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吗?父母抚养我们的方法是从上一代继承来的,他们基本上是拷贝了上一代的操作系统,下意识地完成了孩子的抚养,我记得小时候姥姥总是告诉我,要听妈妈的话,等我有了孩子,我妈对我儿子说,要听妈妈的话,在她们心目中,听话是一个孩子的基本素质。家庭是我们成长的土壤,它可以给我们力量,也可能折断我们的翅膀。
《原生家庭》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诅咒,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它的作者是苏珊·福沃德博士,全书分上下两部分,前半部分剖析了各种不称职父母的类型及有毒家庭体系的代际传递性,后半部分给出了具体的校正方法和行为策略,帮助我们与有毒父母划清界限,找到自我价值,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让孩子做个孩子
他们(有些父母)在保持稳定的情绪或健康的心态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障碍,他们不但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反而常常指望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
记得开放二胎时,有一次,同事们闲聊,讨论生二胎的事,有个同事说,我老公是坚决不会生二胎的,他说要给儿子一个正常的童年,我们都大笑起来,生个二胎怎么就影响你儿子正常的童年了?
原来,他老公同事家里有三个孩子,他是老大,从六岁起,他就担负起照看弟弟妹妹的职责,父母总是说:你是老大,你要照顾小的,你是老大,要让着小的。从洗衣、做饭到后来的辅导作业,他是无所不能。
在大城市安家后,他请父母过来小住,一次他半开玩笑的说:自己是家里个头最小的,都是因为小时候,你们总让我让着弟弟妹妹,好东西都让他们吃了。
本来想得到父母的抚慰,没想到父母毫无愧疚地说:“老大不都是这样吗?这就是老大的责任。”他本想反驳,可是看到父母花白的头发,忍住了,但心里总有缺少童年的遗憾。
工作以后,他是整个部门飞行时间最长的员工,以至于队医都强制他休息,因为他要给没上大学的弟弟攒钱盖房子、娶媳妇,因为爸妈说他是家里的希望,以至于影响到自己小家的和睦时,他也在所不惜。
孩子有权做个孩子,他们应该尽情嬉闹,释放天性,长到一定年纪,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承担自己的责任,但不能牺牲童年生活为代价,这样童年的牺牲,会成为成长道路上的坑。
那些从小就承担与自身年龄不匹配责任的孩子,责任感都很强,责任感与负罪感是共生的,他们往往会为家庭付出过多,一旦觉得自己没有尽责就会责怪自己,继而加倍努力,最后陷入力不从心的境地,因为他们品行的好坏是由对家人付出的多少来衡量的,家人的认可成为他价值感的来源,也让他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二、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
除了物质方面的需求外,孩子有权获得情感上的抚慰,有权要求自己的情感得到尊重,要求家长正面积极地对待,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昨天在读书训练营里,一个同学的打卡作业,让很多人都留下了眼泪。这是一个准妈妈,她说,每当群里要表达感受的时候,她都觉得心浮气躁,不知道怎么表达,也看不进别人表达的东西,仿佛心力落不到那一个个文字上,它们在眼前飘忽着,让她感觉无病呻吟。
但是当她看到别的小伙伴能敏锐地感知并回应这些情感时,她就开始羡慕,并且暗暗责怪自己对别人的不重视。
她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在结婚之前很少有快乐的时光,多的是苦闷、无助和难过,从上小学起她就经常被锁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妈妈那狰狞的面孔时常会浮现在眼前,仿佛要把自己吃掉。
初中的时候,梦到妈妈——她的霸道和不讲理,经常会哭醒,有一次哭醒之后,还是很伤心,忍不住继续哭泣,直到把父母吵醒,她还天真地幻想父母会过来轻声地安慰,没想到听到的是他们不愉快的迷糊语气和喃喃的责怪,让她跌落到冰窖直至被睡意侵蚀。
这种悲痛无人诉说,因为说了爸妈也不在乎,因为自己的情感是不重要的,自己只是个孩子,孩子不能准确把握、表述自己的情感,所以后来工作后,她会努力工作,但不轻易发表意见,不会求助,更不轻易表露情感,很难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当父母释放出的信号是你的感受不重要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慢慢地他不再去表达,更不会积极地回应别人,不能感同身受,因为觉得别人是无病史呻吟,渐渐地把自己蜷缩在一个壳里,成了一个疏离的、自我价值感极低的人。
三、打破原生家庭的代际传递
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心理舒适区吧!可是你会说,这么痛苦的状态,怎么就成了心理舒适区了呢?
正如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中说过的那样,有时候人们即使处于很痛苦、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人们熟悉它。
即使很痛苦,人们也不愿意打破这种平衡,因为这种拧巴、焦灼的状态你早已习惯了。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一样,被关押了50年,早已与监狱的环境融为一体,出了监狱却把他送上了绝路。
所以人们心安理得地安于这种平衡,一个个新家庭也在惯性的作用下因袭了原生家庭的模式,子子孙孙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工业品。
那到底有没有可能打破这种代际传递呢?答案是肯定的。正如荣格所说: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所以说潜意识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那同样的,当你能意识到你的潜意识时,你的命运就发生了变化。只有认清我们潜意识里那些具有毁坏性的观念,让他们显出原形,我们才能彻底抛开它们。我们首先要直面这些观念,才能够做出自主的选择。
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你是在塑造未来。
《原生家庭》这本书,虽然指出了很多原生家庭的问题,但是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声讨父母,推卸责任,毕竟我们是自己的唯一主人。我们应该做好课题分离,小时候,他们没有照顾好我们使他们的责任,长大后,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认清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方向,并能彻底的打破原生家庭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
看了这本书不能让你马上变好,但是,在你今后人生道路上,当有个契机出现时,你可能会顿悟,会跟自己的父母和解,会拥抱小时候的自己,并引领他走向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