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也不知现在的人之语言表述能力比过去是减弱了呢还是增强了。

你说是前者吧,可新兴网络语那可真是铺天盖地,直如蝗虫一样黑压压让你无从招架,像什么“人艰不拆”“喜大普”“十动然拒”“累觉不爱”“细思极恐”“说闹觉余(其他人有说有笑有大有闹感觉自己很多余)”“不明觉厉(虽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仍然感觉你很厉害)”“地命海心(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新蚊连啵(接连被蚊咬,谐音“新闻联播”)”等等。字是认得,但意思却是浆糊一坨,弄得你直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小学都没读完。

你说是后者吧,可你怎么解释耳畔恁多的“鹦鹉学舌”,譬如有些话初听还真让人耳目一新,像“我这么喜欢你,你喜欢一下我会死呀”“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无论到哪里都是流浪”“有些累,身与心疲惫感不知从何而来”“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诗和远方”等等。你说这些话有问题么?当然没有,但一听再听就腻了,耳朵里长茧子了。

对了,最“出镜”的一句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或酒桌上脱口而出,或闲聊时信口而来,有的呢则明显是为了卖弄一下自己的文化底蕴,装大头;还有的呢就是个半吊子,不过还爱“学习”,一听就得此语有哲理,遂成口头禅。

只笔者于此语,一直很反感,因为差不多等于说——你穷你活该。

说实话,写一篇博文来唠叨这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与笔者已经是第三番了。缘起呢是昨晚看《非诚勿扰》,嘴皮子十分厉害的孟非居然也顺口引述。

那就在此再反驳一下。旧时文庙祭祀孔夫子,系自鼓乐三通方始。关羽三通鼓斩蔡阳更是民间评书里一段佳话。

首先“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惑人之处在于乍看恍然一句古人语,可在笔者的印象里似乎没着没落呀。“文章千古事”呢,不可疏懒,遂开查。百度相关信息称此语来自鲁迅小说《孔乙己》。是吗?不应该,因为与小说语言的形象生动不搭调。为准确起见,又读了一遍《孔乙己》。没问题,不长的篇幅里自始至终不曾出现此语。

哪来历其实并不打紧,关键是到底有没有道理。

既然是古语样式,那就先从古文的角度分析一下。

“可怜”一词在古诗文里出现频率较高,表意大多为“可爱的”“可喜的”“可羡的”等义,如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张仲立《浣溪沙·题情》词:“浅束深妆最可怜,明眸玉立更娟娟”,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等等。而“可恨”则解为“引为遗憾的”,如明刘基《倦寻芳慢》词:“小楼外榴花间竹,可恨红英飘坠,苔径雾罩”,宋赵文《莺啼序》:“最可恨、木落山空,故国芳草何处”,宋张元干《挽李丈然明》:“八十光阴无可恨”等等。

好了,那“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意思出来了:那些看上去很风光的人,其实也是一肚子心酸,只是藏在肚子里罢了。

话是对的,见地与哲理也不差。

可问题是,这分明不是眼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被引用的意思。

那就再以现代汉语的角度分析一下,意思无非是——那些目下处境可怜不幸者,必有不值得同情,甚至可恶的曾经,咎由自取,没什么可说。

可从“可恨”到“可怜”,属因果关系吗?二者根本不搭界呀?譬如说一个人遭遇车祸,腿被轧断,肇事者跑了,索赔无门,无奈,只好拖着断腿沿街乞讨,够可怜。可你说其人的可恨之处在哪?嗯,作为行人闯红灯了有可能,但也到不了“可恨”的程度吧。

更何况从逻辑学角度打量,“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一个典型的全称判断,即所有的可怜之人都必有可恨之处,所有的不幸和苦果都是咎由自取。

天,这活脱脱就是大洋那边那位丑陋的“特没谱”的混账逻辑嘛。

这下这句“名言”的荒唐之处彻底了然于目了罢。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