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后记-1.找寻上师

西藏阿里回来有10几天了,曾经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起“为何要去?”我在一个普遍性的回答“因为那是我的梦想之地”之外,但如果有人多问一句为何有这样的梦想,或许在20几岁时我会回答“因为听说那里很神奇,我想遇见一些神奇的事情”,可当40不惑时再问我时,我潜藏声音也越来越明晰。其中之一便是我想找寻我的”上师“。

找寻上师

“上师”这个词,最早是在一些信佛的朋友口中听到过,也时不时会看到他们分享的一些关于拜见上师的点点滴滴。而从本身的定义来看,“上师”是指佛学的老师,也是在寺院或佛教中最权威的导师。对于我这只是认同佛教中的真、无常、无我的理念,但并非皈依佛门更不执行任何的佛教仪式仪轨的人来说,“上师”看起来离我很远。

或许人到不惑,开始相信人生其实是场修行,所经遭的一切都是修行路上对自我的考验和心的修炼。2020年多了些空闲的时间,也看了些空闲的书,尤其是“索甲仁波切”“克里希那穆提”还有“一行禅师”的书,在看的过程中,一些只言片语也跳入我的脑海中,不管是怎样的所谓流派或信仰,但会不会有一位老师的带领会对人生这场修行也更有帮助呢?如果有,那我是不是也应该找寻一位人生修行的老师”上师“呢?接着脑海中蹦出”去西藏吧,去冈仁波齐山,那里可能会遇见我想遇见的,回答我所疑惑的......”

潜藏着这样的心愿,旅途中除了美丽的风景,我想要遇见的“上师”似乎还不着边际。一日在去往冈仁波齐的颠簸山路上,耳边的对讲机中传来了“李旭”老师的声音,李旭老师是我们这次国家地理行程中特别聘请的人文老师,他本人也是信仰西藏古老的宗教“苯教”。“我们即将去的冈仁波齐山,‘冈’在藏语里是‘雪山’之意,而仁波齐是仁波切既‘上师’之意”。听到这里,我脑子像被一股强烈的电流给击中,整个人愣住了,后面李旭老师再说了什么已经不再记得,但“雪山上师”四个字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放佛遇见了一位久别重逢的长辈,内心的各种情感一股脑的涌了上来,眼泪在那一刻夺眶而出。这份情感中有不知鸣的喜悦、崇敬和感恩, 我知道我遇见了我的第一位上师”雪山上师“冈仁波齐神山。

冈仁波齐山在宗教上被几大派系(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也是朝圣的起点和终点。同时在地理上也是几大湖泊的发源地,四个方向分别用宗教中的神兽命名。流向东方的是马泉河;流向南方的是孔雀河(下游即是恒河);流向西方的是象泉河;流向北方的是狮泉河。每年络绎不绝的来自印度、不丹、尼泊尔以及中国各地尤其是藏区的朝圣队伍,使得这里的神圣意味绵延了几千年。

从阿里回到思念中的家,迎接我的是在书桌上静静摆放的,买了有几个月刚刚到货的《特蕾莎修女传》。在醉氧的状态里一口气看完了。特蕾莎姆姆所做出事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深深的被她背后的精神信念震撼到。她被人们称为“圣人”。她如此坚定的背后,是对天主教最简单、真挚的信仰和对基督耶稣的挚爱和相信。她说自己就是耶稣手中的一支笔,每一位寻求帮助的穷人,当他们伸出手时都是耶稣的化身。是她的主在化身为穷人在寻求她的帮助。带着这样的信念,她成就了世间一桩桩的伟大,她在人间种下了一个个慈悲的种子,在几十年中这份爱在世界各地持续的发芽开花。姆姆的人生是用她的爱和善在“修行”,而如果真的有一位指引她的“上师”,那无遗就是她的主“耶稣“。

合上书,”上师“这个名字似乎不再遥远,TA可能就在我的身边。那个带给我勇气,为我指引方向,在我遇见困难时伸出援手,让我义无反顾为此努力的力量的示现,便是我的“上师”。TA可以是一座山,可以是一位神,也可以是一个人......。TA可以呈现各种形态,在我们需要时以我们可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我们看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藏行后记-1.找寻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