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柴劣火》事件看新闻反转

     美剧《梅尔罗斯》里面有句台词“The sun rises as usual,and nothing has changed.”太阳照常升起,一切都没有改变,简直是我这种懒人的至理名言。说到这部剧,只有5集,却阴郁和现实得一塌糊涂,画面镜头演技也都是登峰造极,宛如一部英国戏剧。一直很喜欢那种中世纪英伦风类型的剧,比如《低俗怪谈》,《尼克病院》和《塞勒姆》,所以我发现追剧倒是坚持下来的一种事情了,同坚持睡懒觉一样可喜可贺。

  刚看到朋友圈有人发《甘柴劣火》的“反转”,很是愕然。上午读的这篇文章,中午就看到被“三姐”爆洗稿嫌疑,后文章编写者又迅速做出回应,观点各个铿锵有力,似乎倒成了一场“误会”……抛开是否洗稿不谈,诚然《甘柴劣火》是我很久以来唯一一篇完完全全从头一直读到尾的文章,清醒深刻酣畅淋漓,写出了多少人的苦衷和心声,单就这一点,作为读者,我更愿意看到更多“真伪”正义之士去反省去讨伐去明鉴这种“劣火”。谁知却一不小心被作者“是否洗稿”的故事反转,引起了关于新闻作品的版权之争?真的是啼笑皆非,可笑可悲?或者好像是在世界末日前夕的两个人因为芭比娃娃的归属问题而吵架?

  我没有那么高大的人格和犀利的真知灼见去批判任何一方面的正确与否,所以以个人观点分析一波这里出现的“反转”吧。

  至少对于我和大多数人看到这篇“爆文”之前,都未曾对甘肃武威这一系列事件有过任何了解,之后作为《甘柴劣火》的受众,我们被成功的引导了关注视野,对武威这一系列事件义愤填膺,对一线新闻工作者们的报以由衷理解和敬佩等等。此时反转出现,视角一部分转移,事件中正义一方的主要角色之一“三姐”发圈爆《甘柴劣火》洗稿之前他们的报道,大家一头雾水。随即“被告”方面马上做出回应“洗脱嫌疑”:“没有抄,明明白白写了会引用一些同为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的系列报道作为分析而已,况且这种为民请命的新闻内容是每一个正义之士都可以声张出来的,并不是你们的独家垄断。”这时一脸懵逼不知道该撕哪个“好人”的大家站在两方的角度开始评论了意见:正义的新闻工作者“三姐”维护版权做的对、鹿鸣也只是引用归纳和分析并无洗稿之嫌、三姐蹭热度、鹿鸣为爆文为流量、你们都是好人好意一切误会啦、大家应该关注事件本身,而不是到底是谁报道的啦……

  故事依旧落入了俗套,新闻发起者被新闻,一个反转套路而已。

  在我看来新闻反转从主观目的上来就,基本分为两个类型:舆论受众引起的反转和新闻媒体的主动反转。

  关于受众引起的反转也就是公众态度的反转,曾在知乎上看过一篇分析的很透彻的文章(作者断桥),所以我就“洗稿”好了hhh。“严肃媒体发表社会新闻,其目的并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而是反应冲突。”而冲突就是社会各阶层的冲突。人们往往会通过新闻报道而把自己对号入座,在当事各方中找到自己所属的位置,以此为镜,审视和理解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真正的社会阶层地位。当发现地位和预期严重不符有无法推翻事实时,就会用一系列方法缓解:是因为你做了错误选择才成为了受害者、你只是遇到奇葩才成了受害者、你是受害者,可我不是和你一类人,受害原因永远我都碰不到。通俗点儿讲就是每一个“圣母”网民都会抛开事实真相,努力为和他有相似点的新闻当事人辩护或者撇清关系,从而引起反转。比如典型的“领导先走”案和“我爸是王刚”案,就是如此。

  关于媒体引起的反转,这就是钱和良知的冲突了,俗是俗了点,但大家都懂。看到过一句话:“高尚的品质不会属于某职业,而属于某个人。”作为一个媒体,我靠什么办下去?靠什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生存下去?靠流量。流量就是让你多看一遍是一遍,熙熙攘攘的新媒体时代,那么多自媒体开办得风起云涌,每天各种新闻,各种段子,各种标题党,各种推送,为了什么?为了满足你的信息需求,为了让你阅读,潜移默化的成为固定的受众群体,增加流量。于是某些媒体就会慢慢变质,新闻不停地反转,今天头条“王二蛋家庭贫困上街乞讨,望有心人士伸出援手”,明天头条“王二蛋实为富二代,叛逆作对,所以乞讨”,网民们被秀的头皮发麻,却挡不住多日以后刷快手时见到王二蛋骄傲地喊起:老铁们,给个关注,双击666啊!于是这又成了一个媒体的反转头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一直在媒体不断反转的“新闻”里寻找真相,潜意识里却希望再反转一遍?

  有人会说反转新闻和虚假新闻不同,不能管中窥豹混淆而论,那到底什么是真实新闻呢?

  回到《甘柴劣火》事件,其中的反转恰恰又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此写的让人痛快的文章,为什么会反转呢?等等,让人痛快的文章,“让”是一个谓语吧,谁让我们痛快呢?那所有《甘柴劣火》里时跨多年的各个事件真的是那样吗……算了,管他呢,痛快了就好。这个不就是“The sun rises as usual,and nothing has changed.”的内涵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甘柴劣火》事件看新闻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