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洞察力

      最近在跟同事作一对一辅导,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提升洞察力。所以今天我来跟大家聊一下洞察力。

      首先,什么是洞察力?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一个拥有强大洞察力的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透过现象探寻到事物的底层逻辑,从容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教父电影里的台词说得好, “一秒钟内看透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命运必然截然不同。”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能抓到别人抓不住的关键点,解决问题的效果和效率就截然不同。通过洞察,我们能从系统上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一再重复发生,也避免问题以不同的形式重复出现。

      管理是管人理事,洞察同样会有两方面的体现:洞察事物的规律和洞察人心。这就需要我们有能力发掘事物或情绪行为后面隐藏的东西。我举个例子让大家更好地理解。

      有员工向我汇报工作,汇报过程不太顺利,员工开始出现情绪。等员工平静后,我跟她沟通。

她:每次我向你汇报工作,我都很紧张。

我:有情绪很正常。它只是一个信号,想传递某些消息给你。你觉得为什么会紧张呢?

她: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很想把事情做好。

我:每种情绪都在表达你内心某种的需求。所以你觉得你的紧张想告诉你哪种需求没满足呢?

她思考了一下。

我(提示):是希望被我认可吗?这个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对或不对,所以你必须诚实地面对内心真正的答案。

她(想了一下):不是认可,是理解。

我;所以你紧张是你希望得到我的理解。

她(坚定):是的。

我: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你希望我理解你这个需求。那么我们继续下一步,为什么我没有理解你呢?

她: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我总是没办法跟你讲明白。

我:你最大的问题在于表达不清晰。每次我都需要帮你总结,跟你确认,你是不是想表达这个意思。而有时候你内心想表达的跟你说出来的又不一致,所以我会困惑,不确定哪个才是你真实的想法。我连你表达的内容都不清晰的情况下如何理解你?所以本质上,我们的沟通是不在同一频道的,我是需要将内容和目的弄明白,而你是认为我已经明白的前提下,能理解你的不容易。

她想了一下,觉得的确是这样。

我(继续):那你觉得你怎么做能让我理解你呢?

她:每次汇报前我都会记下要跟你讲的内容,先进行预演。

我:还有吗?

我:一般你来找我,有三个目的:一请我作决策,二让我给意见或建议,三让我知道情况。在你跟我汇报前,先搞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我决策,你就应该呈现不同方案的对比,需要我给意见,你就要陈述困难或困惑。而且汇报时请记住结论先行。先说明汇报的诉求,这样就不需要我在沟通过程揣测你的目的,确保我们是同频沟通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沟通就会更有效,我就能快速理解你的诉求。

        在这个例子中,我跟这个员工沟通不顺畅,这个员工跟我沟通时很紧张都是表面现象,通过对话,发现了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在同一个频道上沟通,于是解决方案就是她调整汇报的结构与方式。这就能比较好地解决我跟她之间的沟通问题以及她见到我紧张的情绪问题。

        所有的洞察都是看到冰山下的规律或模式。所谓洞察人心,其实在于你通过某人外在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看到了隐藏的信念、期待或渴望。如果你能在信念、期待或渴望的层面上去调整,冰山上的行为、语言和情绪则会随之改变。

        那该如何提升洞察力呢?洞察力的提升是个系统工程,而洞察力也跟一些底层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和感受力密切相关。它无法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与努力。所以我只能提供几个简单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学会总结与归纳。

      做管理者,大多数时候用的就是归纳和演绎。总结是基于事情或现象本身,归纳是通过不同的事件或现象找到共同的规律,它的本质是找共性,找规律。演绎则是将归纳出来的规律应用到新的不同场景。

        总结要学会抓关键词。寻找关键词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取舍的过程,留下来的会更重要,更能接近本质。实际工作有两个方法可以训练总结能力。一是抓关键词。你说完一段话,想想能不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你想表达的内容。二是精简PPT。作为中层以上的管理者,减少PPT中的文字,避免PPT中有大量文字出现。大家可以留意一下高手的PPT,一般字不多,主要呈现的是数据、图表、关键词或者核心的一句话。归纳是需要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比如某次做产品培训,我修改了下属的PPT。如果我是下属,我会对比两版PPT,问自己:

1)领导的PPT跟我的PPT有什么不同?

2)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3) 领导怎么做到的?未来我如何能做到?

        这是总结。做归纳的话,可以将以上三点归纳为结果,原因,改进措施;再进一步归纳,就是what, why , how,这就形成了模型。归纳可以得出技巧,方法或模型,取决于你能归纳到哪个层级。层次越高,适用度越强,能适用于更多的场景。

2. 养成思考的习惯,多问自己问题。

        通过不断地问自己问题,可以看见思考的痕迹,容易发现问题之所在。用专业术语描述就是“潜意识意识化”。这个习惯能让自己不停留在表面的答案中,有机会往深处探索,得到更深层的答案。

      有一次,某同事向我申请延续一个特殊政策。于是我开始提问。

Q:你为什么希望延续这个政策?

A:因为员工们希望政策继续执行。

Q: 你有看过政策实施后的数据吗?

A: 数据的确不太好。

Q: 公司实施这个政策投入额外的成本想达到什么目的?

A:的确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Q: 你作这个决定的标准是什么?

A:我明白了。我没有从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仅仅是照顾了员工的需求。好的,这个政策我们就不再继续了。

3.  刻意练习,定期复盘。

      所有的精进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经过一定时间量变的积累,才能引起质变。

      希望我们大家经过努力,能成为洞察高手,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中更自如地应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