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

这本书其实有点让人失望,名气太盛,对它期望高,但也仅如此而已。光是开篇那啰里吧嗦不知所云的占了很大篇幅的序,就让人头疼,它的主要内容无非是说,本书观点新颖独特,别开研究的一派新风,但也可能有失偏颇过于激进,不能全盘接受。只看序言就想放弃的一本书,真的是……可能我看了本假的。

它的中文译名大概太能切中大众痛点了,如果用副标题“大众心理研究”来做大名,恐怕它也仅仅是本心理学普通读本,而不会成为畅销书。每个个人心里总会觉得别的大众是乌合之众,这既让人兴奋,又带着轻蔑,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可真相是,谁不是乌合之众的一员呢?

小朋友的思想是最单纯的,可也免不了在作文里随大流地写做了好事之后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平白无故的,干吗会想起红领巾呢?戴上了红领巾,就是有了某种荣誉,是集体的一个成员,跟穿制服的群体有相似之处,潜意识的言行会受到影响。我们的集体意识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都很强烈,所以会习惯性的无意识地想到集体的荣誉,想到会被集体评价,进而被约束。

按作者勒庞的说法,群体表现出来的低智、没有逻辑、易变等是同野蛮人、儿童和妇女所拥有的特质一样的,他在书中一再强调这观点,值得让人反思。其实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思广益、众人聚在一起碰撞出火花是更有益的事,很多事实也表明人多力量大,更能办大事,那为什么又会是如此不堪的大众呢?我想,他说的更多是在集会、决议、讲演、群体事件等类似情景下的大众,他很多次提到法国大革命,这是对他造成最直接影响和印象的群体事件吧。

但脱离领袖谈群体都是无意义的,没有领袖的群体只是一盘散沙,领袖对于群体的影响甚巨,领袖御人有术,采用断言、重复、传染、不让质疑的形式迅速征服群众,勒庞的这理论,已被事实证明过千百遍。回想起,有时候当我自己身处这样的环境中,真的是身不由己,思想,哪有什么思想,就是茫然无知的,会被环境同化,跟着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去质疑?总得不到想要的分条缕析的回答,上来给你扣一顶惊惧的“大帽子”,让你感觉自己成了集体的对立面而讪讪退下。

所以我总是对集体活动、权威保持着一种警惕,保持远离和观望的态度,在心里认真想想他们说的是否是对的,是否经得起推敲,太容易被他们左右而不自知,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地讨论一些细节和问题,但总不能够,而一旦失去了不容否定不容怀疑的特质,他们会迅速更易、土崩瓦解。

处在群体中的个人,认为自己是人多势众的,是伟大的,有所依仗,所以不用担心什么道德评判,离开群体很可能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就像,摘掉红领巾和臂章的孩子底气也没那么足了一样。

群体向低处拉平和不自知的盲目心理当然是难以迅速改变的,虽然作者代表精英阶层狠狠批判无知而残暴的大众,但处在今天全然不同的极为扁平化通透化的世界里,我总觉得大众能做的事很多,可以平等地反对和质疑权威,不那么盲从,如果我们用平视的地位和眼光去看待,保持一定的独立思考,也许能破解一点乌合之众的劣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乌合之众》: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