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重新解读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在一次授课中提到:西游记其实就是一个人修炼成佛的过程。其中对西游记的人物解读让我耳目一新,原来西游记是有深意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打怪升级。从这角度再次解读,对西游记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其实就是唐僧的心,“心猿意马”常常指人心像猴子一般上蹿下跳,时常变化。人的心有无穷的想象及力量,一个心念可到达十万八千里外,一个心念可幻化万千,一个心念可造成巨大破坏,整个西游记的过程就是唐僧借助磨难修心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讲,孙悟空的经历就是人心在各种情境下修炼的过程:孙悟空想要荣誉和官位,当齐天大圣,以至于发现被欺骗,发怒大闹天宫,被困五行山下500年;孙悟空被套上紧箍咒,每每越矩时,就被约束,疼痛难忍;孙悟空经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火,铸造了火眼金睛,能看破一切虚妄,但唐僧只相信他自己看到的事实,屡屡不顾提醒,陷入困境…...

    这一切的过程,都对应了佛教对于贪、嗔、痴的磨练。佛教称贪、嗔、痴为三毒。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个人觉得有必要对西游记重新复读一遍,以前只是当做趣味性故事进行阅读,囫囵吞枣。西游记的故事编排隐含了作者对佛教哲学的思考,从这个角度再进行解读,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游记》的重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