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诗有感(2020.11.12)

       

        古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奋发,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愁苦,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愉悦不已……

        诗言志,诗歌是表达情感最好的方法。无论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还是对自然风光的热爱,都能被文字表达得淋漓尽致。今日听诗,着实学到了很多。

        午后阳光明媚,它们从窗帘的缝隙中挤进了屋,玩闹着,跳跃着,照亮了我的内心,打开了闸门,供诗歌进入。

        诗是什么?这是一开始周先生所问的问题。诗是一种可以表情达意的东西,许多无法倾诉的事情,可以通过诗歌发泄。将喷薄已久的情绪通过文字传递出来,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吗?

        当周先生的诗集下发后,我有些激动的翻开它,仔细研读序章。“他情感的浓与命运的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行字忽的闪入我的眼帘,再往下看,在抬头看看在上面但那个温文尔雅的人,不由联想到:

        鲁迅弃医从文,一篇《药》饱含了他为拯救国民的精神,如果说鲁迅以文学为要医治人们的灵魂,那便可以说,周先生以诗为要治疗他那沉重的内伤。

        翻开正文,《走近死亡》。我们每天都在不断走近死亡,我们都没有按照真理活着。其中蕴含的哲理,我不能完全理解,但我可以肯定,它所表达的,是对生死的不解,是对已故父亲的怀念。

        再翻,我遇见了《回眸》。“一把火,烧了骨头,连同曾经链接骨头的关节,烧了死者的遗物,让我裸露在乡亲,迫不得已的怜悯中”,是悲痛吗?还是怀念?就如诗的开头一样,情感似迷雾,将无助掩藏。

        不知道为何喜欢这篇,只知道它所包含的情感是空前的炽热,是别人无法比拟的炽热。这让我更加肯定了一个观点:经历,才是真情实感的来源,也是文学的骨架。

        在祖坟的青烟间,我看到了那似针灸的墓地。穿行于迷雾之中,望着那历经坎坷的身影,看见了他带着恬淡微笑的面容,触景生情,酸涩一片,悲从中来。

        我沉浸其中,情感似波涛汹涌,如惊涛拍岸。我能感受到,那似乎可以打动天地的情感,就要打破文字的禁锢,透出这一方小小的纸页。

        眼眶不由得红了,沉重的心情里,饱含着对过往的回眸,也饱含着,对生死的思考。

        今有“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走近死亡,有的慢一点,有的快一点”,亦有“始终没有干透的是,迷雾,书本,还有泪水”。

签名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诗有感(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