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

最近文字输出停滞,好像没有办法让自己静下来,书翻看几页便看不下去了,总是有一种不安定感,确切的说是焦虑。

常态化之下的生活,虽然可以有小范围的活动空间,但依然觉得很疲惫,不单单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类似于PTSD。

以前可以捧着一本书看很久,看到入迷时忘记了时间,好像非要马上看到结局才能安心。最近则很难投入于小说里,思想总是游离于现实和非现实之间,然后沉溺于旧恋综不可自拔,反复重复观看,即便知道这样做在浪费时间,但就是愿意循环于旧日的虚幻里。

这种时候很难自我分析出个所以然来,仿佛之前看过的心理学书籍被某种神秘力量擦除了记忆,根本无法运用于自身审视。


总是在积极和消极之间费力拉扯,显然最近后者占据了上风。

人生走到现阶段,好像可以看到终点的模样,工作已经定型,且本就没什么事业心。生活方面谈不上称心如意,但也没有差到一贫如洗,总算还是有个安居之所,用于维持基本需求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物质方面已经没有强烈的需求,尤其经历了封闭的这段日子之后,对于活着这件事本身,已经没有太高的要求。


感情方面,特别满意现在的状态,现在才明白自由的灵魂不适合羁绊,一个人走的路,偶有磕绊,但也享受这种独处的欢愉。

只有独自一人时,你才有机会好好倾听自己的内心,我们总是被太多人或事所影响,渐渐偏离了自己的本心,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微笑面具卖力演出。

一个人的时候,你不必假装快乐,也不必刻意忧伤,当下是什么感受就真实表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或者只是面无表情的坐着,感受内心的情绪,自观、自省,自悟。

那些无力改变的事情,那些无法忘怀的人,不能释怀的事,通通交由时间管理吧。当答案来临的那一刻,你最初的强烈期待已减弱,不再那么非此不可。

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同一类事件的接受程度定会不同,年轻时咬牙切齿的事件,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一笑而过,只是那个在你心里留下过痕迹的人,在那段记忆永存。


年轻时过于感性,感性到可以奋不顾身,现在则过于理性,理性到回绝一切示好。看脸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可是精神契合可遇不可求,即便有,也无法逾越道德鸿沟,于是只能假装冷漠,断绝一切可能性。到了这个年龄,爱情成了奢侈品,越靠近越心慌,最终变成可有可无的非必需品,终究是少了年轻时的勇气。


日子就在一天天的纠结下流逝,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我这样矛盾的人,总是在原地徘徊。可是换个角度,生活不就是一天天的重复再重复吗?过好当下的日子,做好本职工作,孝敬父母,足矣。

如果问题一直存在,说明它有存在的意义,哪怕不是完全正向的,就像电影里的反派,烘托出主角的侠义,也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

改变不了的事情,就让它顺其自然吧,只要大方向是正的,稍稍歪斜一点也无妨。人生这条路,谁都无法复刻别人的模版,所谓冷暖自知,日子是自己的,排除外界眼光,自己觉得舒适舒心就好。

成功或失败,只有你自己可以给出标尺,衡量的标准只在你自己。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