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用户的控制感?如何从这个角度理解视频广告中可以点击跳过的广告设置?用户的控制感还可以利用到哪些产品设计中?
广告应不应该支持跳过?
于是:
那广告产品经理是如何在用户与广告主的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的?
以腾讯体育为例:
15秒的广告,用户可在5秒后选择关闭,直接消费内容。
这里会涉及到两个用户心理:确定性与控制感。
确定性显而易见,即广告15秒后一定会结束,这对用户来说,是可预期的,是确定的。
咱们今天着重聊聊控制感。
比如你跟一个朋友约好去吃饭,你先到饭店,发微信问他:“你到哪儿了?”,回复说:“快了”。
过了半小时后,他还是没到,又问他一遍,得到的还是同样的两个字:“马上”,半小时后他还是没到。
这时你会有种什么感觉?愤怒?生气?或干脆微信骂他一顿后回家?
如果你微信问他时,他的回复是说:“今天堵车,我预计还有1小时才能到”。
相信你就不会像上述那样愤怒。
为什么呢?
因为你确定了他能来,你也确定了他晚到是客观因素,你更确定的是他大概晚到1小时。
有了确定的结果后,你对“吃饭”这事就会有一种可控制感。
比如如果等待1小时太长,干脆改天再约?
或如果等待的话,那朋友未到的1小时,干脆就去商城逛逛,或者找个咖啡店,喝着咖啡,看着热剧耐心的等着。
这就是控制感。
即:人们对某件事(或人)有可预期的结果,且其对这件事的结果以及后续发展,处于一种可控的状态。
我们再通过腾讯体育广告的案例来分析一下,控制感是如何被运用的?
在此之前,先说下为何可跳过时长是5秒,而不是3秒、2秒,或者10秒?
两个原因:
如果没有5秒后可关闭,用户想消费内容,必须观看15秒广告;对他而言,这件事的控制就只剩下:要么关闭,要么等待15秒。
显然这两种均不是其所希望。
如果有了5秒后可关闭,广告主愿意吗?这不是白白损失了10秒的广告时间吗?
愿意。
还是两个原因:
且,现在的平台方大多均已按需付费,即前5秒一定是要付费的,而后10秒则仅收未跳过的那部分用户的费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广告产品经理让用户与广告主有了控制感, 在用户体验与商业利益之间做了一个“精巧”的衔接与平衡。
结论自然也就来了,广告可以支持跳过,但可能要讲究跳过的时机与机制。
那控制感除了广告产品适用外,还可以有别的运用吗?
可以考虑提供以下服务,将控制感交还给家长或学生,以此提高用户满意度和营收:
除了上述提到的广告设计外,如果想让用户有控制感,可能你还需要注意下面这些设计:
对于下属的工作部署,一定要拒绝“命令式”,且避免事无巨细的干预;
比如让下属制定工作计划时,不要直接说你应该做1、2、3,最多是给一个部门的整体目标,而让其去设置自己的工作计划与关键步骤,并给其足够的信任去执行。
当然,你可以在关键节点与步骤上做个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