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2+Django】使用extract-text-webpack-plugin分离样式文件

优化前

webpack配置了两个入口,一个是app.js,一个是vendors(包括 react 等第三方插件)。打包生成的JS文件对应有两个:app-[hash].jsvendors.js

这种情况下,样式文件都被打包到了 app-[hash].js里面。而且这时候我们还没有做按需加载,所以这个文件会比较大,网页初次加载的时候花的时间很长。

优化后

使用插件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把样式从JS文件中分离出来,生成一个单独的CSS文件(竟然快1Mb了...),再引入到 HTML 中。打开页面的时候,app-[hash].jsvendors.js和这个CSS文件会被异步加载,节省时间。

优化过程

首先安装插件:
npm install --save-dev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修改 webpack 配置文件,先添加plugin

const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 ...
  plugins: [
      ... ...
      new ExtractTextPlugin({ //样式文件单独打包
        filename: "app.css",  //指定生成的文件名称
        disable: false,  //是否禁用此插件
        allChunks: true
      })
   ],
}

注意,如果是 Django 项目,样式名称需要跟打包生成的其中一个模块名一样,这样才能在 templates中引入。比如这里我们命名为app.css
然后修改CSS和LESS文件的loader

module: {
    rules:[
        {
          test: /\.css$/,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style-loader',
            use:['css-loader', 'postcss-loader'],
          })
        },
        {
          test: /\.less$/i,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style-loader',
            use:['css-loader', 'less-loader'],
          })
        },
        ... ...
    ] // add all common loaders here
},

这是 Webpack 2 的配置了。Webpack 1 的 loader 格式跟上面的有一点区别。
配置修改完成了,再打包就会出现一个 app.css的文件。

接下来只需要在HTML头部引入(如果不在意引入css的位置可以忽略以下的步骤)。

我们后端使用的Django框架,所以需要在templates中引入。
修改前的 template

{% load render_bundle from webpack_loader %}



    ......


......
{% render_bundle 'vendors' %}
{% render_bundle 'app' %}


修改后:

{% load render_bundle from webpack_loader %}



    {% render_bundle 'app' 'css' %}


{% render_bundle 'vendors' %} {% render_bundle 'app' 'js' %}

具体修改:先指定在中只引入app bundle 的 js 文件:
{% render_bundle 'app' 'js' %}
然后在head中引入app bundle对应的 css 文件:
{% render_bundle 'app' 'css' %}

到这就ok了。

django-webpack-loader的使用说明中写到了这个用法:

render_bundle will render the proper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pack2+Django】使用extract-text-webpack-plugin分离样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