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铁记录

        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把完成一场大铁比赛放入心愿清单里,至少在2014年完成第一场标铁比赛的时候,大铁对我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到了2017年,完成了3公里游泳,100公里自行车,25公里越野跑的威海超铁,感觉大铁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遥远。但是限于当时的赛事条件,尽管老王的万达收购了商业铁三赛事公司WTC,在国内每年也陆续举办了几场半程大铁的赛事,要完成一场大铁比赛是要出国(境)的。鉴于铁三比赛的复杂程度和出国参赛的昂贵费用,只是在心里埋下了大铁的种子,并没有出国去完成一场大铁比赛的打算,也在等大铁在大陆落地的消息。

        今年4月得知安徽大铁消息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早鸟报名的阶段。仔细看了几遍报名条款,有些犹豫,比赛允许铁三车和公路车,不允许山地车参赛。此前参加标铁赛事时一直都是骑我的山地车,但我也深知大铁距离的自行车是不能靠山地车的,如果要报名参赛,我需要一辆公路车或者铁三车,或租或买。对于训练时间偏少,对比赛成绩没有太多追求,也不报名很多比赛的我来说,似乎租一辆车比赛性价比会更高一些,若组委会有租车服务,免去往返带车的辛苦,就更好了。

        为了落实租车的安排,6月底参加了安徽大铁北京站推广活动,从组委会工作人员处得知,组委会在与自行车提供商进行商务谈判,大概率会提供租车服务。至此,参赛的最大障碍自行车算是有了着落,随即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天报了名,这天好像也是报名退费的最后期限,此后无论何种原因不参赛,均无法退还报名费。

安徽大铁北京站推广

        报名之后,开始了完赛的准备工作,包括主要训练,装备准备和行程安排。

        训练方面,粗略的制定了一个训练计划,每周游4-6公里,骑车60-80公里,跑步30-40公里。实际上,并没有在训练上投入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只是将周末1小时以上的跑步改为骑车,平均下来,每周可能5小时的运动时间都不到。从7月开始到10月20日前,每月的游泳分别为17k,20k,14k和8k,骑行距离为280k,350k,215k和250k,跑量分别为160k,130k,120k和80k。其中游泳基本上是单次1200以下的距离,以200和400米分组长度在游,基本上没有强度,单次持续1000米只游了2次,其中一次还是单位的游泳比赛...骑车的距离基本上是靠通勤堆出来的,也没有强度,利用几个周末的时间,分别骑了2个30k,2个40k,1个60k和1个70k,没有骑过3个小时以上,所以也谈不上“训练”。跑步方面,由于增加了平时的游泳和周末的骑车,跑量较上半年下降了不少,基本上以10公里左右的中低强度跑,几个月来“长距离“只跑了4个15k和1个27k,总体来说,并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强度在训练上。

        装备方面,由于这几年都在参加标铁的比赛,基本装备都有,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行车。当前的状态,并没有打算在自行车训练上有太大的投入,所以也并没有打算入手一辆铁三车。还是计划比赛时租一辆铁三车,平时还是骑自己的山地车“训练”。从6月底大致确认组委会提供租车服务开始,等到9月底,一直都没有消息,直到十一后才得到没有租车服务的消息。开始考虑备用的自行车解决方案:1)联系当地车店是否有车可租;2)在北京租/借一辆带过去,还要考虑装车箱的问题;3)在当地买一辆入门级公路车,比赛完回北京处理掉。联系了当地车店和北京的车店,当地没有租赁服务,入门级的公路车需要提前几天预定,北京的车店有公路车可租,不同级别的车价格不同。综合考虑,还是决定在北京租辆车带过去。至于装车箱,很多年前我买过一个装车袋,就凑合用上吧...

        此外,一直关注着安徽的天气,犹豫要不要买件游泳胶衣,起初感觉5月的金海湖都扛下来了,10月的安徽温度应该问题也不大。但9月底几次20度出头的室内泳池游泳,还是让我认怂了,果断入手了胶衣。实践证明,胶衣真香,除了保暖,真的会提升游泳速度。

        行程方面,早早的定了官方酒店,火车票也是按照官方接驳车的时间预定的,周五下午出发,周一早上返回。在尚未确定是否有租车服务的时候,就提前购买了人车往返的接驳车服务,免去后顾之忧。

        能不能完成一场大铁比赛,影响的因素太多了,也太需要经验来避免一个个的坑。对于初次大铁的我,尽可能将赛前准备做好,把完赛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出发前我曾总结,携车安全到达,组装车不出问题,游泳不溺,骑车不摔,基本上完赛就不成问题了,至于成绩,只能看现场发挥了。之所以觉得这些点风险较大,主要是因为:1)没有携车坐高铁出行的经验,是否能够顺利上车,安检会不会有问题,行程中自行车是否会磕碰损伤,到达现场能否很快的组装起来没有把握;2)近几年没有超过1500米游泳的经验,唯一一次游泳馆游了4000米已经是至少3年以前了,能不能顺利的在开放水域游下来3800米,心里没底;3)对租来的自行车不熟悉,此前一直骑山地车,第一次骑公路车就要骑180公里,是否能安全骑下来也未可知。

图片发自App

        针对这些风险点,我也做了一些相应的准备。打包自行车尽量细致,保护好零件,提前打车到车站,预留充足的时间,找小红帽提前上车,将自行车放到座位后的行李位置,避免磕碰;赛前一天赛道试水,试穿胶衣;赛前试骑熟悉并调整车辆,安装了我山地车用的休息把,锁踏,甚至车坐都更换成了我的山地车座,并反复调试,尽可能调整到自己舒服的位置,在比赛前一天跟随小伙伴们一起开车熟悉了一遍自行车赛道。

仔细保护的自行车

        与马拉松相比,铁三比赛的复杂度高很多。周五晚上顺利到达酒店,第一时间完成自行车组装,睡觉的时候已经过了12点。第二天又是行程满满的一天,熟悉赛道,游泳试水,领装备,听技术会,试骑调整自行车,安排5个包中的物品,存包存车,赛前晚餐,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赛前一天的换项区

        比赛中时的5包安排还是仔细考虑了一下,其中包括晨物包,游泳-骑车换项包,骑车特殊需求包,骑车-跑步换项包和跑步特殊需求包。

        晨物包存放早上出发时的衣物,比赛开始后,组委会会给拉到终点。早上出发时,包里实际上装的是游泳的装备,胶衣,泳衣,泳毛,泳镜,计时芯片等,到达比赛现场后更换游泳的装备时,再把随身衣物放到晨物袋里。

        游泳-骑车换项包中主要包含骑车要用到的头盔、眼镜、手套、骑行服、鞋、袜子、补给等。起初,是打算穿骑行服骑车,结果赛前一天准备试车的时候才发现,已经七八年没有穿过的骑行裤松紧失效没法穿了,只能硬着头皮穿无袖的铁三服了,否则后面肩膀和脖子就不会晒伤了。

        自行车特需包,骑车4圈每圈都可以取用,放入了早上穿的跑鞋和一条内胎,虽然在自行车尾包里已经放了一条备胎,万一人品差赶上了呢。至于放了一双跑鞋,是担心自己后面骑不动,最后一圈就换跑鞋下来推车…

        骑车-跑步换项包里放了跑鞋,短袖短裤,能量胶。犹豫了很久跑步时穿哪一双鞋,最后还是放入了多威。

        跑步特需包,也是跑步4圈每圈都可取,放了一件薄外套,以免晚上跑步天凉,还把早上摘下来的眼镜放里面了,目测远远没到天黑前就结束跑步的实力,需要天黑前把太阳镜换下来。

赛前烧脑的分装备

        赛前一天晚上,吃过了自助晚餐,不到8点就躺下了,手机设了闹钟,在床上脑补比赛当天的各种流程中睡着了。

        比赛日的闹钟往往是多余的,每次都会醒得比闹钟早。3点就醒了,3:20起床,排空,洗漱,下楼吃饭。

比赛日早餐

        再次与清单核对参赛物品后,4:40出门坐摆渡车到起点换项区放东西。根据每次赛前的习惯,在起点又排队去了一趟厕所。

        职业男子组6点准时出发,5分钟后职业女子组出发。我排在之后的第三组出发。此前并不清楚是水中出发,职业女子组出发后,第3组陆续下水,在水中保持踩水状态,等待出发。本组中也有人大概不知道要水中出发,而且踩水技术不好,直接扯住了工作人员拉起的出发线,任凭大家怎么喊松手,就是不松,直到出发的汽笛响起,貌似出发线都没有被拽起来。

水中等待出发

        早上6点多天还没有大亮,入水后发现,水上雾气很大,远处的浮标几乎看不清楚。在经历了几十米的肉搏后,我大概游到了人群的右侧,尝试着鳄鱼眼看浮标和周围的人群,保证自己不偏的太离谱。穿着胶衣几乎感觉不到22度的水温有什么不适,胶衣对滑臂动作影响也不是很大。习惯左侧换气对我来说在这个逆时针的赛道是有优势的,但同时由于左右手臂力量不均,感觉一直在向右偏,瞄准的前方的浮标总是在游进方向的11点钟方向。

        游过了前两个浮标之后,就不觉得拥挤了,之后基本上是在一个人游,偶尔有人从身边超越,也没有什么身体接触。偶尔看一眼手表,200米的时间在4分中以内,比我预想的要快一些。渐渐地天亮之后雾气开始减小,游进的人群密度不大,视野就会好一些,不得不说安徽大铁是这几年参加的铁三比赛中,浮标相对较大的,基本上又到一个浮标时,能够看清下一个浮标的位置。之前在研究赛道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游泳赛道中有个小bug,游泳规则要求选手要在所有的浮标右侧经过,并没有要求紧贴着浮标游。当游到一个浮标后,紧接着的第一个浮标在之后的第二个浮标左侧时,是可以直接朝着第二个浮标游的,而不用先到第一个浮标再转向第二个浮标。在游第一圈向最北端转向浮标游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采用了“抄近路”的战术向前游,第二圈游到塔下转弯的时候,几乎都快贴到岸边了…

沿绿色箭头方向"抄近路""

      整个游泳过程不算吃力,毕竟后面还有两项大活要干,也不敢使出全力。游完第一圈的时候看表,大概1850+的距离,游了39分钟左右,盘算着应该在1小时20分内完成。游第二圈的时候,开始隐约感觉到胶衣磨脖子,才想起来,穿胶衣的时候忘了在脖子上涂凡士林。此外,由于第一次穿胶衣比赛没有经验,胶衣拉链的绳子没有处理好,后面一直缠在脖子上,用手拨开过一会还会缠过来。这两个小细节对游泳的整体速度影响不大,但让游泳的体验有些不好。游到2800米的时候看表是58分出头,为了游到1小时20分内,后面没敢松懈,还稍稍加了一点力,最后出水的时候,1小时19分多一点,距离3750+。

        起水点蹬地起身上岸的时候,右侧大腿前侧肌肉抽了一下,还好只是一下,后面没有抽筋的感觉。志愿者帮忙拉开胶衣拉链,赛道周围站满了热情的观众,来不及伸手向他们致意,赶紧边跑边脱胶衣。游泳时手表戴在胶衣外面,脱的时候要先摘下手表再脱袖子,然后再戴上手表,这些动作完成之后,已经到了换项区。想到后面有几个小时的骑车,就先去了一趟卫生间小便。

        取到换项包换衣服都比较顺利,出更衣室时打开一个能量棒边跑边吃,直到推上自行车进入跑步赛道,才把能量棒吃完。

        过上车线,骑上车,刚把右侧锁鞋锁好,悲剧发生了,右侧一个哥们儿也是刚骑上车,方向控制不稳,我们俩挨得太近,结果他车子倒到我这边来,车把别到了我后轮里。我左脚蹬地没有摔,赶快将右脚锁鞋解开,旁边的工作人员赶紧过来帮忙,同时引导其它骑车的小伙伴避开我们。摔车的哥们儿把车把从我后轮里弄出来的时候,我的后轮辐条断了一根,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儿:车还没开始骑呢,不能就这么退赛吧?哥们儿跟我说了一句:折了一根应该没问题吧?想不了太多,能骑到哪儿算哪儿吧,随后各自上车离去。

        骑车赛道是一大三小共4圈,大概距离是第一圈55公里,剩余三圈41公里。前几公里在市内,路况很好的大平路,路也很宽,按照巡航30公里左右的速度,骑得并不吃力,但发现了一个问题,之前固定到车上的能量胶没有绑好,位置稍向左偏,骑车的时候会磨左侧大腿。试图调整无效后,磨就磨吧,一会儿慢慢吃掉就好了。

磨腿的能量胶

        随后进入第一大圈的山路赛段,实际骑起来,并没有前一天坐刘哥汽车勘察赛道时感觉的那么难。山路的起伏赛段,上坡和下坡长度都不大,由于对租的公路车并不太熟,牙盘一直使用的小盘,都没有使用过前变速,上坡时飞轮用最大飞,感觉蹬起来确实比山地车累,山地车爬坡的时候齿比可以设的比较轻,不是太陡的坡都可以15+的速度蹬上去,而公路车最轻的齿比蹬起来,也上不了10,而且还没敢站起来摇车。下坡的时候,又不敢用休息把,全程双手搭在刹车上,拐弯就提前刹车。

        24公里附近经过第一个补给点的时候,固定到前轮的磁铁被颠移位了,码表不起作用了直到第二圈第二个补给点时调整了一下才好。这期间一直在盲骑,虽然手表也开着,但基本没怎么看,按照自己不太累的速度骑就好。第一个补给点换水壶的时候起初没有停车,但水壶怎么都塞不进水壶架,安全起见,还是停下来放水壶,才发现水壶架貌似和水壶不大匹配,要找好角度费点儿劲儿才能塞进去,这也导致了我后面每次喝水的时候都要花一些时间,在车上塞不进去,就靠边停下来塞。

        骑到40公里左右的时候,感觉车子颠的有些厉害,低头看了一眼后轮,发现由于断了辐条后受力不均,后轮已经变型了,一直在蹭两侧的刹车皮。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骑,看看第一圈骑完到起点的维修站能不能修一下。

        9点30左右,到达起点维修站,技师正在帮另一位选手处理管胎,稍等片刻后,来检查我的车。没有备用轮组可以更换,也没法现场维修轮组,技师帮忙调整了一下后刹车位置,让轮组蹭得没有那么严重,又将断了的辐条用胶带粘到旁边辐条上,以免划伤。我问车子的状态能不能坚持到完赛,他说应该问题不大,遇到坑的时候注意一下。技师的一句“骑完应该问题不大”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在后面几圈的骑行中不再提心吊胆。离开维修区看了一眼手表,时间是9:33。第二圈的41公里骑完经过起点时,是11:00,第一小圈骑了不到一个半小时。第三圈骑出去之后就感觉到了撞墙期,身体极度疲惫,第一圈时30左右巡航的路段,只能骑到20出头。此时身体也有些僵硬,平路时趴到休息把上身体极不舒服,后面就一直没有趴休息把了。看码表已经骑了100公里左右,这个距离的连续骑行,之前是没有过。赶紧补充了一支能量胶,并安慰自己,已经突破了自己的骑行纪录,后面慢下来没问题,只要不崩就好。经过身体能量的补充和自己的心理暗示,承受着最陡上坡速度降到7也不下来推车的痛苦,艰难地完成了第三圈骑行,到起点时是12:40,比第二圈慢了10多分钟。

第二圈开始已经面目狰狞了

        第四圈开始后,不知是看到了骑完的曙光还是体力有所恢复,在第三圈感觉身体撞墙的位置,速度又上来了一些,没有一崩到底就是很好的结果。沿途的志愿者还在不遗余力的为大家加油,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尽力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最后一个上坡坡顶的志愿者,在第四圈经过的时候已经坐在地上了,但还在挥舞手臂为大家加油。想想她们已经站了大半天,也不比我们轻松太多,我高喊着“你们辛苦啦!我爱你们!”,在一片“你最帅”“你最棒”的回应声中,面带微笑下山而去。

        整个骑车过程中,第一圈是骑了40分钟左右后吃了能量胶,在经过第一个补给点时将水壶换了饮料,骑了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候吃了一个能量棒。在熟悉了两个补给点位置之后,后面的几圈补给就固定了下来,第一个补给点之前吃胶,补给点停车吃香蕉,喝运动饮料,第二个补给点之前吃半个能量棒,补给点喝饮料吃香蕉,水壶补水,过了起点之后再吃剩下的半根能量棒。最后一圈快到终点的时候补了两个盐丸。

        最后一圈下车点的时候,看表是14:17,果然比上一圈快了3分钟,安全完成骑行赛段,也暗暗地松了一口气,经过维修点时,也向帮忙的技师点头致意,虽然他可能没有认出我。

        帐篷里换好跑步的衣服,为了避免心率过快导致跑崩,戴上了游泳骑车阶段没有戴的心率带。出发开始跑步赛段之前,又去了一趟厕所。此时正值中午最热的时候,第一圈10公里的赛道中有8公里的公路几乎是没有遮挡的直晒。起跑阶段,在慢慢适应节奏,体感配速不太快,但前两公里的配速都在440内。

        跑步出发阶段看了表,总计用时8小时10几分,结合自己前两公里的配速,计算着5分配速跑下来是3个半小时,全程能进12小时了,比赛前预估的13小时会快一个小时,应该在晚上6点左右能完赛,6点天会黑了吗?冲线时戴太阳镜还是普通近视眼镜?

        愿望有多美好,现实打脸就会有多狠。两公里过后,开始发现两条大腿有些僵硬,大腿前侧肌肉隐隐抽筋的感觉。经过第一个补给点时,要了可乐和运动饮料,结果可乐是温的,很难喝。补给点过后是一个小上坡,结果,悲剧就总这里开始,肚子开始隐隐作痛,准确的说可能是胃疼,之前对长距离越野赛中有不少选手都是肠胃出问题后半程非常痛苦的经历有所耳闻,没想到在我大铁的跑步阶段会出现这种状况。没有别的选择,降速,此时不再去想什么sub12的事了,跑一步算一步了。第三公里配速降到5分20,在补给站拿了一瓶矿泉水,此后这瓶水一直跟随我到了41公里。折返点再次经过补给站的时候,又喝了一点儿红牛,结果过后肚子疼加重,在5-6公里之间的厕所里蹲了一会儿,没有大出来,小便颜色很深——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从厕所出来之后,速度已经掉到了6分左右。7公里朝南跑的时候,把跑步阶段带的最后一个盐丸吃掉了。8公里补给站过后,在公园的厕所里又蹲了一会儿,起来之后吃了能量胶,在卫生间洗手池用冷水冲头洗脸,感觉状态好了一些。这一公里用了将近10分钟。之后的速度一直在6分上下波动。跑完第一圈的时候看表,用时1个小时左右。

        第二圈时天气依然很热,配速还维持在6分上下,腹痛的症状没有任何好转。到15-16公里之间的厕所,还是进去蹲了一下,肚子是空的,没有东西可排。出来之后,腹痛仍然没有好转,转到17公里朝南的路上时,不光腹痛,还感觉到稍稍有点儿头晕。此前维持6分的配速,心里一直想着赛前的目标:游泳不溺,骑车不摔,跑步不走,所以虽然腹痛,但还一直坚持着慢跑。有头晕的症状后,果断停下来走,不跑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家里还有人等着你回来。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7-8公里这段朝南的路跑得特别艰难,虽然感觉并没有什么坡度,后面和别的队友交流,也有同感。开始走路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从3公里就开始走的哥们儿,他也是肠胃出了问题,准备走着完赛,走的速度比我快,我就慢慢溜达了。走路的配速已经是10分开外了,后面还有25公里,离完赛还有6个多小时,走下来也能完赛了。

        虽然心有不甘,万万没想到会折在我从没担心过的优势项目跑步上,但已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经过18公里的补给站,跟医护人员说肚子疼,对方说只有胃药,我说那也给我来点儿吧,至少能有点心理安慰,顺手从补给站拿了一节香蕉吃了。

        经过公园里的厕所,又用凉水冲了冲头,在厕所外拉伸了一下,感觉状态好了一些,又试着小跑起来,结果刚跑一会儿,右小腿儿抽筋了。赶快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使劲按已经硬成石头一样的小腿肌肉。按软之后,站起来试了试,又开始小跑,这时发现地上有一小袋共4个盐丸,也不管是谁丢的了,赶紧塞嘴里俩,用一直拿着的水顺下去,这一公里,用了16分钟。

        不知道是胃药的作用,香蕉的作用,还是盐丸的作用,腹痛渐渐地有些缓解,已经没有那么难受了,速度也能维持在6分出头。快到20公里起点的时候,又碰到了17公里走路超过我的哥们,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他朝我喊了一句,你肚子好了吗?怎么好的?我回他从医疗点要了胃药吃,也让他去试试。晚上和刘队他们吃完夜宵回酒店的时候,又碰到了他,和我住同一层——他后面是走着完赛的,意志太强了,换做是我,真不一定能走得下来。

        此后的补给站,基本上是吃香蕉喝运动饮料,连能量胶都不敢吃了。25公里左右的时候,遇到一个郑州自由骑士俱乐部的大哥,他说我的配速很稳,已经跟了我一会儿,看我速度有点要掉,主动跑到我前面带我。正是因为有这个大哥带着,让我的配速一直稳定在630左右。经过26公里左右的俱乐部补给站,大哥还招呼我进去吃点东西,我没敢吃,但听闻有冰可乐,我要了半杯,喝下去整个人都精神了。

        大哥一直带我到28公里补给站,我吃了香蕉就慢慢往前颠儿着了,想着大哥一会儿就能追上来,结果我跑步状态比较好,速度慢慢加到了6分内。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到达30公里起点处,取了我的特需包,把太阳镜换回了普通近视眼镜,还不冷,就没有穿外套。补给站已经开始有面包供应,此时肠胃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就拿着吃了一块。

        还剩最后一圈,又开始盘算起了完赛时间,计算着配速不低于7分,就应该能在13小时内完成——这是我最初预计的完赛时间,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好在身体状态还一直保持得不错,除了进补给站停下来吃东西会稍慢一些,基本上能跑到6分以内了。33和35公里处同一个补给站,补了盐水。在34公里折返之后看到了之前带我的大哥,我冲他招手,高喊着:大哥,我先走了,谢谢你!大哥看到我能跑起来也很高兴:你速度很稳,一定没问题!面对陌生人的无私帮助,总会让人热泪盈眶。

        37公里,到跑团的补给站,我喊着还有冰可乐吗?志愿者直接又给倒了半杯,再三感谢后继续上路。之后,碰到了刘哥,几年前在单位宾馆游泳馆认识的SIPO队队长,这次带队4个人一起来广德,赛前一天,我跟着他们一起蹭吃蹭喝蹭熟悉赛道。刘哥也是跑步时肠胃出了问题,一直在断续的跑跑走走,此时也维持在6分出头的配速。我俩一算,13小时内完赛应该不成问题了,就一起边聊边跑了。

        40公里的补给站,我们又吃了东西,用清水洗了洗脸,冲了头,为冲线作准备;41公里,一起去了趟厕所——还是刘哥经验丰富,知道终端厕所不好找。

        最后一公里,依然6分左右的配速在溜达,还在给超过我们的小伙伴加油,让他跑快点儿。进体育场前,面对热情的观众,我们鞠躬,挥手,向他们致谢!体育场的看台上依然座无虚席,全程这些观众们的热情,真的让人感动。为了得到单独的终点照片,刘哥和我先后冲过终点,我的首个大铁完赛时间定格在12小时51分29秒!

        完赛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可能是真的太累了,想着可算完事儿了。领物后短暂的停留,去换项区取自行车,回酒店拆车打包,洗澡后和刘哥他们吃了拉面就当庆功宴了。极度疲惫之后,躺着却睡不着,几乎睡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起来收拾行李下楼乘摆渡车去高铁站了,再见,广德,谢谢你带给我这样一场体验完美的比赛。

终点和刘哥合影
骑车距离差一公里

        最后,说一说这次比赛中处理不当的一些小细节,也为下次比赛参考吧——如果还有下次的话。

        补给没带够,盐丸带少了,出发时没有仔细核对,胶和棒都带够了,盐丸没带够,骑车和跑步时都应该补充。

        穿胶衣没对脖子进行处理,导致脖子皮肤磨破了。胶衣拉链绳处理不当,游进过程中会勒脖子。

        骑行裤坏了,只能穿铁三服上,铁三腹磨裆,而且之前没有准备防晒措施,导致脖子,肩膀晒伤。

        车架补给没绑好,磨大腿。

        自行车水壶架没有提前试一下,要是知道不好放水壶,肯定在比赛前换掉了。

        最后的最后,跑步换项包中没有放纸,好在没有拉肚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徽大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