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读路遥《人生》有感

《人生》讲述的是一个穷小子高加林的一段人生经历。

他因村官高明楼的私心而被撤去民办教师的职务,被迫拿起锄头,也因此成就了他与刘巧珍的一段感情。但没想到,突然归家的叔叔成了大官,他也因为其他官员的巴结,走后门回到了县城当了通讯干事。为了更好的前程,他选择了同学黄亚萍,抛弃了巧珍。没承想被人告发,又被赶回了农村,和同学黄亚萍分了手,而当年那个羞涩的小姑娘巧珍也已嫁作他人妇。

这要是放到现在,高加林肯定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见异思迁,还贪图荣华富贵,就是个在白富美周围打转的凤凰男。可这是在三十年前,农村孩子考大学难如登天,成为一个民办教师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县城对他来说,太遥远。就在他对未来满怀憧憬又找不到前行的道路时,突然有一个去南京发展的好机会摆在眼前,任谁心里都会骚动不止。

虽然我能理解高加林的行为,但我却不赞同他的选择。

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关心时事,看过很多书,懂很多道理,肚子里装满了墨水。对“走后门”的村官高明楼的行为深恶痛绝。可当他自己面临走或不走“后门”的选择题时,他又忘记了这种厌恶,甚至是坦然接受了。那他又有什么资格去厌恶别人呢?他自己不就是他最厌恶的那种人吗?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他也是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通讯干事。在洪灾爆发的第一时间,他不顾山路崎岖,天气恶劣,硬是靠着一双腿走到了受洪灾的村里。不眠不休几天几夜,传回了最具有价值的一线报道。在与文学、工作有关的方面,他永远饱含热情。

可他如此饱读诗书,又有这么强的工作能力,怎么会做出一个乡野村夫都不一定会做的错误选择呢?古人都知道“糟糠之妻不下堂”,况且还是如庄姜一样“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巧珍,一个时时刻刻都全身心为他着想的好姑娘。哪里知道他竟得陇望蜀,美人在怀还不够,还想要江山。所以,他抛下美人,硬要取这不属于他的江山。结果反倒落得一场空。

想想明朝的胡惟庸,我们就能知道人太过贪心,是得不到什么好下场的,反而还会牵连到别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在高加林没有经受住诱惑的那一刻,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就像玩一款Roguelike游戏一样,角色在游戏中不小心死去了,那他的存档进度就会被清空。

我最怜惜的是如金子般的巧珍。她在高加林最失意的时候,如一场及时雨浇灌了他,让他不至于难受悲观的活一辈子。可于高加林是幸,于巧珍却是不幸了。她的爱是真爱,他的爱却不知是不是被爱情带来的冲动所驱使的了,否则又怎么会让巧珍落得一个秋扇见捐的下场?

以前我觉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读起来总有说不出的美感,现在却觉得写下这首诗的人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啊。妾身似团扇,秋凉就不用而置于桶中了。班婕妤是这样,巧珍也是这样。在带给高加林短暂的慰藉之后,他渐渐发现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他想的是联合国最近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她想的是村里的水井修好了,怎么会说到一块去?

但巧珍不同于古人的是,她是一个乐观的姑娘。她不会被生活打倒,即使在经历心灵上的巨大痛苦后,她也会隔天就早早起来劳动,继续生活。她虽然不像黄亚萍那样有学识、有文化,可她绝对是更富有生活哲学的女子。就像巧珍的妹妹说的:“姐姐虽没有读过书,可她的乐观却能给人一种支撑下去的力量。”她实在刚强,爱就大胆爱,分就痛快分,即使一个人痛苦,也不想让别人为她痛苦。这或许就是她逼自己嫁给马栓的缘由吧!

加林呢?我总觉得他太悲观,他受了不平只知道躺在床铺上对担心他的父母生气,又让父母的担心更重一分。在家中生闷气生了半个月,好不容易外出劳动又似和谁赌气一样,发狠地把手都弄得血肉模糊。

他的梦想是走出这农村,不再像父辈一样从土地里刨命。可有梦想,不去行动是错误,错误的行动不也是南辕北辙?

正如路遥开篇引用的柳青的话:“有些岔路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的岔路口如何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就如下棋一步错,则满盘皆输。

路遥借德顺老头之口,告诫了高加林不要一错再错,也是在提醒我们:在错误还未发生前,还有挽回的余地。我们该庆幸还未让错误铸成,造成终身遗憾。千万别为一时之利,蒙蔽了双眼,以至于看不清那其实是命运布下的陷阱。

只有一直坚持初心,选择最初的选项,而不是被世俗包裹的甜美选项,才能在千帆过尽后,突然明白那些世俗的身外之物与你而言,已无所谓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希望你回头一望时,会顿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首向来萧瑟处——读路遥《人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