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美术课引发的思考

图片发自App


    陪女儿去上美术课,孩子们和往常一样,自由找座位坐下,拿出画板、将画纸粘在画板上、打开颜料盒,塑料桶灌好水,一切准备就绪等待老师上课。每次上课的前几分钟我都习惯站在教室外的窗口,听老师讲几句,以便对课程的进度和要求有一些了解,今天亦是如此。本期课程接近尾声,老师请孩子们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一幅水彩画临摹,老师说,“要提高绘画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摹,要临摹得一模一样,一笔一画、一帧一线都要牢牢地刻在脑子里”。搁在以前,我会对这样的要求嗤之以鼻,立刻下定论:这不是传统的教法吗?这个时代不是提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吗?马上给老师扣上一顶“破坏学生创造力”的帽子。但是,此刻,我脑海里出现这样一个疑惑:这是“刻意练习”呢,还是“遏制创造力”呢?

《刻意练习》告诉我们,我们认为的天才科学家、音乐家、运动员,他们成功没有捷径,都是通过“刻意练习”达到大师级水平,那这与“创造力培养”相违背吗?在现代教育中,“模仿”教学法很容易被贴上“限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标签,然而,“模仿”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形成认知经验和心理表征的重要途径,之所以容易把“模仿”归结为“破坏创造力”,是因为我们片面地认为“创造力培养”就是要给予个体行为的自由和随意,只有个体随性去表达了,创造力才能得以锻炼和发挥,否则,创造力就会被遏制。按照“刻意练习”理论,这个逻辑显然不对,否则,艺术大师们经过大量的练习后为何仍然保持旺盛的创造力。那么,创造力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沿着这个思路,我开始查找关于“创造力”的相关资料。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创造力理论让我找到了答案。罗杰斯提出,创造力的根源在于个体的自我实现,一个人能否发挥其创造性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自发、全人投入的学习愿望和自我评价机制。当一个人的内在保持经验开放、获得内源性评价,外在被允许表达自由,个体便能展现出自我实现的倾向,发挥其创造力。也就是说创造力是否被破坏关键是分析个体的学习动机和愿望是否被破坏,而不能用某种学习方法是否“机械”“枯燥”而定,这就是为什么天才的音乐家经过大量的练习还能保持创造力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内心是充满渴望的,外在是自由的。

      美术老师的一个作业要求引发了我以上关于“破坏创造力”还是“刻意练习”的思考,对我而言是一次认知上的深入和突破,而这一认知突破又源于之前对《刻意练习》的学习。Keep Learning ,保证不断的输入,输入引发更多的思考,思考产生认知升级,认知升级实现自我迭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美术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