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习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五讲笔录)

案例剖析:

A1便签:我从小喜欢画画,今年终于开始行动了,因为工作忙,原来定每周去一次,但是现在已经好几周没有去了,这如何是好,这个是最近一直特别苦恼的问题,看来画画对他来说真的是觉得很有价值,是如何追问这些问题的呢,在追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注意到可以去仔细观察她追问这些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这些问题都有什么样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思路来丰富我们自己追问的方方面面。

“前车之鉴”为什么我要学画画,为什么会喜欢画画啊?为什么会做梦?

“相因相生”如果我停止做梦是 不是就会停止喜欢画画这个爱好,然后让她自己回答了,就算停止了做梦,自己还是会 喜欢的,画画的世界就是精彩美丽的,不能停止我的脚步。

“以观后效”如果我学会画画以后会怎么样,我是只把他当成单纯的兴趣还是可能会当成职业,然后他想就是我,我可能当成职业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当成兴趣爱好,是可以把它融入到我的生活中,融入到我的工作当中,这样的话会给我现有的工作,生活的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自食其果”如果我不学画画会怎么样呢?

这几个前因后果的追问其实界定了这件事对我确实很重要,非常值得去做,以此确定这是个真问题不是一个伪问题。

“适得其反”有没有一个人他同样不会画画,但是气质非凡,心灵美好呢,注意到了吗?现在这个问题变成了就适得其反,有反例吗?找到了也有啊,反例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件事 情思考的更加完善和全面避免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

“使用条件”要解决画画时具体的问题我该怎么做

“旁敲侧边”有认识的小伙伴有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吗,有些画画者和我除了有一些技术上 的区别以外还有什么差别,如何拉近距离。

“楚河汉界”


I便签:我如何在10000个小时中提高画画技能

这个追问可以成为范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好多这样的梦想和爱好,这样的感慨,要是我能怎么样就好了,但是要想把梦想变成现实,要想把自己的感慨变成行动这个是不仅需要下决心,更重要的是要把他想清楚,要把他彻彻底底方方面面都想清楚,我要为他付出多少,我要为他持续的努力,我要为他找到一些同行的小伙伴喜欢画画的人,要去找一些画画专业的小伙伴去交流,然后要去关注一些大师,看他们的技巧应该去找老师老师可以给到我反馈这事想清楚。很多时候我们给的建议不重要而是通过追问能够让他自己想清楚,我们一定一定记住这一点,所以以后我们要给被人建议的时候先咽回去变成一个提问,通过提问促使他自己把这件事情想的更清晰,想的更深入,想的更全面,你起到的价值比直接给建议价值要大的多能促成的行动也比单纯的提建议可能性也大的多。


案例剖析

A1便签:毕业已有五年现在又进入了学习状态,今年想要提升自己,拆书是报名的第三个训练营了,觉得想一直坚持下去去学习更多,但是最近发现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考级又要开始了,工作又很忙时间又变得很紧张,一方面要抓紧时间爬楼听课做作业,另一方面每天要准备教学内容实在有点应接不暇,如何才能更好的兼顾现有的学习和工作。

“前车之鉴”为什么要选择兼顾工作和学习,只选择其一不行吗?

“相因相生”这段时间学习下来真的工作和学习都兼顾到了吗?

“以观后效”如果找到了好的方法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吗?

“自食其果”如果不找新的方法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

最后发现知识不关要学习而且还要实践,这个是从成人学习的认知有一个大的转变,就是知识类学习到自我导向型学习,最好能做到K和1相结合,这样能更好的内化与应用知识,所以通过一系列的追问以后发现自己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对事情分配的条理性不强,所以没有完全消化自己的内容,所以重要的不是学报名一个又一个班级,而是把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去实践去消化去反复复习。

A2便签:我要反复去时间管理,把每天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列出表格,分清轻重,然后这样去安排,这样就能让自己学到的东西真正去落到实践当中,如果能找到同行的小伙伴能指导自己的老师的话有更清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然后去实践那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一节讲了没有自己的学习能力会怎么样,学习能力差的人会过于自我,固步自封,他们通常对于信息的表现在于顺我者点赞,逆我者不看,我们还讲了没有知识体系的人会怎么样,没有知识体系的人他可以学历很高,他可以学的很多,也报了很多班看了很多书,但是他们的表现会是要么看风是风看雨是雨,要么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所以我们要有知识体系,单更关键的我们第一课强调对于成人学习来说到以自我为导向,反求诸己都意味着不能是把书中的知识体系照搬到自己身上,而是要自己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再说知识体系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反面,你听过碎片化学习这个词吧。那你觉得碎片化学习好吗?

很多人会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手机的兴起带来了碎片化学习这个词,但实际上碎片根本不是新鲜事,如果我们把碎片化信息定义为短小的且不成系统的信息,那么在移动阅读兴起之前很久很久之前碎片化知识就已经是常态了,你想想人们去讲道理的那些成语“明哲保身”所谓凝结仙人智慧的“俗话说”,比如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喝,都是碎片化信息,那么书是不是也是体系化的,也不定是,现在很多书也是特别的水甚至包括现在一些卖的相当不错的一些畅销书本质上是一些碎片化信息的合集,甚至有些书连合集都不是就是一点点碎片化信息穿插而成,你去机场书店会看到卖的最好的一些书反而是“为什么男孩要穷样,为什么女孩要富养”,就这样碎片化信息就能成为正本书。

我们说碎片化信息整体是偏消极的,但是碎片化的问题首先还不在于长短或者系统与否,而在于碎片化难以带来真正的学习,啥意思呢,碎片化学习不仅有三个和尚没水喝,还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仅有明哲保身还有奋不顾身,不仅有轻举妄动还有雷厉风行,这样的碎片化学习只能让人无所适从,这个才是碎片化学习真正的问题。

比如说时间管理,每个文章都说学我这个方法就够了,比如职场中当你有一些困惑,对于前途有些迷茫,对于实际的工作想牺牲但是又不知道如何着手,到亚马逊上找了一些书希望对自己能拨云见雾,然后你发现出来的都是这样的一些结果:有的书叫《不敢说话你还敢拼职场》《不懂汇报工作你还敢拼职场》《不会管理上司你还怎么拼职场》这些说你看过之后是柳暗花明了还是无所适从了。

便签法不是碎片化学习的方法,他是搭建自己体系的利器,精通拆书法的人就像一位建筑师,从一处借来A材料,从另一处借来B材料,在不同的地方参考不同人的设计,然后为我所用,搭建自己的大厦或高楼。熟练应用便签法,表面上看是分析和整理信息,促进内化和应用知识,反思和追问经验,实际上是聚沙成塔,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初,你接收到的是一个知识点

然后你给找个碎片化信息加上前因后果

其后再加上适用边界

但这样的信息仍然是线性的,需要再加一个维度,让它变得立体,即与自己关联和互动起来:反思和行动。反思指向过去,行动指向未来。这也就是便签法中的A1和A2

这就是“举一反三”:为一个信息或知识点构建3个维度。加工后的信息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伸出了6根触角,等待与其他信息连接。

当你有了多个这样加工过的知识点,不同知识点会相连,互相对接、榫合、支撑,形成一个晶格体系。这就是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体系的中间填充就是用自己的自己的案例,用书中的案例,用编造的案例进行填充。


以下是用便签法搭建知识体系的具体实例。

知识点(信息碎片):三个和尚没水喝。

信息概括:多人合作很有难度。

前因后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为什么一个人做事不会有问题?因为做多做少都是自己的。两个人就涉及合作,还好任务分工和收益分配比较简明清晰。对于3人或3人以上的合作,分配任务和收益时,难免涉及公平、感受、关系、性格等因素,于是就会出现偷懒、嫉妒、争斗、政治、帮派、倦怠……

如果问题不解决会怎么样?会使合作失败,或者导致人力组织成本过高。

适用边界:有反例吗?似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就是反例。那么这个信息适用于什么情况?用来提醒人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把人凑在一起就会合作,而是需要精心设计让人能够合作的绩效制度和组织文化,日常应该多关注人的感受和关注点。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适用范围是从智慧、思路、视角方面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而不涉及具体合作。

A1:我在工作中见过某部门经理暗中勾结总监,在项目中作梗……某互联网公司努力强调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员工人数高速增长,员工保持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A2:我很难改变公司的绩效制度,但我可以增加部门团建的频率和形式。明天打电话问问朋友:除了旅游和吃喝等团建形式,还有什么能让部门同事之间建立更多的感情连接。

于是,“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样一个碎片信息,延伸出了6根触角,等待与其他信息对接。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也可以如法加工,这两个知识点不是互斥的,也不是无关的,而是可以对接的。

你可能还会想到“桃园三结义”或者“一个好汉三个帮”,不妨加进来试试。如果你恰巧读到一本介绍博弈论的书,对“囚徒困境”印象深刻,那么在对比、调试各自的适用边界之后,你自己的体系框架可以进一步扩充

如此延展,各种相关知识点由不同的前因后果衔接,再由不同的适用边界限定,各自的A1/A2互动,就生长成为一个小小的知识体系。



搭建体系的三种思路

先看一个逐渐搭建出自己知识体系的例子。

厉言决心从技术岗位转到销售岗位。有位从事技术工作的同事问他:“听说做销售得能喝酒,你行吗?”厉言问他:“我也这么听说过,不过,喝酒就能做好销售的原因是什么?有不喝酒也能做好销售的例子吗?前提条件是什么?”同事回答不出,只有祝福他。

厉言去拜访一位老客户,从前他们关系很好。这次厉言在向他介绍公司的新收费保养政策时,摆事实、讲道理、放幻灯片,可那位老客户对待此事有点儿冷淡。

厉言很郁闷,回来请教销售总监。销售总监说:“向人推荐产品或服务,重要的不是说得精彩,而是问得巧妙。通过提问,让客户自己想到问题有多严重,让客户自己问你能怎么解决。”

厉言连连点头,赶忙记了下来。厉言继续问:“多问比多说更有效的原因是什么?”

销售总监说:“因为相较于被告知的事情,人们更在意自己想到的事。”

厉言问:“是对所有客户都应该多提问吗?”

销售总监想想说:“那也未必。有些客户是关系型的,他们更在意信任。这种客户要快速建立关系,平时多联络。”

厉言记了下来,继续问:“这样就有两种做法,对应两类客户了。还有其他方法吗?”

销售总监说:“先掌握这些吧……对了,还有些客户,我们的产品对他来说只是很小一部分,所以他懒得费心。你向他提问,他会嫌烦;你跟他闲聊,他也会烦。这种人更看重省事、省心、便宜。”

这一次聊过后,厉言自己的销售知识体系里多了三四个信息“砖块”,基本清晰了适用边界和前因后果,只等待他去写A1/A2了。

后来在工作实践中,厉言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刚到客户办公室就谈正事,效果不好。厉言想到应该先寒暄一下,但怎么寒暄?他问了几位老同事,还问了一些在其他行业做销售的朋友:“跟不太熟的客户寒暄时怎么找话题,才能让他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厉言得到了不少建议,并一一甄别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厉言的实践效果很好。公司请他给全体销售做了半小时的微课分享——以“与客户开场5分钟寒暄的3个套路”为主题。

厉言的销售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这个体系里逐渐呈现出几条主线:有关产品和技术的一条线,有关客户问题的一条线,以及如何按照客户类型来选择不同的做法,如何根据见面次数来安排做法……

后来厉言读到一本书——《销售的革命》,他发现书中对客户的分类标准可以补充他已有的客户分类框架,他也发现这本书中有些重点章节(比如战略价值型)对他当前的工作并无意义。借鉴了一些分类思路之后,他的客户分类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了。

厉言还翻阅了一些跟健康养生、子女教育相关的书,拿其中内容构建了一组新的模块——“在闲聊中赢得客户尊重”。在请客户吃饭时适当提起这些话题,往往会赢得客户的好奇、追问、感谢、钦佩。

对他来说,拜访客户越来越有趣,就像打游戏,虽然不是每次都能赢,但每次都会赚到经验值。

转岗仅5个月,厉言就成了公司的销售明星。首席执行官亲自给他颁奖,销售总监说厉言是他见过成长最快的员工。


这个小案例基本能够说明搭建知识体系框架的3种思路。

一是从问题出发。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去追问反思,去咨询请教,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梳理、总结重复出现的问题,分析其本质,确定其前因后果,在讨论中明确其适用边界,在追问中规划行动目标和具体做法。

从问题出发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更容易地对不同信息、能力进行赋值。换句话说,能明确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明确书中哪些信息点最重要与明确哪些信息对我最有价值是完全不同的能力。明确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后,可以很快地在A1和A2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校正。

二是从点到网。针对同事的经验之谈、部门总结的实战技巧、网上看到的短文贴士、翻书得到的名言警句……进行分析和整理,写出一些便签,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榫卯合缝的对接信息。

碎片化学习本不是问题的根源,只是大部分人的碎片无法拼接。而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将碎片搭成高楼,拼出全貌。

三是从网到点。精心挑选特定领域的一本书,认真梳理这本书的框架体系。慢慢地,把根据书本整理出的便签填充到框架的不同位置,把其他书的知识或各种来源的信息也填充到这个框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填充进去。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框架的有些部分仍然空着,那意味着这部分体系与你无关。你还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放不安稳,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知识点本身的适用边界还不够清晰,二是你借来的这个框架需要升级了。在升级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调整、统筹,组织这些点的关联、因果、分类、边界。这个过程也是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

不难看出,这三种思路对应成人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有了知识体系的好处

要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是内在的修炼,随之才能产生外显的效用。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者在以下三个方面会有所提升,而且会不断提升。

第一个方面,引导表达升级的思维,尤其是成长思维、批判思维 ·和系统思维。

成长思维:具备成长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世界充满了有助于自己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他们寻求学习机会,寻求和利用反馈,问正确的问题,着眼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他们拥抱成长,并帮助他人成长。

相反,成长思维很弱的人在遇到障碍时更容易绝望和放弃: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我实在没有办法了;这个任务太难了,我永远都不行;这个老板太奇葩了,我必须辞职;我嫁错人了,必须离婚……

批判思维:具备批判思维的人习惯追根究底,务求认知全面,判断必出于理据,评价必求公正。他们心胸宽广,能坦然面对偏见,思考谨慎,对待争议了然于心,处理复杂事物有条不紊,搜集相关资料勤奋不懈,选取标准务求合理,专注于探索问题。

批判思维差的人会在盲从他人和盲目自信之间摇摆不定,很容易热血沸腾,很容易莫名感动,很容易被谣言或流言击中。

系统思维:具备系统思维的人,习惯于梳理信息或经验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他们拥抱复杂世界,超越对事物线性的、一对一的理解模式,构建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综合性思维模式。

系统思维的反面是线性思维,持线性思维的人爱追问标准答案到底是什么,看人非好即坏,判事非黑即白。他们可能是考试高手、读书达人,擅长接收和输入,却很难创造和输出,也无法把一个领域的成功经验有效移植到另一个领域。

显然,强化了成长思维、批判思维和系统思维,也就提升了逻辑思考能力和理性表达能力。具备这三种思维的人演讲时能够丝丝入扣、滴水不漏;著文时可以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第二个方面,“从零到一”成为专家的能力。

你换了一个新工作,结婚了,生孩子了,开始和公婆一起生活了,被指派到一个全新的岗位……人生就是不断进入新领域的过程,能否快速熟悉并掌握新领域的规律决定了人生质量。而有了搭建自己知识体系的方法论,就能知道从哪里开始,在哪里链接,怎样排序,怎样练习,如何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又如何透过经验发现真正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待人接物的智慧。

跟人打交道多了会发现:越擅长学习的人越虚心,越有智慧的人越包容,职位越高的人越好打交道。

自己搭建出来的知识体系是有弹性、可进化的,会在不断接纳和加工新信息的过程中调试和完善,更会随着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而生长和成熟。有自我知识体系的人更自信、更虚心、更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人学习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五讲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