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风险》读书心得(三)

第10章  只有富人受害:其他人的偏好

一、富人的烦恼

1. 人们一旦有钱了,就会抛弃自己原来在“风险共担”中的经验机制。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偏好,取而代之的是别人为他们推荐的偏好,从而不必要地使生活复杂化了,从而导致生活变得一团糟。

2. 较小的社区更受欢迎,这可能和我们前面讲的适用性规模问题有关。有些东西可能大了以后就超出了你的心理承受范围。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富人看起来不像富人的原因,这些富人内心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住在邻里距离近的老街区里,他们知道搬到大房子只会带来精神负担,许多人仍然住在他们原来的房子里。

3. “负效用”:社会总财富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超过了某一水平之后,人的效用函数呈倒U型曲线,这也就意味着社会总财富和GDP越增长,你受到的伤害越多。只要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就会有人试图向你推销一些你不需要的东西,包括那些超过了效用曲线临界点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生活只会产生负面作用。

二、我的思考

1. 为什么说有钱人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很容易被一堆骗子围着?

因为人们一旦有钱了,就会抛弃自己原来在“风险共担”中的经验机制。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偏好,取而代之的是别人为他们推荐的偏好,许多以骗钱为目的的人,把有钱人的钱财作为其猎取的目标。一是因为能提高其行骗的效率,二是因为有钱人喜欢为了安宁而花钱消灾。

2. 为什么把生活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可以帮助你避开这些骗子?

把事情搞复杂,就能轻易地骗到富人的钱。因为有钱人喜欢征求“专家”和“顾问”的意见。这下可好了,整个行业的人都想骗你的钱了,于是就有了更多的财务顾问、饮食顾问、健身教练、生活设计师、睡眠顾问、呼吸专家等。

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结果就被那些想卖东西给他们的人操纵了。如果我们把生活简单化,则骗子无机可乘,从而避开他们。

3.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如果财富使你的选择变少了,而不是选择更多更丰富,那么你肯定已经走错路了。

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对财富认知,慢慢变富,并让自己的能力和道德能配得上得到的财富,并过上低调、平常、自由的生活。如果富起来后选择高调的生活方式,身边充斥着通过各种阿谀奉承想骗走你财富的人,最后身不由己,就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第11章  行胜于言

一、控制敌人的方法

1. 最好让你的敌人在你的控制下参与到他的“风险共担”中去,你要让他知道是你制定了斗争规则,并且还要让他知道他之所以还活着,完全是因为你的仁慈。

2. 暗杀是营销手段,暗杀“完善”了民主政治,“暗杀缓和了专制。”

3. 一种制止别人不道德行为的办法——不是语言威胁,而是默默地举起照相机。因为你拍下了他们的照片,就拥有了在网络空间对他们发起道德评价的权力,并控制了他们未来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你会用照片做什么,由此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状态中。

二、我的思考

1. 为什么不要使用口头威胁?

语言威胁除了揭示你的软弱和绝望之外不能传递任何信息。

2. 为什么说摄像头照相机在重建文明体系和道德行为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因为你拍下了他们的照片,就拥有了在网络空间对他们发起道德评价的权力,并控制了他们未来的行为。他们不知道你会用照片做什么,由此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状态中。

3.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他们喜欢拥有(控制)他们的敌人,因为一旦敌人死了,你就无法操纵他了。

这是一种让敌人进行风险共担的办法,用行动来让对方知道自己能掌握他的行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12章  事实是真的,新闻是假的

一、歪曲的新闻

1. 读者把新闻当作自己和事实之间的媒介,但是伦敦的报纸却总是积极地向本国公众呈现歪曲的事实。新闻行业是代理人问题最严重的地方,新闻行业和公众利益的分歧是显而易见的,相较于得到读者的支持,记者更希望得到其他记者的认可。

2. 信息不喜欢被拥有,应该以一种天然的双向流动的方式口口相传。如果你下令让人们过滤掉某个谣言,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成为传播这个谣言的新渠道。

3. 任何人都不可能写出一篇理性得无懈可击的文章,总会有一些段落和文字容易被人质疑,那些不诚实的编辑会脱离当事人说这番话的语境,直接将这段文字引向完全荒谬的意思,以便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二、我的思考

1. 何为稻草人谬误?

对别人的讲话断章取义,然后抓住一点,穷追猛打,而不是去完整而全面地理解对方的立场、意思和主张,再来发表评论。这种论证方法不仅忽略对方的主要观点,而且对次要的问题进行歪曲和夸大,最后鼓励人们对其产生误解。

2. 为什么在开始一场辩论前,先详尽而准确表述对方的立场和观点非常明智?

这样做可以系统地剖析这些观点,摧毁其内在的逻辑基础。

3.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公开市场上的谎言多了以后,就会导致人们对造谣者熟视无睹。

所以,我们要尽量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完整,防止别人断章取义。另外,少说不必要的话,减少被别人利用来进行造谣的机会。同时,自己不能有稻草人谬误,避免用夸大其词和耸人听闻的办法试图煽动读者的情绪,降低自己的人格。


第13章  经营美德

一、先从你自己的家里做起

1. 如果一个人不奉行自己宣扬的美德,那么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

2. 如果你的生活与你的理智相冲突,被抛弃的应该是理智,而不是生活。

3. 如果你连自己的行为都不能总结、推广和普及,那么你根本不应该接受普世主义思想。

二、美德商贩

1. 美德不是你用来宣传的东西,它不是投资策略,不是降低成本的方法,也不应该成为卖书(或者更糟糕,卖音乐会门票)的手段。

2. 买卖圣职是教会集资最便捷的方式,买卖双方都对这种安排感到满意。赎罪券的情况也一样:买家有了上天堂的捷径,卖家可以零成本地卖东西。这就是我们在交易中所说的“无风险套利”。然而严格地说,这是违反教会法律的,因为它用世俗的东西交换了精神和永恒的东西。

三、美德是关于他人和集体的

1. 美德是牺牲个人狭隘的利益为集体赢得广泛的利益,美德并不仅仅是与人为善和关心他人,美德需要自我利益的牺牲。

2. 美德还在于帮助那些被忽视的人,通常情况下也就是那些被大型慈善机构忽视的人。美德还在于花点儿时间和那些没有朋友的人聊天,偶尔给他们打个电话,或者一起喝一杯热咖啡。

四、美德的属性

1. 美德的最高形式是不受欢迎的。这并不意味着美德本身不受欢迎,而是说实践最高形式的美德往往需要承担风险,并勇敢地披露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2. 顶住压力,拒绝从众,明知自己不受欢迎,仍然坚持说出真相,这是一种非凡的美德,你的声誉可能因此受损,你得选择是接受当时人们的评判,还是接受时间的考验。

3. 承担风险的勇气是最高的美德。

五、我的思考

1. 为什么说“勇气是唯一一种你无法伪造的美德”?

勇气往往需要承担风险,并勇敢地披露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需要顶住压力,接受人们和评判和时间的考验,是一种无法伪造的美德。

2. 为什么塔勒布建议对于有宏大、抽象而崇高愿望(拯救地球)的年轻人来说,努力创业、承担风险是更好的选择?

宏大而崇高的愿望的一种表现出来的美德,只会给社会带来尾部风险。而创业只会带来活力,而不会恶化整个社会的风险。企业家承担风险的勇气才是最高的美德,也是社会最需要的东西。

3.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展现自己并不拥有的美德,就是与美德背道而驰。

这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方式,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相反展现了虚伪的一面而降低自己的人格,得不偿失。所以我们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不弄虚作假。


第14章  和平,不靠条约,也不靠战争

一、干涉主义

1. 干涉主义者有一个毛病,他们为了“提供帮助”而介入别人的事务,结果却破坏了那些地区本来固有的维系和平的机制,这个错误至今仍在继续,因为错误决策的后果会由决策圈以外的其他人承担。

2. 参与“风险共担”的人考虑问题的时候会脚踏实地,他们并不热衷于地缘政治或宏大而抽象的原则,他们不希望有人来教育和指导他们应该怎样和邻居打交道,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种帮助,而是一种羞辱。

二、和平是常态

1.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凶猛的掠食者终究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动物都是温和的、相互协作的食草动物。

2. “丛林法则”并非意味着弱肉强食,大多数情况下,各种动物都是和平共处和相互协作的,偶尔打破这种局面的外力是动物们嗅出风险以后所表现出来的逃生本能。

3. 人类历史应该是一部偶尔被战争打断的和平史,而不是一部偶尔被和平干扰的战争史。

三、对和平的误解

1. 我们被灌输的历史大多是战争史,少有和平史。绝大多数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方面的著作都没有经得起严格实证检验的内容,大多数内容都是口头恭维和空洞反思。

2. 历史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是从一群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学者里面挑选出来的,而不是从现实生活和商业竞争中选拔出来的。

3. 生活中的许多非对称性很大程度上都来自未被发现的代理人问题,“风险共担”机制的缺失污染了这些领域的道德,从而产生了利益的扭曲。

四、我的思考

1. 在作者看来,谁为什么不去干涉他国事物,让“风险共担”的双方去处理实际事物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如果你不去插手别人的事情,那么他们反而会从实际出发,现实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参与“风险共担”的人考虑问题的时候会脚踏实地,他们并不热衷于地缘政治或宏大而抽象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感兴趣的是和平共处和求同存异,而不是地缘政治和宗教战争。

2. 为什么即使有些记者很认真追查事实,但其发布的新闻并不值得你我耗费注意力去关注?(从数据缺失和沉没事实来考虑)

因为他们不是实证主义者,没有考虑缺失的数据,也不重视沉默事实(或称无声证据),找不到全部真相,所以他们发布的新闻并不值得我们关注。

3.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核查真相”也不会使资深记者成为实证主义者,因为这些学者没有数据缺失和沉默事实的概念。

新闻的可信度从来都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要有自己的深入思考,不能因为听信新闻报道的分析而影响自己的结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对称风险》读书心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