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不输王之涣,诗人畅当登鹳雀楼赋诗: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看到楼字,心底便不由生出向往高处的念头,这大约便是固定生态系统所引发的想象,经年累月之后的文化积累,或者说是日常习惯养成。人类所谓的文化传承,大多来源于此,慢慢地就浸入血脉,从此悠久绵延。

现在建筑技术发展与过去相比,不知提高了多少倍速,那些曾经的困难放在当代是不值一提的,比如高楼建造。正因如此,古代令人感到惊讶的高楼,放到现代就再难引起某种情绪上的共鸣。技术的开怀,诗意的失落,或许就是这样。

古代诗人初登高楼,往往惊诧,游目四野,所以常常诗兴大发,逸兴遄飞,优秀作品成堆涌现。崔颢《黄鹤楼》有句:“故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杜甫《登岳阳楼》有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王勃《滕王阁记》题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天下四大古代名楼,给吟诵了个遍。

今天要欣赏的一首诗,名字与王之涣一模一样,也叫《登鹳雀楼》,同样是唐代诗人所写。作者名字非常生僻,名叫畅当。诗也是五言绝句,短短四句20个字,就其气势上来讲,磅礴雄逸之处,与王诗相比也毫不逊色。

《登鹳雀楼》

【唐】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据相关史料记载,作者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不顺,抱负抑郁。在给好友韦应物的诗中写道:“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从其中可以看清楚,诗人自视甚高,不甘随波逐流,在困境中仍是饶有进取之情的。

首句“迥临飞鸟上”,落笔是跟随着观察视线来走向,是一种向下俯察的角度。所以,此处的迥字是高的样子,而临字,则为来到或到达的意思。这一句描写得非常传神,把一个人蓦然到达高处的震惊形色给表达出来了。

迥临,有人解释为远道而来登临鹳雀楼。在这里,总觉得这样释意有些牵强。结合后面的“飞鸟上”三字,应当作为一种感受方为正确理解。这种感受是惊奇的,所以才会产生“迥临”之感。

飞鸟当然是实际看见的,也可以当作一个参照物。鸟在天空飞翔,是高远的象征,就像现在在天空上接连不断往来的飞机。诗人登高忽然来到鹳雀楼上,从平地到达高处,一刹那间产生恍惚的感觉,此刻仿佛比飞鸟都还要高远了。

次句“高出世人间”,既是延续上一句的内容,继续描绘眼前所见,主要还是说明突然登高之时的模样和心理,同时也展示一下自己内心的种种想法。

此时此刻,诗人的内心情绪是复杂的。首先是写实的,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远,从高往下看,眼中景物当然是比平视看上去要小的。其次是虚妄的,来自于内心的感受,油然生出一种高大的感觉,仿佛天下皆在怀抱之内一般。

佛家有“出世”之说,远离红尘俗世,从此跳出五行,不在三界。这一刻的诗人是清高的,也是飘逸脱俗的,向往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理想。他想把所有的不堪都抛弃掉,过一种自由自在的日子。

末尾两句“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笔触从此调转,由前面的某种虚幻,不真实或者心理姿态,开始落脚到实处,慢慢来描绘现实中存在的景物。也同时代表着,诗人的心理落差,逐渐平衡起来了。

这里虽然只有十个字,但是所描写的景象却非常气势宏大。天空摆出的架势非常强大,整个平野看上去处于一种弱小态势,瞬间产生都似乎被包围在里面的情景;而远方,缓缓流淌的黄河之水,慢慢地流进两山断裂的深处。

黄河水势肯定不是弱势的,可是由于登高远望之后,视线所及之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此处用的“围”字,极其能够显示目光所触时的阔大感受;而“入”字,则化感受上的被动为主动,仍然把黄河水势的强大给暗地里显现出来。

我们可以拿王之涣的诗与本诗相比较一下,就会豁然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前者由实到虚,结句尽显诗人心得体会,上升到一种明显的哲理趣味上来,从而意味深长;而后者,即本诗,则从虚到实,从心态失衡处回归到现实境地,能够很好地体悟到更为显著的奋进状态,使人觉察着诗人的心志气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气势不输王之涣,诗人畅当登鹳雀楼赋诗: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