇,迥然两洞别。

兹行何畅哉,友朋眼慧绝。

欲希前贤踪,有诗愧题壁。

寻出光中来,斯言千古识。

石廊洞次刘元卿韵

清 孔兴源

特蹑危梯印古苔,洞天深处紫云回。

千畦自泻丹山溜,百尺遥通绛节台。

花落松楸碑未灭,烟迷井灶鹤空来。

只应瀹茗消烦渴,不羡金茎露一杯。

石廊洞次刘元卿韵

清 李其昌

古洞幽苍骏古苔,孤撑碧落万峰廻。

仙人可要倚真府,下土那曾到上台。

但溯龙泉从地出,直披云穴自天来。

穆然高望岩廓里,不说餐霞饮露杯。


石廊洞歌

清 叶擎霄

怪石如云荡碧烟,阴风吹动石乳莲。

心寒怯被双轮照,窥破壶中小洞天。

壶中老人迹更奇,咳笑如闻影若迷。

圆光处处变法界,更引幽情临绝梯。

危楼倚天高无比,敞门驾鹤去未止。

何年丹鼎犹存性,至今暮烟不停紫。

击鼓何曾见桐鱼,一棋已尽古盈虚。

不信闻琴亦烂柯,但坐湾头听音余。

仙家日用不寻常,种田偏入无何乡。

宁知劫灰烧未已,杖履犹向石冢藏。

中有一隅迹何扰,招隐拟学商山老。

解得仙人亦伐毛,不将机事惊栖鸟。

古人爱山胜今日,字题千年如初笔。

邀僧访道可全真,何用携家破苍壁。


石廊洞次刘元卿韵

清 汤大龄

石廊犹封古翠苔,可闻仙驾紫云回。

烟霞已冷虚丹灶,阊阖如开耸玉台。

若解岩廊天外蹑,疑从银阙岛中来。

摩挲石碣经尘在,空说人间渡海杯。


斜溪八景之一石廊洞

清 周天球

未识何年洞窍开,石廊回转势崔嵬。

个中有鸟能啼客,不是秦人莫乱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坊村石廊之洞千年石刻由来及历代名人歌咏诗词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