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British Museum – 在英国时,“母后大人”总口误说成大英帝国博物馆。大英帝国,这个带着昔日传奇,听起来非常神气的名字,现今偶被提及都会惹来众人会心的一笑。去英国前,一直在想,英国到底应该称呼成什么才好?British, UK, England,Scotland? 到了那里觉得,其实随意就好。
这是个矛盾和谐共存的神奇国度,哪怕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之间如此这般的嫌弃彼此,却依然带着这种别样的戏谑感生存在一起。在爱丁堡,苏格兰人说这里为人热情,什么都是温暖的,到了英格兰就什么都是冷冰冰的了尤其是人。而我们火车到伦敦那天正好倾盆大雨,八月天冻成狗。出租车到酒店时,我打算挖硬币零钱给司机,这位伦敦的司机大叔很酷的说,我又不是苏格兰人,是不会在乎这些找零的。不禁莞尔。游览苏格兰高地时,华人导游认为一国两制在英国早已存在,他指的是这种关系么?
说起这位导游,又不妨要多念叨几句,毕竟这篇文章是偏向历史角度的而并非游记。这位导游是爱丁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和历史的博士生。操着浓浓的乡音,但很多的思维模式却已经在学习中被渐渐同化。他在车上讲着关于苏格兰,英格兰的过往,攻读一个学科确实应该出于自身对这方面的爱吧。英国的历史文明过往自有其魅力所在,只是当你迷恋英国历史时,就真的要否定故土的悠长历史么?他认为,英国近一千年才是真正有历史和文明传承的,理由是历数每代皇室都可以找到其相连的血缘关系,也就是皇室贵族之间始终一脉相承。而中国五千年华夏文明其实早就断过不知多少次,因为已经改朝换代无数次,不是一个皇族了。秉着想听听关于历史的不同声音的想法未作现场辩驳。只是,这个观点我仍是无法苟同的,文明的传承真的是以一个皇室血统传承为标准的么?连电视剧里都常会说“天下应该是天下人的天下”,而并不是某个所谓贵族的天下。文明向来在野,不在室。这位业余导游的服务还是到位的,会耐心帮你解答旅程中的问题,只是时至今日仍对贵族血统有这样的崇拜和迷恋,也是有些学迂了。哪怕历经五胡乱华,历经元清统治,华夏文明仍然能吸纳融合异族文化,照样生机勃勃,因为堪称伟大的文明,必须拥有包容度才能海纳百川,不断生成新的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历史学界认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一直存在吧。
正文
经过前一天下午倾盆大雨的冰冷洗礼,幸而,到伦敦的第二天,去大英博物馆时,阳光明媚。
从总体印象来说,这个几乎是地球上最悠久、最著名、也最矛盾的博物馆,外表其实并不是最震撼的,看多了国内众多充满高级感的崭新博物馆,甚至有点过于平易近人了。
博物馆没有门票,游客可以自愿捐款。我们两人给了一个五英镑纸币竟引来了志愿者们一阵激动。
到了大厅中庭,透过玻璃穹顶洒下的阳光,寻到了我们的讲解员。这是头一回认真购买了两小时讲解服务来参观博物馆。可能也是对讲解有出自于自身的专业要求,一般并不太喜欢有讲解服务。这好些年来,唯一让我折服的,是十多年前因公请来全国十佳导游老师,才会让你知道,好的讲解真的能让你获益匪浅,欲罢不能的。只是,打此就被养刁了。绝大多数讲解员往往有两大问题,或是专业度不高,或是过于匠气。大英博物馆的讲解员是一位戴着贝雷帽的华人女士,她年轻时应该也是个脾气耿直的美人,其实是不是美人和年纪有时候还真没有直接的关联。初见印象其实一般,尚未到时间,站在一边正听到她和同事絮叨有些客人投诉及同行的事。所以,我并没有对这次讲解有过多期待。然而,实则这是一场很值得的讲解,两个小时仍意犹未尽。很感谢她能用尽量客观的角度来讲述大英博物馆,介绍那些个既是昔日日不落的战利品,又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交流没有争辩,更多的更像是探讨。
凡事是没有绝对这一说的,正如怎么看待大英博物馆。它存在的正面意义或许是在于它所谓具有“前瞻性”的全球文物收藏意识。不可否认,有许多当年在相对落后地区获得的文物宝藏,由于归进了大英博物馆,而免于在故土或早或晚的浩劫涂炭。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藏品量,大英博物馆对文物的保存真的都做到完好保护了么?也未必。
除了举世闻名的埃及馆和希腊馆,对于中国人而言,此行最重要的莫过于中国馆了。去到才知道,中国馆重建后重新开展为时并不久。翻新建造是由何鸿卿爵士出资,英女王出席启幕的。据说英女王来大英博物馆三次,其中两次都是为了中国馆翻新启幕。
中国馆面积并不大,其中展出展品两千余件。从远古到近代,品类齐全。由于近年对博物馆的兴趣愈浓,也陆续参观过国家博物馆和陕西的部分博物馆和墓葬遗址,以及台北故宫等,看的多了就能把部分散落在各地的展品联系起来了,历史足迹在脑海里就渐渐成形了起来,并可以加以比较。就像有时候你在北京看到一个器,就会想起在遥远的英吉利海峡那边还有一件珍宝与它有着血脉传承的关联,历经种种变故漂洋过海各自一方,这本身就是一段极宝贵的历史。
中国馆内有一件“双羊方尊”,根据介绍铭牌所写,是来自商朝现湖南界内的青铜器皿。而在日本,也有一件双羊尊。两者的联系和渊源现在无法考证,但其中缘由自然不必赘述的了。当时看到双羊方尊时除了觉得很精美外并无更多感受,直到半年后再访国博,见到了赫赫有名的“四羊方尊”。在方尊中,国博的四羊方尊无论从大小,工艺和规格上都是最集大成者,应是可以和司(后)母戊鼎、青铜神树等齐名的青铜器国宝。在环绕四羊方尊注视良久后,忽然想起大英博物馆里看到过的双羊方尊,一个细巧圆柔,一个高大犀利,相隔几万公里,却有种剪不断的同宗亲缘,双羊尊如果是人的话,应该也会很想回家吧。。。。。。
比双羊方尊更古老的,还有一个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最近代表江南新石器时代文明的良渚文化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单,这是一个在历史教科书里相对仰韶和河姆渡文化而言并不突出的古文明,但无论远至大英还是近到当地展馆都能看到多种展品尤其是工艺精湛的玉器为上,如玉玦、玉琮。看展时又正逢《延禧攻略》热播,其中就提及琮对于朝堂乃至社稷的深重意义,这倒是挺有利于对文物展品的生动记忆和理解呢。提到这部剧,不得不提另外一批展品,就是“大猪蹄子”乾隆爷的各种印章,满满一抽屉,逢年过节来个印,过生日来个印,哪怕心情很好也能来一个限量版的印章。那时围观章印展示的参观者特别多,不知是不是也和这部剧有些个关联?
在大英博物馆中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尊罗汉像、两尊菩萨像和一副三菩萨壁画。三菩萨图是体积巨大的壁画,被放置在中国馆走廊的最远端,两尊晋代的木制观音像安坐左右。从多年前参观敦煌莫高窟时开始,我看佛像艺术造诣的高低,一看面容二看手。这两尊雕像尚有色彩斑驳,残留的颜色反而成就了另一种岁月之美。这是两尊木质观音像,虽浅学过佛教,但依然说不太出所以然,并不能一眼分明佛印和姿态的寓意,单从艺术审美角度看,雕像面部神色格外悠然祥宁,望之令人心生暖意,却又不可随便亲近。手部雕刻线条极为柔美生动,装束又很有曹衣出水般的婀娜和飘逸。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雕像不都那样么,那我建议你用心去看一次敦煌莫高窟,不同时代的雕塑艺术造诣是全然不同的。相比两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的作品,再看后来粗制滥造的清代塑像,我只能说,云泥之别,后者存在于莫高窟只是为了逗个乐罢了。辽金元时代在国内馆藏里好像一直不是一个重点,但在这里倒是看到不少精品。
在这里被誉为“东方最美双手”的辽代陶瓷罗汉像阖眼淡然的端坐在显著的位置,这双手与我之前说过的木质观音像的手比更美在哪?我说不上来。但就记得“西方最美双手”是蒙娜丽莎。这样一对标,其地位便令人难忘了。我对罗汉像的背景故事更感兴趣,罗汉像来自于河北易县,这里来自河北的珍品不少。佛堂中的罗汉,一般多为 16(宋之前)或 18 位,据说当年颠沛流离被带出中国时便损毁 3 座,而现存同批罗汉像仅为 10 座。所以它能完好的展现在我眼前,就已经是无价之宝了。而在去年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内,又非常有幸地找到了其他一尊罗汉像,这种体验有点微妙,仿佛看到散落在天际的星一般。
同样来自于河北的三菩萨壁画,它的面积和位置都占据了中国馆中首屈一指的核心地位。不少人以为它是敦煌壁画,其实它是位于河北的明代清凉寺内壁画截取搬运来的,叫清凉寺的寺庙在国内我查过不止一处,这处未必知名却藏有这样惊世骇俗的艺术品。在此,一个菜鸟不想再去班门弄斧那些艺术层面的东西,触动我的是这幅画的一个故事。据说在早些年,应该是刚有国人来访的时候,有位访客听说这幅壁画源自河北清凉寺,他极其惊讶,因为他就是当地的父母官。回去之后他找人去找这个寺庙,然后有人带他来到了一片农田,告诉他这里曾是清凉寺,但早就毁于战火了。。。。。。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珍品里最珍贵的前三位想必应该是汝窑天青瓷、女史箴图唐末摹本、敦煌宝藏。
除了中国馆,大英博物馆还独设了一个 china 馆 - 瓷器馆。这个馆面积不算壮观,却有着两件能让中国人乃至热爱瓷器的所有人种都震撼的至宝。其一就是陈列在进门处左侧墙边的一对青花瓷的大花瓶,和众多国内馆藏的青花瓷珍品相比,艺术造诣看上去也未必就是最高的,但它的名字叫“大龙纹”,这是一个考古和瓷器界都为之动容的名字。因为它,足足将青花瓷的历史从明提前到了元代!花瓶上文字清晰地标记着元朝的年号。民国时期,宝物初现世在国内未被众多行家认可,几经周折却在英国被确认身份,因此这对花瓶有个正式的洋名为”大维德花瓶“,随了英国伯乐的名。据说专家泰斗曾经在此围着它们绕了数圈为之落泪,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太明白这种物件可以带给你的那种感染力,你为之着迷,其实并不是因为它身价不菲,而是它的本身就是一段传奇,一整段悠长而不可及的历史,你所有的想象和牵念只有在亲眼见到它的刹那才会穿越今古交会在一起,只有你自己才会懂得那种内心的百转千回吧。
瓷器馆至宝之二便是前面说到的汝窑天青瓷了。在我心中也是很多人心中,宋是一个中国艺术审美至高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暂无来者。至简至美,不流于外而蕴于内,匠人细节处的心思是需要观者也用心去体会的,甚至无从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称之为韵。宋色彩审美的至高代表,我觉得汝窑天青瓷就是一个。看汝窑天青瓷时很多人可能脑中也会跳出那段“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 BGM 吧?歌词很美,可惜后半句格局陡然就变窄了。天青瓷的那种色彩以及纹路的美是足可以令人心醉的,给我个小凳子,或许就能在那儿坐定发呆痴望半日吧。汝窑是皇家窑,天青瓷本身就极稀少,保存至今更是屈指可数。这些年看到天青瓷精品最多的一是台北故宫博物馆,一是这大英博物馆,在内地反而未得见这么多件精品同时展示的。关于天青瓷还有个说法,据说天青色是源自于极富神秘色彩的秘色。秘色原本就是一个传说,只有文字记载可参考,并没有人真正见过,直到法门寺地宫的发掘,才让这个神秘的秘色重现人间。之前也有幸在法门寺见过一次,色泽比天青色更淡更灰些,偏白些,当时这种瓷色应是极难得的了吧。
许多人可能都是因女史箴图慕名而来的,但遗憾的是现在真迹已不再做日常展出了,据说正在内部修复维护。我能见到的只有电子版。女史箴图现存世有两件,均为摹本。一是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代摹本,这二便是大英博物馆内的唐末摹本。都说唐末摹本从各方面来看都比宋摹本高出一筹,所以异常珍贵。每件珍品背后都会有很多传奇故事,这件也不例外。能归入大英博物馆的由来,是因为当年有一位潦倒的爵士从中国把这幅画带回到英国,当时心想这画卷上的坠子应该还值几个钱就想变卖出去。没想到被行家发现这副就是声名显赫的女史箴图,问他是怎么得到的,这位爵士讲了个故事,说他从圆明园救了一位非常高贵的妇人,作为救命之恩赠送给了他这幅画的。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他为什么会在圆明园出现?那位贵妇大家都觉得是慈禧,但若作为感恩赠礼,为何不选择金银,而选择这副曾一直被乾隆爷在案头把玩的至宝去给到一个对此一窍不通的洋人?总之,博物馆当时只花了几十英镑就将这至宝归入馆藏中了。这样相似的故事在那里比比皆是。问及出处,或说是国人当初便宜卖与洋人的,或说是国人海外展出带不回国就留在当地了(如隋代巨型阿弥陀佛像),合情合理,让你挑不出一处错来。
还有一样更是纠结在国人心中的。那就是敦煌宝藏。很多人对这段故事很是知晓,藏在墙内的经卷书籍,以及被割下的壁画珍品,还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道士。如果你想来这里看敦煌瑰宝那就很遗憾了,这里并未展出敦煌部分的文物,不知是出于敏感,还是更令人忧心的猜测 - 文物的保存现状。在莫高窟曾看过很多窟中被割下壁画后裸露在外的岩体痕迹,知道它们被带去了哪里,但何时才能再见真容,就是个未知答案了。
谈到这些珍品背后的种种故事,就必须要谈到大英博物馆这段抹不去的历史和如今的馆藏情况了。在此,我想尽量客观的从文物本身的角度谈一下看法。
大英博物馆真正展示的只有两千余件,历年的更换率也较低。你看到的展品保存条件有好有一般。好的是,这次翻新有些精品,尤其是字画用的是最新的保存展示设备,可以减少光热对字画的损伤。所以还能看到部分真迹,大家都知道在国博现在只能看到字画仿本了。而有些藏品保护就有点看不懂了,例如那尊被放在中国馆外楼梯处的,来自河北崇光寺的巨型隋代阿弥陀佛大理石像,感觉人人都可以摸上一把,幸好在这里不敢有像国内景点那么手欠的游客。但放置在此处总让人有种仿佛这是件展馆装饰品般的儿戏感。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些珍宝的来源问题,这个历史同样也是这个珍宝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来之前,很多国人就疑惑为什么这么多海外珍宝不让对方送回来,有时候还要有些爱国商人一件件高价买回来。去过才明白,时隔久远,很多事情都湮灭于历史中,用现如今的逻辑是说不通的。清朝八国联军抢夺不用多说了,单是国民政府时期不设海关这个大 BUG,就能让数不清的宝贝顺利流往海外。当时,百姓生活贫瘠平均教育程度不高,不说盗墓和销赃是否猖獗,单是把身边各种渠道得来的老货仨瓜俩枣卖给洋人换衣食想来也是顺理成章的,糊口都来不及,哪里还懂得要保护自己国家的文物这种高尚的道理。所以,任凭现在怎么说,都很难去缺乏客观证据的要求什么。同样,希腊也在要求英国将那些神庙雕塑的世界级瑰宝交还本国,但也仍然未果。前一年去雅典参观遗址和博物馆,到处可见仿品,并标明原物在大英博物馆。希腊尚且如此,不稳定的埃及更是没力量也没有能力索要和保护了。当然,大英博物馆一直标榜的是具有前瞻性的收集和保护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遗产,你或可以说这是当年美其名曰的掠夺行径,日不落那些辉煌而斑驳的历史如同余晖,时隔百年仍会隐隐照在很多人的心底。但同样,这世界上并无一件全不是的事,彼因连着此果,福祸相依,善恶傍生。如今回望,那些不甘愿离开故土的宝藏,竟也避过了一场场旷世的灾难。正如看到中东的部分藏品现在仍好好的被展示,接受众生的瞻仰。而同根同源的另一些,不久前刚被战争涂炭毁灭了。
照此逻辑,是不是寄存在大英博物馆就是最好的归宿了呢?大英博物馆想必也是在尽力保护所有馆藏,但面对政府的财政压力,面对如此浩瀚的藏品,依我粗浅见识,博物馆至少要面对两大问题:
其一、藏品量过多,非展示品保存情况堪忧。例如中国的藏品有两万余件,而实际展出才两千多件,这几乎从未面世的一万八千多件藏品究竟现状如何?堆放在某个外借仓库内的可能性很大,书籍字画得不到专业保存的话,损耗情况将是难以估量的。现如今英政府经济状况是否能充盈到足够维护所有藏品呢?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
其二、面对非本土藏品,专业度不足。就这点,必须又谈到女史箴图。现存唐末摹本为何不再展出?其中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受损情况严重,英国人曾按照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见识去找人用日本的装裱方法来装裱这中国卷轴,导致了对画作难以弥补的破坏。也说入馆后因为不懂画作历朝历代名家题字的价值,已被裁切掉很多具有考古价值的题字内容。这是让人很是痛心的破坏。还有一件趣事,是我在馆内发现的。讲解员在介绍位于居中位置的唐三彩雕塑群,这些是出土于唐刘廷荀的墓葬,据说是一位将军。最著名的是其中的马,也是英女王老太太最爱的。忽然瞟见这个展品的介绍牌上用了张非常眼熟的图,弯腰定睛一看,竟是赫赫有名的阙楼仪仗图,那时刚去过懿德太子墓,墓道里还有复制的壁画,原作现存陕博没来得及去看,所以印象深刻。怎么会在大英博物馆的唐将军墓葬展品区出现这个图呢?我特地去找讲解员问此事,讲解员毫不见怪的说,这很正常的,这种错误在这里是经常有的,老外还是对中国的东西没那么了解的。这句话对我还真有点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向来考古是我一个未能实现的年少梦想,因此对这方面的专家我是十分景仰的,觉得他们的知识面之广阔是尔等凡人不可企及的。但其实,也未必?因此得到一个结论,最好的文物保护就是,国家强大,自家的宝贝自家珍藏。愿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