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7 职场潜规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文/杜豆豆

“职场潜规则”系列之二:《职场潜规则文化现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接上篇:“职场潜规则”系列之一:《如何看待中国职场潜规则文化?》

管理博弈的艺术,在于三种关系的粘联

2 职场潜规则文化现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接下来,我们再从3个方面,进一步解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职场潜规则文化现象的存在?

第一、三种关系处理的必然要求

既然管理是一种博弈,组织成员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被粘联起来以保持系统不至于崩溃呢?

这靠的是系统粘联机制。这种机制类似动物的基因,其内在构成决定了系统的成长速度与状态。而控制力类似后天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有可能让一只动物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但同样的教育却有可能只获得负面收益。

其中的动因,是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相互钩织牵连,形成了组织最明显的特色。

从广义上来讲,这种关系有三种,即组织系统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

政治关系构成了组织系统内部的基本派别,表现为:

1)绝对对立;

2)相对对立;

3)合作;

4)孤立或静止;

5)依附。

其中,绝对对立最常见。

相对对立就是既对立又依附,这在现实中是比较罕见的,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会被认为政治上不成熟。合作是理想状态,但往往是短暂的。孤立或静止,其实是不合作,最终的结果是被清洗和淘汰。依附也是最常见的。

看出来了吧?为什么现实中总有人劝你要“站好队”,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中要“站好队”吗?

经济关系体现在:

1)生产上的彼此依赖;

2)生产上的彼此制约;

3)分配上的相互争夺;

4)分配妥协的达成;

5)组织系统内部的经济关系表现为一种协作资格的确认。

其中:

第一个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你必须要成为整体中的一个环节才能生存。

第二个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化大生产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第三个不难理解,比如产业上的倾斜,再比如“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都是很好的现实诠释。

第四个表明,妥协是符合生态的,是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最后一点,则代表着你懂,你就有资格入局,反之,你只能出局。

文化关系只是表现为一种认同。所谓的“文化冲突”,其实是说“你的干法跟我们不一样。 ”

道德模糊,是泥潭文化的特点

第二、道德模糊性的特点决定

身在国内机构的泥潭,你必须要适应这样的管理哲学,它是基于泥潭文化心理背景下的组织系统规律的研究,秘而不宣,但却能达到势态均衡的效果。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是主观的,当客观遭遇主观时,事情就要两面看。

就像对于失足从半空跌落的动物来说,万有引力无疑是一个“坏规律” ;而对于追求刺激的蹦极者而言,万有引力则是一个大受欢迎的“好规律” 。同样的道理,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存在,施力者和受力者会做出截然相反的评价。

或许常有领导会告诉你,“屁股决定脑袋”,这会儿,你是不是稍微明白了些?

所以,我们这种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道德的模糊性。

而道德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是用来限制本性的。同样的行为,在此一时期是“不道德”的,而在另外一个时期却又是非常道德的。所有造成损害的行为,都是打着道德的旗号来进行的, 而维护利益, 就变得微妙起来, 正常的行动甚至有可能会被视为一种 “极不道德”的可耻行径。

我们基于现有文化心理背景下的组织系统规律研究,是超越了道德评价的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我们可以用道德来约束本性,但对此视而不见,采取鸵鸟态度的做法,却是极其愚蠢的。

我们可以不抱任何期望地确信,这种规律与现象,还将持续更长的时期,直到我们这个社会建立起良好的商业文明为止。对我们更为重要的,还是当下,你至少要掌握潜在的组织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

泥潭管理客观存在

第三、泥潭管理学的客观存在

古代有个国王不喜欢听坏消息,于是定了个规矩:凡是传递坏消息的使者,一律喂老虎;带来好消息的,则大大打赏。结果呢?坏消息从此绝迹了吗?当然不可能。坏消息是客观存在的,绝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改变。

我们周围,也常常存在着这样的“国王”。他们厌恶听到“阴谋”这样的字眼,凡是有这样倾向的理论或事实,他们就一律避而远之。这里面,就包括潜规则。但潜规则其实无所谓好坏,它只是一个客观存在,一个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思考并逐渐认知的世界。

因此,成功企业的管理者,都是潜规则学大师,同时也是泥潭学专家。他们总是能够巧妙地通过娴熟的人际关系化解泥潭对组织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同时更能够利用泥潭现象的成因及机理,使其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助力。

泥潭现象是组织系统中必然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一个认识并利用的过程。

潜规则是永恒的,无论你是否认它的存在也好,还是你能够娴熟地运用它也好,都不会对它有什么影响。

潜规则与自然规律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它总是与参与者的思维形成互动。换句话说,有多少个参与者,潜规则就有多少种表现形式。

这是因为,对潜规则的认识受限于我们的思维,而恰恰我们的思想是最有可能犯错误的。当我们缺乏对潜规则最基本的认知,就会把企业中非常正常的事情涂抹上一层不公平的色彩,从而影响我们的心情,进而影响我们在现实中的能力。

(未完待续)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May.7 职场潜规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