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4 周一
*吃过饭,我邀请妈妈,“咱俩去公园走走?再去洗个头做做头疗?”
老妈几乎没有一丝犹豫和推脱,一边说着“好哦”,一边换衣服换鞋拿口罩。
我给孩子打声招呼,“我和姥姥出去转转哦,估计三个小时后回来。”
正在听网课的孩子冲我摆摆手,“你们尽情的转,不用着急,慢走不送。”这小子,声音里透着轻松和笑意。
我和老妈一前一后出了门下了楼,两人并肩,边走边聊。
*“咋这会儿想出来转了?就让孩儿一个人在家?”老妈问我。
“出来走走路活动活动,透透气,看看绿草鲜花的,省的老低头对着个手机,颈椎疼。”我又笑着说,“咱们出来,给孩也留点空间,免得在家不由自主的想盯着他挑他毛病,咱让孩也透透气。”
“也是,孩儿这么大了,你再成天说他这说他那,也不好。该放放手,少管点了。不是你吵或是你催着要求着他就听你的照你的做了,他想干啥他才会主动去做,他不想,别人说啥也没用。”老妈说到。
*我和老妈,边走边聊,一会儿说说家里的事儿,一会儿聊聊以前的事儿。有时候互相宽慰几句,有时候也抬两句杠。有时候说起一件事,说说各自的看法,两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你是这么看的这么想的呀?我还以为你是那样的呢……
不知不觉,我们绕着公园走了一大圈,又走到洗头的地方,做做头疗,歇歇放松放松。
摸出手机一看,上面弹出提示:今日10000步,任务已完成。
我突然发觉,我和老妈,刚才已经气氛融洽的聊了一个多小时了。
要知道,之前我们俩,聊不了几句说不了多久就能杠上,要么是不愉快的很快就结束聊天;要么是带着情绪的无效交流,到最后两人还都挺受伤。我们之间经常上演着“相爱相杀”,“明明是真的想对你好,可你却感受不到”的剧情。(没错,我和我孩子之间,也是如此)
想一想,我们俩这慢慢聊的来,聊的起劲儿的状态,已经多久多久没有了。
妈妈不爱我么?不不不,她应该是最想爱我最疼我,最愿意为我付出的人吧。
我不爱妈妈么?nonono,我应该是最想让妈妈开心高兴,最想让她对我满意,最想对她有所回报的人吧。
可,为什么,我们之间,没有感受到那种亲密的亲子关系呢?!
*这一两个月,我的确是有意的在向妈妈靠近,有意识的在修复我们的关系。
因为我兜兜转转了很长时间,跌倒碰撞了很多次,试图躲过逃过。可是,我还是被现实教导,不得不明白:想要把家庭生活过好过顺,想要把自己过好,想要把孩子养好,那么,我与父母的关系,与伴侣的关系,始终是绕不过避不开的关卡哦。
所以,已到中年的我,为了我自己想要的“家好我好孩子好大家好…”,终于鼓足了勇气,去面对我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去切实的做点什么了。
*这段时间,只要我有条件,我就主动的去做饭做一些家务,来体会老妈这么多年做家务活时的感受及状态;
我主动去找老妈说话聊天,耐下性子去听老妈说东说西,说之前的一些事;说说听听间,我才意识到,原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并不了解,我只是在我的角度我的感受或情绪里去“想当然,我以为”,其实,那并不是真相,而我对老妈有很多的误解。
我还主动的邀请老妈参与和了解我的想法我做的事。比如我买了东西,回到家就给老妈展示,说我为什么想买它。比如有时候我和朋友聊天,聊完了也会给老妈说说,我是和谁聊,在我眼里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聊的是什么?比如,我拉着老妈和我一起去走路活动,一起去泡脚洗头,一起…让她了解我空闲时一般都会去哪,去干什么……
而老妈,也和我说的聊的越来越多,也愿意和我一起去这儿做那,也对我越来越少了很多的唠叨,评判,指责…我们之间,多了了解,多了坦诚,多了融洽…
*想想这么多年,我对妈妈,“想亲却走不近,想爱却总有怨”,到这一两个月,与妈妈有了一点点“互相了解,和解,开始往亲密有爱的方向上走”,我突然有点明白了,之前我们关系中的卡点是什么?
*我的妈妈,能吃苦特能干,骨子里有“争强好胜,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心念。
我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被爸爸妈妈养护在他们的羽翼下,一边是父母(尤其是妈妈)对我围着转,大事小情帮我干,为我付出很多;一边是又对我寄予很高的期待。期待我认可她的付出,期待我成为能让她骄傲,让她感受到她所有付出有价值的人。
但我,一方面面对着有时候并不是我想要的“她的付出”,抗拒却抗拒不了;一方面因为她的辛劳付出,就想着我要更多地回报她,我要努力地让自己能满足妈妈的期待,让她因我骄傲,开心,让她对我满意。
我和妈妈,在“要付出”与“想回报”,“对你有期待”与“想让你满意”之间,纠缠拉扯。
我怕妈妈在认为我这不好那不对时的唠叨指责说教,我怕妈妈对我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对我失望,我不喜欢被妈妈围着盯着问东问西,我抗拒我做什么她都有个标准规则来管来要求…
我不断的索要,索要成就感(害怕犯错,害怕我不好),索要认可和爱(你接纳我,你夸奖我,你好言好语好脸色的对我满意)。
这份害怕“我不好”,这份索要“你满意”,从我对妈妈,延伸到我对别人,成为我的一种心态模式。
所以,我老是觉得自己不开心,老是有意无意的和妈妈对抗闹情绪。
(写到这里,我也看到了,我和我孩子之间的状态,与此如出一辙。一样是我强加于他很多他不想要的“我的付出”,强加于他我的标准我的期待,使得他也在“怕不好”,也在想要“你满意”。)
*近来,一是我有意识的想要修复我和妈妈的关系,(这是关键,我想,我有意识的做)
二来,这几年,通过不断的看书听课学习,加上我已经步入中年,与自己有了一点点和解,对自己的接纳度比之前提高了很多,“向妈妈索要认可,让她满意”的心思,也少了些许。
当我开始不再执着于想“向她要”,而是觉得妈妈年纪大了,我得“对她好”时;当我主动的向她靠近,尝试有点耐心的去看见她去听见她,去邀请她和我一起…时,我发现,原来,我们之间有很多的误解,我们之间也有很多未被注意到的“互相关爱”…
*就像老师说的,若想要修复和解经营一段关系,就主动去靠近对方,去看见听见对方,去邀请对方了解你参与你的事…
关系里的双方,只有互相了解,有效互动,共同参与,才能有所和解,才能让情感真正流动。(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其实其他关系之间,也是如此)