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信任-自由感

在解释这个奇怪的题目前,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1

理论假设: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上丧失了对自己负责任的能力,往往会引起不快,并危害他的身体状况。

实验过程:

Arden House是一所富人疗养院,疗养院一共有四层,实验者选择了第二层和第四层的老人接受不同的实验。

管理者对第二层老人说:疗养院尽可能为你们作出舒适的房间布置。并以一盆绿植为礼物给老人,告诉他们护工每天会为他们浇水照顾。

对第四层老人说:疗养院尽可能为你们作出舒适的房间布置,你们有权决定房间布置,无论是重新布置,还是保持原状。并将一盒绿植放到老人面前,让其做两个决定,第一:是否想要绿植,第二:选择自己喜欢的绿植,并照顾自己的绿植。

三天后,管理员又到老人房间重复同样的信息,持续了三周,然后分别对老人的员工进行了问卷测试(注意,本实验尽可能控制了性别、年龄等自变量,护工对实验一无所知)。

实验结果:两组老人实验结果差异非常明显,第四层的老人比第二层的老人更快乐,更富有活力,愿意参加活动。


2

这个实验里,控制感带来了责任感,老人从这个过程体验到愉悦感,正如实验的标题——让人愉悦的控制力。

在一位北大老师的公开课中,她表示自己曾经受到这样的困扰:在公交车上,被一个小伙儿执意让座。我也曾经执意给一位老人让座过hhhhhh……尽管对方表示不需要,我认为这是跟我客气呢,我当时心想:哎呀,客气啥,坐吧坐吧,应该的。

A:那么要让座吗?

B:要。

但应该先询问对方是否需要,让他自己选择而获得控制感。


3

走进一个小铺,售货员一直紧紧追随会带来不适感,不适感源于顾客感受到的不被信任,对顾客控制力的压迫。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好的做法是给别人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自由?

根据杰克·布雷姆的对抗理论,当我们的自由感受到威胁时,我们会努力去恢复它。(转引自《社会性动物》)

北大的一位女生从中得到计划的启发,她认为做计划不应该做长时的计划,比如倒计时式的设置,推算出每日的日程安排,而应该专注于今天。因为长时间的总计划会给人压迫感,一旦一件小事没按时完成,就会将整个计划打乱,控制力就下降了,自由感自然遭到挤压,打击了自己的信心。


4

彼得森认为经验世界由三种成分组成:混乱、秩序和意识。

在混乱中,人们会失去所有的方向和判断。混乱代表了所有的未知和不解。混乱也是世界诞生之前的混沌潜能,而人们也会不断从混乱中迎来人生无常。(引自《人生十二法则》)

混乱是对自己的约束,别人的自由,令人畏惧的自由。混乱的对立面是秩序,人们天生喜欢秩序,秩序让人感到稳定、平静和自信。

写到这儿,我想也就把最开始对标题的疑惑解释了,无论是责任感、信任还是自由感都是一样的东西,另外我还能想到一些用在其他地方的替换词,比如个人安全距离,自我展露, 分寸感 留白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责任感-信任-自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