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努力,也不会拥有无限可能

前些天和朋友讨论一则社会新闻——发生交通事故之后,犯罪嫌疑人因为赔不起两万块钱,铤而走险杀死对方三人。群里有朋友说:实在想不通,两万块钱也不多,犯得上去杀人吗?现在随便做点什么,一个月也有万把块钱呀。

  听了这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位朋友其实并无恶意,本来也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这几句话,总让我想到之前经历的一些事情。

  第一件事发生在两年前,有一天我母亲忽然跟我说:今天我“拣”了一个小朋友。等我细问之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天早上我母亲出门买菜,在小区里遇上一个小朋友,一边走一边哭,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我母亲看她可怜,四周也没有人,于是问她:“小朋友,你要找妈妈是不是?”  小朋友哭着点头。细问之下,才知道她找不到妈妈,但知道自己家在哪,于是我母亲让她带路回家。

  去到她“家”,才发现这是一处群租房中的隔间,空间逼仄,一家三口的容身之所只能放下一张床,一个写字台,转身都很困难。我母亲陪小朋友聊了会儿,她妈妈才回来。原来是出去买菜,忘了锁门,小朋友找不到妈妈,一推门就出来了。后来,这位小朋友的妈妈对我母亲千恩万谢,我母亲只是叮嘱她:下次出门一定要注意锁好门,孩子真的走丢了就不好了。

  我母亲跟我讲这件事情的时候感叹:一家三口挤在那么小的地方,辛辛苦苦,生活真是不容易哪。

  第二件事发生在去年。因为我家小朋友喜欢吃虾,所以岳母在的这段时间,隔三差五就去菜市场买上半斤一斤活虾来。但是有几次,她发现有人“竟然”只买几只虾,总共不到五块钱。“你说这世界也奇怪,怎么会有人这样买虾呢?”

  后来她终于忍不住去打听,原来事出有因。只买几只虾的这位,家里小朋友也很爱吃虾,但无奈囊中羞涩,所以每次真的只能买几只,回去做给孩子吃。卖虾的摊主说,“一次卖几只虾,确实蛮麻烦的,但人家要给小朋友吃,我能不卖给他吗?”

  岳母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感叹:现在的人生活真是不容易,为了孩子勉为其难……

  在后来的许多日子里,我经常想到这两件事。坦白说,虽然我之前知道这个社会上存在贫富差距,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上“舒适而有尊严的生活”,但亲耳听到这样的故事,知道就在我们身边还存在这样的事情,我还是大感意外。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也很尊重甚至佩服这样的人:虽然他们的状况看起来只能用“窘迫”形容,但是最起码,他们认同一套公开公正的规则,没有铤而走险、剑走偏锋,而是选择了辛辛苦苦努力生活。从这一点上说,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值得尊重。

  我一度很相信“奋斗”的神话:敢想,敢努力,就有无限的可能。后来我无奈地发现,努力可能确实有“无限”种可能,但世界并不会被这种“无限”所覆盖。

  从上方而言,这种“无限”未必能做到极致。我已经相信,无论怎么练习,我的翻译都赶不上喜欢的翻译家,写作也赶不上喜欢的作家乃至许多写手,即便是写程序,甚至在公司也未必是佼佼者,更不用说挣钱,天文数字的“财务自由”干脆不去奢望更好……

  从下方而言,这种“无限”的起点也皆然不同。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发现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许多同学在入学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甚至连电脑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刚工作的时候,我向亲戚借了两千块钱(已经不好意思让父母再借钱了)来到了西安。十几年过去了,许多人到大城市来漂泊时还是一无所有……

  各人的“无限”,也不是互相覆盖的,甚至根本没有多少重叠的。这时候过度痴迷”努力才是人生的意义“。往往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过得不好,恰恰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我也是吃苦出来的,如果你像我一样努力,一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只要你潜下心来静静观察、倾听、思考,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这样: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要依赖太多的因素,不只有运气,还有许多其他人的默默付出——虽然这些人未必能从成功中“分一杯羹”;一个人的“不成功”往往也要依赖太多的因素,不只有自己的努力,还有时机、经历、社会意识和习俗中各种或明或暗的限制和约束。也许人家努力的终点就是你的起点,同时你努力的终点又是其他人的起点。这样的比较几无价值。

  我至今都很庆幸,好些年前想明白了这些道理,所以努力戒除了那种刻意营造的“地位感”,那种“顾客就是上帝”的心安理得的优越感。无论对于快递员、送餐员、营业员、保洁阿姨,哪怕他们完全是因为职业在提供服务,我也很愿意笑脸想迎,多说几句“客气话”。大概能这样做的人不算多,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很愿意跟我多说几句,言语中透露出或无奈或乐观的情绪,都在提醒着我:大家都在努力生活,状况没有高低,只有不同。

我很同意吴军老师的观点,如果把世界上人的阶层分为100级,普通人的一生能上升几个台阶就很不错了,上升十几个乃至几十个那真是太难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即使努力,也不会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