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尷尬論

      眾所周知,自漢以來,五经之中《周易》最為第一。當然這是說古代,起碼自漢代開始,《周易》的地位是不斷提高的。所以後來才有后来所謂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之说。但是自打辛亥革命以後,新文化運動以來,發生了太多太多不該發生的事情,但是這些事情又避免不了。在這裡我就不詳細多說了。《周易》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的地位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是誰造成的?我想這個我們不必追究。我只想講,真是時也命也。那么《周易》今天淪落到什麼樣的地步呢?

            儘管今天我們已經開始學習並且重視傳統文化,但是四書五經的地位,已經遠遠不如從前。尤其是《周易》,在今天所處的地位最為尷尬。比如有一個小孩,在高聲朗誦《論語》,媽媽看到了,可能就會說“嗯不錯嘛!這孩子真好學。”  媽媽看到了小孩在朗誦《詩經》。可能會說,“嗯,不錯嘛。這孩子真好學。”除此以外,朗诵《礼记》、《大學》、《中庸》、《孟子》、《尚书》等等幾乎都可以得到孩子家長的肯定。但是如果一個小孩比較喜歡讀《周易》,家長們可能就會問“你讀的什麼東西呀?東一句西一句有什麼用?這個是封建迷信,是糟粕。讀這樣的書幹什麼?快別读了。讀了以後長大算命去呀!這孩子真是亂讀書。”這就是今天《周易》這部書的尷尬,因為它不能得到應有的認可,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也很難走出歷史所造成的誤區。家長們自己都搞不懂,即便是學校的教師,也大都搞不懂,所以我们不能怪他們不讓孩子學這一部經。老實講,我們今天提倡學經典,好像其他經典都是經典,唯獨《周易》经不经典不典。有的人把他抬得很高,也有的人把他踩的很扁。所以我說《周易》的地位很尷尬。但是不管你用怎樣的觀念看待他,它都不會在意,因為它是一部經典。

            最起碼在清朝滅亡以前,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之內,《周易》都是一部被奉為圭臬的經典。無論是天文還是地理,無論是醫學還是数術,不管是君王還是平民,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都與《周易》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繫,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肯定。我今天要說一句狠話,究竟是歷史上的賢哲們笨?還是我們今天的人蠢?大家自己想想看。《周易》之所以其地位尷尬如此,在這裡我們老实講,和其神秘性不無關係。因為有很多神秘和玄妙的东西從《周易》裡頭來,而今天的我們又無法去驗證,因此只能說他比較古里古怪,不像是一本正經的書。可是呢,四書五經他又是其中之一,而且曾經位居五經之首,如果我們輕易的把他否定的話,好像又不太對,所以只能對它不冷不熱,或者有時候太熱,有時候又太冷,因此搞得《周易》这部经典很尷尬。今天在這裡講這些話,我的目的不在於提高《周易》在今天學習傳統文化上的地位。而是要在這裡很鄭重的告訴大家,《周易》確實不容易懂,但是,要想學習傳統文化,要想搞懂中國諸子百家經典的核心所在,以及他們的差別在哪裡?非得讀《周易》不可。不管你是讀《論語》,還是讀《中庸》,不管你是讀《大學》,還是讀《孟子》,這裡面有些話,你真要搞懂搞明白,非得聯繫到《周易》不可。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好像牛吹的很大。是不是這樣?我想最好是大家自己去研究去體會。《論語》一開始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时习是什么意思?是反復練習或者說是不斷溫習功課的意思嗎?這裡我不給你答復,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你去看《周易》坤卦裡面的那個第二爻,它裡面就提出了一個相反的觀念,講到了一個“不習”,,並且孔子认为这一爻的象“地道光也”,多厲害呀!誒!《論語》上讲“时习”,《周易》裡面講“不习”,那孔老夫子到底贊同哪一個?到底哪一個對?我想問這種問題的人,多半是還沒有讀懂《論語》裡面的這開頭第一句話。我個人還是比較贊同宋代的王日休,他的理解最為深刻,也最為令人歎服。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我就不多說了。這個“时”字,就是“當……時候”的意思。講明白一點就是,孔子在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什麼境界的時候,或者說是遇到某種情況的時候,怎麼樣利用這種境界或這種情況去學習和曆練自己,使自己的道德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和完善。比如說,當別人誤會你時,恰好就是你學習不怨恨别人的时候,能夠人不知而不慍,這樣子你的心胸才能廣大,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君子。當然這是舉例說明,不一定恰當,但是大概意思就是如此。這樣子我們和《周易》一對比,就會發现,誒,真的是這個樣子。在《周易》裡面,有一段文言,孔子對坤卦的第二爻作了解說。他讲“直其正义,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這樣我們就知道,学而時習之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我们能夠做到“直方大”,能夠做到這樣,就不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什麼疑問了,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能夠做到這樣,就不必刻意去學習什麼了,因為自然而然就達到了,不再是勉強的作為,而是發自內心的道德流露,一切的行為無不合乎善,因此讲“不习无不利”。但是我們要了解,這個“不习無不利”是由“时习之”慢慢鍛煉修養過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要學而時習之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講到這裡,我不知道是我们尷尬,還是《周易》尷尬。我在這裡也只是拋磚引玉,並非要故弄玄虛。還是重複那句話,要想搞懂四書五經,要想搞通諸子百家,要想弘揚傳統文化,要想真正的了解我們的歷史,我們幾千年的文化,非得讀《周易》不可,至於怎麼讀?读到什麼樣的程度?這個要看大家自己的興趣。《易》自上古流傳至今,其源不竭,川流不息。此中智慧真可谓:但取瓢来任尔饮,江河湖海水無盡!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易》尷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