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药材市场走访分享

看前请思考:饮片产品到底有没有差异?

图片发自App


5月9号上午走访广州清平药材市场,感觉很不一样。虽然也是叫批发市场,但是与同于亳州、安国市场走大货不同,更像是批零兼营的散货市场,自买自用者络绎不绝。

这些散货,产品除去了包装,看起来就是几乎无差异的。不过,卖的方式感受差别很大。

亳州市场,正好研究院的同事们要搜集采买20种不同产地、尺寸、炮制工艺的地龙,我同事随同挑选。大部分的摊贩老板说不出所以然,哪个产地好呢?没答案。这么多种,就看你需求吧。买东西论斤,少了不卖或者随手抓。买20块钱的,抓两把,成交。学生做实验?直接送你一两,多大点事儿。这是典型的流通思维——走量。



图片发自App





广州不同。与商贩问起来,清平市场的小哥明显更懂卖货。以枸杞子为例,我进到一个商铺,里面有5种货。按斤报价:小的25,中等的30,王级的35,有机的45,特大的55。这倒没有啥。后面的对话就是差异了。这是销售思维在卖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问:会不会结块,他答:不会的,我们用袋子扎起来,不受潮。随后摇了摇,果然枸杞子颗粒一晃就开,哗哗地响。然后说,你怕结块,放冰箱。

问:青海的枸杞怎么样?他答:青海的不如宁夏的,青海的才是容易结块。

问:这个有机的产地哪里?他答:宁夏与旁边接壤的地界**地方专门有个产区。

问:这几个价格的货,有什么不同?他答:炖汤的,用小的就可以。泡水自己喝就35的吧。

问:有机的呢?答:这个用嚼着吃,因为特别甜。

问:最大的这个呢?答:那是最好的货,想要最好的,就拿这个。

聊了半天,最后当然是打算啥都不买就走掉。

于是我说:我们打算团购点,我再看看。

他说:团购?你加我微信吧,随时就可以谈价买。

......

在广州清平药材市场,家家商贩几乎都有主营产品。鹿茸片10多种不同的,颜色深浅不一;参十几种......燕窝每个都有溯源码,价格奇低;后来把扫出来的界面与自己公司扫出来的界面一比对,原来都是别人的溯源都是仿的!感慨,我们这么正规的货,这么真的进口溯源,怎么没有宣传呢?!

九州天润需要我们做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如果每一个产品经理都是品类的行家,如果每个销售人员都能像清平市场的小老板一样卖货,跟我们的顾客能讲出所以然,还担心货卖不掉吗?如果再把顾客转到微信上,不就是FBBC吗。

第一步,产品经理把产品弄明白;第二步整理完善的基础工作和销售说辞;第三步,品牌推进。按部就班,事情一定会越来越好做。

作为做产品出身的市场部,我们钻研还远远不够。因为背了过重的销售任务,导致全部投入到如何通过降价抢市场中去,无异于杀鸡取卵。过低的价格,不仅公司没有钱赚,还会让顾客怀疑我们的产品品质,而且有可能掉入动销一停市场不转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供应链优化,把节省的钱集中到品质、市场、品牌建设中去,才能获得良性发展。未来也才不至于在合作中因为品牌力不足,导致议价能力薄弱和变得被动。

跳出流通思维,做有底气的工业企业,从改变我们思维开始。

最后,回答开篇的问题:必须有差异。饮片产品如果没有差异,最基础的就不会有分级分等,田忌赛马如是,这决定了竞争中4P设定策略。

更高一个层面来说,产品的差异是需求的差异。定位理论中,市场最先细分的是需求,才会有对应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反思,我们的产品经理,在管理的产品线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都了然于心吗。如何才能追求极致,像小米一样做出让消费者感动的产品?唯有钻研和匠心。

以上感受与产品经理们共勉。品牌与市场的伙伴们,大家一起加油!

(清平销售人员的话术为原话转,其话术内的观点未经论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大药材市场走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